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作用,他们唯一能够做的,也只是示警。与其如此,倒不如彻底放弃,改为以防守代替进攻——派驻士兵驻扎一地,担任示警,还是交给我大清的敌人去考虑吧。”
这番话无疑对三条实美等人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一直到结束了在长城上的游览,转身下山,几个人都没有了谈话的兴趣,沉默着举步向下,很快的,消失在中方陪同人员的视线之内。
奕和肃顺从左右靠近过来,站到皇帝身侧,“皇上?臣弟看三条实美等人,似乎有所得呢”
“你是不是以为,朕让你说这番话,有预先给日本人以警示的作用在内,而心中不以为然?”
奕一愣,没有想到他的心思会如此灵透当他第一次以甘子义的身份出席会议的时候,就曾经说过,中日两国之间必将有一场大战,既然如此,就该默不作声,加紧对对方的防治才是,怎么今天要让自己主动和日本人说这样一番话呢?“皇上圣明,臣弟这一点小心思,原也不敢想瞒过皇上。确实,臣弟确有此等担忧。”
“所以朕说,战略上先发制人,战术上后发制人。中华上国,不是日本这样一个弹丸之地可以比拟的。在这样的时代,可以完全依靠本国自有的物产、资源、人口等项,关起门来发展自己。而日本则不同。他们要想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走进大海,向外扩张。所以,不管你今天会不会说这样的话,都不会阻挡在日本人心中,中国是它想崛起于亚洲,进而走向世界的最大障碍的这样一个现实。”
“皇上的意思是说,即使臣弟这样说,也不可能打消日本意欲与我中国开战的决心?”
“正是如此”皇帝侧脸向奕投以赞赏的一瞥,继续说道,“这固然是未来一定会出现的现实。但有一个问题是,凭日本眼下的实力,还断没有到敢和中国撕破脸的地步。不过,日本的明治维新,虽然晚于中国十余年之久,但后劲绵长,不可低估啊想来再等上几年,就差不多了。”
奕和肃顺同感骇然,以日本如今和大清的差距,只用几年的功夫,就到了敢于和中国硬碰硬的较量一场的时候了吗?这也太快一点了吧?
“不过,这种较量,与当年对英法联军和在关外与俄国交战另有不同,是一种很……”说到这里,皇帝突然住口,再这样继续下去,就有泄露天际之嫌,到时候虽不怕有人追问,但真要解释起来,难免麻烦,还是效仿金人,只在自己腹中盘算吧。
话头突然停住,奕和肃顺知道,大约有一些碍口的话,不好和自己说。当下也不追问,改为谈一些旁的事情,“主子,奴才还没有来得及和您回,昨天,哦,不,是前天。副岛种臣又到奴才家中来了。这一次,给了奴才十五万两银子呢”
“好大的手笔啊”
“是啊,奴才也觉得是。”肃顺赔笑说道,“您看?”
“不行,即便不是为了这个神秘的甘子义,只凭你肃顺,难道前后二十几万两银子就把你买下了?不能就这么轻易的饶过日本人,多弄一些,越多越好”
奕在一边呆呆的听着,这时候也悟出了个大概,心中无奈苦笑,皇上这份对钱财的渴求,是从哪里得来的呢?“老六?”
“啊,臣弟在。”
“肃顺找日本人纳贿,是朕特许他的。朝臣中知道此事的,也只有你一个,不许对别人说啊。”
“是。臣弟都记下了。”奕有心想问,是以何事为名目向日本人索贿,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这样的事情,改日找肃顺一问便知,料想他不敢骗自己。“皇上,关于日本人请求在我大清沿海各省通商一事?”
“这件事啊?先把日本人所求之事报上来,朕看看再说。”
答应着,忽然又想起一件事来,“皇上,郑刚是臣弟僚属,刚才在山道上有大不敬言辞,臣弟管束无方,请皇上恕罪。”
“不知者不为罪。朕不会怪他的。”皇帝一摆手,“他们走下去很远了。我们也跟着下去吧。”
“皇上,还有一件事,就是刚才日方提出的,中日两国以武会友之事?”
“这件事,朕可不管。你们谁愿意过问就去过问,朕丢不起那份人。”
听皇帝说话,竟似还没有开始比试,就已经确定无疑的认为,中国人一定会输给日本人了?奕大感不服,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一副样子来,给皇上看看也好让所有人都知道,中国才是武术的故乡,日本人所传承的,不过九牛一毛而已。又如何可以和老祖宗相抗衡了?。
第44节请罪(1)
第44节请罪(1)
几近一月的两国谈判,逐渐接近尾声,双方初步签订了《北京条约》的初稿,在条约中规定,中国开上海、镇江、宁波、九江、汉口、天津、营口、大连、广州、汕头、琼州、福州、厦门十三处口岸,准许日本商民往来贸易;而日本则开横滨、大阪、新泻、长崎、箱馆、神户、夷港、筑地八处口岸。供中国商民往来驻足停泊,以为通商情形。
在两国商民在对方国内有触犯对方国家律法一条中,日本方面提出,要按照中英、中法签署的条约中的内容援引,本国治安官无权管辖,要移交人犯所属国家,以该国法律惩处,却被中国方面断然拒绝,“贵国在我大清并无使领场馆,如何进行移交?难道要等到事情出了,知会贵国,然后等日本国派人前来提解人犯吗?这样耗时耗力,要拖延到几时?更不必提民情汹汹,众口籍籍?此事万万不行”
日本人也很觉得无奈,三条实美在会议中提出,请求中国方面允许,在中国设立使领场馆,却同样给中国人拒绝了,按照奕的解释是,“我国皇帝陛下有口谕,琉球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日本驻留在琉球的官民没有尽数撤出,并明治天皇降旨,永远取消琉球国岁贡、朝贺等举动之前,中国不会允许日本在中国设立公使馆。”
如今他们却以这样的成议为阻碍,强行要对日本国民进行司法审判权,难道中国人在日本犯了罪,日本也有权处置的吗?但这样的话却不敢出口询问,因为外交交涉,一句话也不能说错,一旦问出口,如果得到中国人的肯定回答的话,日本人的立场就很尴尬了——中国人可以在日本接受审判,日本人又如何?同意还是不同意?
为了这司法审判权的归属,双方互不相让,最后弄得奕烦躁起来,“贵使全无谈判的诚意,既然如此,还多说什么?不如各自归去,今后再也不必谈什么两国交往,也省得这时值岁近年逼,彼此还要做这番口舌争辩”
经他这样一闹,日本人反倒老实了。退下去商议了一天,终于赶在十二月二十一日的封衙之期前,和中方签署了合约的初稿文本。拿着签署好的文稿,奕带宝洌б宦方ィ淙换共槐馗显诮裉熘埃愿晴粲。芄辉诠昵罢饺范ㄏ吕矗站渴且患档媒景恋氖虑椤?br />
皇帝的脸色有些阴郁,看过奕和宝洌С噬侠吹奈母澹冒胩斓氖焙蛎挥兴祷啊K凰祷埃雀硬桓页錾坏笔呛显贾械哪骋惶蹩钍够实鄄宦植荒艹鲅匝剩皇歉筛傻墓蛟谀抢铮谎圆环ⅰ?br />
惊羽悄悄的上前几步,给皇帝续上一杯温热的参茶,背对着两个人,努了努嘴巴,“皇上?”
帝如梦初醒,“起来说话,惊羽,各自赏他们一杯参茶。”
谢恩领赏,两个人各自起身,“皇上,若是合约中尚有未尽人意之处,请皇上示下,左右还只是初稿,不关大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