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主要是他自己被动。
总体上讲,美国对于华夏的情报优势仍然是相当明显的。
洛德有些无奈地摇摇头,同时暗骂了一声。
“跟以往差不多,在华夏那边,这种关键项目出于保密考虑,一部分技术人员会进入相对封闭的状态…但这种状态本身就是一种信号,只要从外围稍微调查一下,就不难分析出这个项目的性质。”
在大约十年前,他们曾经在华夏导弹领域有过一条非常强力的情报来源。
但却因为没有注意保护,最终浪费在了一件事后看来毫无意义的事情上面。
雷蒙德只是准将,比洛德年轻十多岁,肯定是不知道后者这会儿脑子里想的已经是退休生活,只是耸了耸肩,照常回答道:
后面的事情或许并不困难…
不过,如此突如其来的话题变化,却让站在对面的雷蒙德满脸懵逼:
“等等上将,我们暂时还无法确定对方正在研发的武器性质…并不能排除是类似X51A那样的吸气式型号。”
华夏军队的编制序列构成与美苏/俄都不一样,无论战术还是战略导弹都统一装备在第二炮兵部队当中,并不能以此作为区分装备属性的证据。
比如对方已经基本完成研发的陆基巡航导弹,也并没有装备给陆军,而是在第二炮兵里面增设了一个巡航导弹第1旅。
一时间,洛德觉得有些无奈。
雷蒙德算是他培养出来的亲信,但即便是这种关系,也不好在明面上说自己的退休打算。
好在,还有军种利益这一层可以拿来应付。
“吸气式高超是需要特殊动力的,你有任何情报可以证明,华夏方面正在研发一种配套的超燃冲压发动机么?”
洛德反问道。
“这…倒是没有。”
雷蒙德摇摇头,旋即又开口道:
“但他们在怀柔的风洞群规模很大,完全有可能同时进行乘波体和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研发…”
“没有就够了。”
洛德打断了他的猜测:
“根据目前的证据,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推测,华夏方面正在研发一种无动力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通过火箭助推获得初速度,可以像弹道导弹那样打击大约2000公里距离上的目标,以现有技术几乎没有稳定拦截的可能,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对等的型号作为回应…”
他口中的“对等”,指的当然不是性能对等而是威慑能力对等。
也就是一种射程在洲际水平,可以直接打击对方本土的武器。
雷蒙德只是年轻加上级别比较低,还不到寻思旋转门的阶段而已,脑子本身是没问题的。
听到上司这么说,也瞬间反应过来:
“就可以算是我们的装备?”
尽管还没想到洛克希德马丁和波音之间竞争的那一层,但也已经足够了。
反正洛德只是找个理由说服对方而已。
“没错。”
他重新恢复了一开始放松的姿势:
“本来这个项目应该是已经被判了死刑的,但好…但不幸的是,X51A的测试没有完全成功,华夏人又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上加速了他们的高超音速武器开发,所以我们需要做出两手准备,以保证能够和对方拉开足够的装备性能差距。”
他本来想说好在,但想了想又觉得自己毕竟是空军高级将领,不太适合过于幸灾乐祸。
所以才临时改口。
雷蒙德自然不会戳穿这些细节。
实际上,他的大脑此刻正在飞速运转,考虑着应该如何修饰手中这份报告,才能更加契合上级的目标。
根本顾不上注意这些细节。
但还没等他想出个一二三来,洛德就已经下达了新的指示:
“去帮我联系一下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本·温德克主管,就说有和猎鹰计划有关的情况要和他讨论…”
作为当今高超音速领域(明面上)的领头羊,美国对于华夏方面的动作关注度相当高。
除去军方和情报机关以外,各大航空航天相关企业,也都通过各自的信息渠道分析着当前的局面。
因此,在温德克接到来自空军航天司令部的电话之后,他几乎马上就意识到了对方想要做什么。
实际这些年来,尽管并没有从国会获得太多资金,但猎鹰计划的概念方案也一直在借用其它项目的资源进行完善,为的就是等到这么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