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新鸦片战争 > 第83部分

第83部分(2 / 2)

“天下为公,建立天国,均贫富,均田地。  耕者有其田。  织者有其衣。  ”

张峰露出一丝笑意问道:“勤劳者所收获的多,懒惰者所收获的少,这也要均分两者所得吗?”

洪秀全怒斥道:“天下最辛苦耕耘在田地中的往往是所获最少的人,那些锦衣美食地地主,你看到他在田里劳动过吗?”

张峰笑了笑没有回应洪秀全的话题,两人话不投机半句多。  这场短暂的会晤很快结束了。  却引起了另一个人的注意。

这个人姓韦名政,在当地也还有些田产,这日到乡下来收租。  因在杨家村有一家典当铺,顺道来村里察看一翻。  他家的当铺与杨秀清的住家不远,到了当铺便听到铺子里的伙计在谈论这一带闹的沸沸扬扬的拜上帝教。  韦政沿途一直听到有关拜上帝教的事情,听到伙计们谈起不觉起了好奇心,便和伙计们谈论起来。

只听伙计说道:“附近银矿地矿工都加了拜上帝教,村里地杨秀清领着一帮烧炭的也入了伙,听说这些人都是反朝廷地。  ”

另一个伙计用指头竖在嘴边小声道:“嘘,这些事情可是要闯大祸的。  ”

正说话间。  一个伙计用眼睛瞅着杨秀清家的门口说道:“你们瞧人出来了。  这些人都是拜上帝教的,为首那个叫冯云山。  是个教书的。  ”

韦政瞅了过去,见三个人从屋子中走了出来。  有一人他却认识,那不是张峰吗?

这韦政为何认得张峰,却要从韦政的父亲说起。  韦政的父亲韦源虽有些钱财却因家中人等没有功名,不免受些豪强官府的闲气。  后来互助会开办到了韦源村里,韦源听人说互助会是奉圣旨开办,加入者有了互助会的照应即使有了怨气也可告发到上面。  韦源听说后便加入了互助会。  果然入了互助会之后,韦源的地位大大改善。  当地官员只要听说是互助会的人,多少都要给些面子。  偿了甜头,韦源在会中格外积极,隔三岔五的韦源便拿出一些闲钱资助会中贫困无依的人,偶尔在乡中赈济孤寡。  见到韦源表现积极,会里的人也把韦源发展为当地的小头目。  韦源有了这个职务,自然要接触到一些会中事务。  那韦政正是看到父亲案头有一张张峰的画像,那画像下还写有危险人物**党人张峰,所以今日韦政一眼便认出了张峰。

韦政回去后便将事情详细的讲给了父亲听,把那拜上帝教的来龙去脉和为首人等一一说了个透。  韦源听到后喜不自禁,搓着手说道:“吾儿呀,你这可是替为父立下大功劳,这等大事上报上去必定会得到赏赐。  今后我韦家若能昌盛辉煌,都是吾儿今日之功,不若吾儿从今日起便叫做韦昌辉。  ”

韦政早就对自己死气沉沉的名字不耐了,听到父亲所说立刻高兴的答道:“正合孩儿之意。  ”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零今时不同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零今时不同

北京、紫禁城、养心殿。

刘寄正拿着一份内部参考消息仔细的阅读着,新闻中美(国)墨(西哥)战争的消息吸引着他。  这场战争于1846年初便开始了,美国人宣战的日期在5月13日,战争中墨西哥处于被动防守的局面,在刘寄看来失败只是迟早的事情。  既然这场战争注定墨西哥会失败,刘寄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在战争开始,中国便在欧洲的一片反对声中保持沉默的态度,不仅如此刘寄还出口一些军需物资给美国。  当中国向美国提出购买一批的电报机时,美国人很乐意的答应了。  电报这玩意的原理很简单,有了实物以后,中国几乎在当年便具备了生产电报机的能力。  当然电报最先装备的便是军队,紧接着新成立的国家邮政总局开始开通电报业务。  于是乎1845年美国试验成功的电报机在1846年便开始出现在中国,稍后几年便在中国普及开来。  电报能以如此的速度普及和刘寄的大力推广是分不开的,当时任何一国的君主,除了刘寄没有谁能够体会到信息**的力量。

正在刘寄想着事情之时,新近提拔起来的近侍太监小德子进来禀告道:“奴才恭请圣安,”

刘寄随口答道:“朕躬安。  ”

小德子这才说到正题:“皇上,董大人有要事上奏。  ”

刘寄这才回过神了,看到年轻的小德子。  他想起已经去世地老太监曹进喜,心里有些怅然的说道:“宣他进来吧。  ”

“喳。  ”

董海川进了殿中跪倒在地,高声呼道:“董海川恭请圣安,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依旧是那句老掉牙的“朕躬安,平身。  ”

不过董海川下面的话。  让刘寄注意起来。

“皇上,广西浔州一代出现一伙社团。  号称“拜上帝会”,这伙人以洪秀全为首,形迹十分可疑,恐怕于朝廷不利。  最近这伙人还与中国自由民主党的人有过接触。  臣下方才接到南方过来的电报,这就立刻赶来禀告。  ”

刘寄皱眉跟着念了一句:“洪秀全。  ”他的脑海中这个原本就存在地名字立刻浮现了出来,刘寄原本以为这个已经改变的时空不会再出现此人了,看起来自己地估计完全错了。  对于这个人物是铁定不能手软。  不过刘寄并不打算用武力镇压的方式摆平洪秀全,他另有一个打算。

******************************

当听说朝廷调派了大军来到桂平县城,洪秀全和冯云山无不提心吊胆,忧心忡忡。  他们亲自去侦查了一次,县城外十多里路远,那片原本堆放木材的空地被整理了出来,偌大的空地上现在军旗招展,营盘连连。  周围用栅栏围了起来。  军营内人来人往,都是些结实的壮小伙。  冯云山想走近查看被门口巡逻的哨兵撵了回来,尽管如此冯云山还是看清了那面绣着麒麟的军旗右下角写着中华第二集团军。

洪秀全找人打听了一翻,知道了第二集团军是上将黄爵滋部,原本驻扎在广州。  现在来到桂平地是其麾下第十二镇统制王锡鹏和十三镇统制林正阳。  这两位统制老爷来到桂平对外宣传的是来练兵,洪秀全派人盯梢了一段时间。  发现这些人果然每日到附近的山区练兵去了。

过了一些时日洪秀全和冯云山发现这些官兵来则来了,却毫无动静,原本不安的心也渐渐放松下来。

这一日,洪秀全和肖朝贵到桂平去购买一批传教的用品。  两人天未亮便出发,走了数十里路到了县城已是腹中饥饿。

当日正逢赶场,街道上此时已经是人潮涌动,从各乡各里来的人挑担背筐,在街道两旁圈出小块地盘将农产品摆放在人家的屋檐下守候着买家。  那些卖食物的也将灶台烧地热腾腾的,大锅里或是蒸着馍馍,或是煮着羊杂。  一阵阵香味飘来让两人嘴馋起来。

肖朝贵肚子一阵咕噜。  吞了一口唾沫说道:“洪先生,咱们只是早上起来喝了几瓢水。  现下走了几十里路,吃点东西吧。  ”

太阳照着乱哄哄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一股汗臭味挥之不去。  汗水从洪秀全的额头流下,让他眯上了眼睛,他用手捏了捏钱袋,里面不多的几块银元让他感到一阵踏实,抹了一把快流进眼睛里地汗水,洪秀全说道:“兄弟,咱买两人一人买一个馍吃。  ”

“那不是洪先生吗?”

对面一声喊叫让洪秀全和肖朝贵转过了头,眼前一个穿着短褂的中年人让两人都有些疑惑,显然两人都不认识眼前这人。

这人自我介绍道:“洪先生贵人多忘事,鄙人姓韦单名一个源字,早年累先生教过?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