看书味 > > 新鸦片战争 > 第54部分

第54部分(2 / 2)

今日的朝议是在养心殿召开地,群臣们进入殿中后便各自议论纷纷。  这么晚了举行朝议通常来讲是比较重大的事情。  因此百官都在相互打探着消息。  陶澍是皇上跟前的红人,大学士大军机兼吏部尚书,自然向他打探消息的人不少。  可陶澍也不知道朝议何事。  他在路上问过户部尚书包世臣,可包世臣对此事也是一无所知。  入了殿中,趁着皇上还没有到来陶澍走到了兵部尚书龚自珍的身边拱手问道:“大司马可知道今日皇上所议何事?”

周围的人都竖着耳朵听着陶澍的问话。  原本有些吵闹得殿中立刻安静了下来。  龚自珍见是内阁大学士垂问,不敢怠慢立刻回答道:“下官也是一无所知,此事待皇上到了自然也就明了。  ”

工部尚书林鸿年对此事倒略知一二,他与总理大臣杜受田一同前来的路上恰好遇到林则徐地轿子,三人谈起皇上的想法都深感赞同,只有林则徐略略有些担心,现在朝中权臣大都是未出过洋的老臣,他们会同意皇上的想法吗?林则徐最担心得还是怕闹出乱子,两次叛乱可都是前车之鉴呀。

正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皇上从中门进了养心殿。  群臣在礼仪官的带领下跪了下来齐声吆喝道:“吾皇万岁。  万岁。  万万岁!”

“都起来吧。  ”

群臣爬了起来各人找到自个的位子坐了下来,对于皇上发凳子坐地事情。  现在百官们都习以为常,偶尔有良心的官员还在心中感激一翻。  当然也不排除偶尔有中儒毒太深的,在心中发一发牢骚。

刘寄快步到了龙椅上四平八稳的坐下,双目中神光闪烁。  待下面百官都坐定了下来,刘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他顺着龙椅下的丹陛走到了群臣面前,声音洪亮得说道:“原以为我中华上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大国,周围皆是蛮夷边鄙。现在看来,世界大的很,北方有俄罗斯;西方越过浩罕汗国有奥斯曼帝国;西南有英帝国的殖民地印度邦;南方缅甸已经被英帝国开始侵略;我大清帝国的属国暹罗,越南已经陷入了被西洋诸国侵略的危险境地。  朕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说到这里刘寄向曹进喜做了一个手势。

众人这才注意到,殿中平白地多了一张巨大地桌子,这张长宽近五米的桌子用一张锦缎覆盖着,覆盖住地地方显得凹凸不平起起伏伏。  曹进喜走到桌子前将锦缎揭开,一个造型精巧高度仅及膝盖的模盘露了出来,上面山山水水,田地房舍,道路河流,海洋岛屿都是一清二楚。  有熟悉地图的人仔细一辨认,这不正是亚洲地图吗?

刘寄走到了模盘面前,从曹进喜的手中接过了一根长木棍,然后向百官吩咐道:“大家都过来围着模盘。  ”

百官人多,到了近前显然模盘周围的地形不够站。

穆彰阿向刘寄进言道:“皇上让最前面的蹲下,中间的人都坐凳子,外围的站着,便都能看见了。  ”

第一章风起云涌一百三十七司法体系

第一章风起云涌一百三十七司法体系

“诸位看这一串被蓝色的海洋包围的岛屿,这里离中国并不遥远。  这里就是菲律宾群岛,现在已经被西班牙控制。  ”

“在这里称呼为中南半岛,他包括暹罗、越南还有缅甸的贡榜王朝,认真算起来还有两个小国真腊(柬埔寨)和占巴塞(老挝)。  ”

“大家注意看暹罗的下面。  ”

“对,就是这里。  ”

“这里是马来半岛,这个马来半岛简直是西方列强的赛马场。  最初是葡萄牙人来到了这里,接着荷兰人赶跑了葡萄牙人,现在是英国人控制了这里。  前几年英国人在这里建立了海峡殖民地,所谓海峡殖民地包括三坐英控城市:槟城、新加坡以及马六甲。  英国人建立海峡殖民地的目的,就是控制这条亚洲的黄金水道,马六甲海峡。  ”

说到这里刘寄停了下来静静地等待众人消化了一下,他默默的扫视了四周一眼。  显然百官都不太习惯如此近距离的和皇上畅谈。  人人都显得有些拘谨。  靠前的人笔尖上都冒出了细汗。  刘寄微微笑了笑,用细长的棍子指着户部侍郎伊里布说道:“是不是养心殿的炉火烧的旺了,还是在家里进了大补,怎么汗水都出来了。  ”

群臣发出一阵哄笑声,伊里布擦掉汗水笑道:“今日家中炖了一只不下蛋的老母鸡,参须放得多了点。  ”

“看来伊部郎家里的伙食不错嘛,怎么不把同僚们都请去享一享口福。  ”

刘寄地俏皮话让群臣又笑了起来。  气氛也轻松了不少,伊里布打着躬说道:“有皇上发话,改日一定请。  ”

“好了,咱们书归正传。  朕继续和各位讨论一下东南的局势。  ”

“在马六甲海峡以南,这里有一大片群岛,人们习惯称呼为千岛之岛。  这里就是印度尼西亚,古称爪哇。  现在是荷兰人的殖民地。  ”

讲完了东南亚的形势。  刘寄将木棍交给了身边的曹振镛。

一时间,殿中没了声响。  只有儿臂粗的蜡烛偶尔爆发出一声脆响。  纱质的灯罩让烛光柔和地洒在殿中。  诸位大臣都在揣摩着皇上何以说出这翻话来,和今天要议的事情有什么关联。

过了半响,刘寄又说了起来:“朕今日为什么要和诸位讲这些,是朕闲地发慌,还是朕胡乱找话说。  ”

刘寄声音越发大了起来,他锵锵有声的说道:“是西方强大了,他们已经打到了中国的家门口了。  ”刘寄的话如同静夜里敲响的洪钟。  话已说完仍有回音从远处传来,门口二字反复回荡了几次,犹自嗡嗡的在殿中作响。

“西方的强大不仅仅是洋枪和洋炮,也不只是火车和蒸汽机,还有更重要地一项,不知道诸位知不知道。  ”

刘寄的话刚一说完有人应道:“皇上,臣试言之。  ”刘寄朝发话的地方一看,是总理大臣杜受田。

“芝农你讲。  ”

“遵旨。  ”

“臣以为。  洋人势大,举国上下,有目共睹。  以前国人尚以为洋人只是懂得钟表天文,洋枪洋炮,现在谁人不知洋人懂得不止这些。  大到国家典章制度,小到洋布洋灰。  西洋人都有领先之处。  这说明什么。  说明国家需要师夷之技方能制夷。  前者若不是皇上英明,学习西人编练新军建立西式水师,我大清帝国能从沙俄帝国口中争回库页岛吗?而夷技仅此而已吗?臣以为,不止与此。  西洋诸国大都地小人少,能成为强国,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创新。  不仅仅是创新出新的技术,更重要的是新的国家制度。  倘若我天朝上国不能求变,必将跟不上西洋诸国地进步,其后果恐怕不妙。  臣以为变之要,首在改变国家制度。  ”

杜受田的话引起了轩然大*。  众臣嗡嗡的议了起来。

理藩院尚书英和站了起来说道:“臣有话要说。  ”

“讲。  ”

“微臣以为。  祖宗之法,圣人之言。  历经千年沧桑不改。  万物千变万化终归不离其中。  改变国家制度,需要慎重,皇上切不可轻易为之。  ”

军机大臣黄钺亦站了出来附和英和之言,一时间朝中分成了两派争辩起来。  一派以林则徐、杜受田、林鸿年等以留洋生员为主,一派以英和、黄钺等老臣为首。  两派人唇枪舌剑,在殿中言来语往争论不休。

刘寄冷眼旁观,见陶澍、曹振镛等人依旧保持沉默作壁上观。

刘寄挥手说道:“大家各就各位,都不忙争辩,听朕说几句。  ”

众人连忙安静?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