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再回听到炮声,主要还是陈光手中能够动用的炮弹只有两位数,打一发、少一发。
都准备留着关键的时候用。
没有前指的签字,谁也不敢动一发炮弹。
都难到了这个分上了,王秉璋也不会第一时间想到会是自己人在进攻,反而会想到应该是鬼子的进攻,可听声音,也不是附近,好像在江对岸“是对岸发生了炮击,我马上派几个人去看看,到底是这么回事?”
王秉璋倒是有些担心,万一是对岸的日军增兵之后,对5纵发动的攻击,那就糟糕了。
陈光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眉头也紧皱在一起,似乎在想些什么,一时间指挥部内的气氛有些压抑。
三河湾,炮兵营阵地。
虽然行军很匆忙,也没有太多的伪装,只不过稍微nòng了一些网帮上青草,在视线比较暗的时候,这个炮兵阵地还真不容易发现。
呜呜——
汽笛声从河岸边上传来,又飘到远方。
战士们不由的jīng神一振,终于等来了日军的炮舰,他们埋伏的河湾,北面的堤岸比较高,能够很好的挡住从炮舰而来的视线。不过炮兵营的战士也看不到日军的炮舰。
不过很快,三艘炮舰渐渐地lù出身形。
在暗黑sè的江面上缓缓的减速,江营长看到这一幕,心里顿时兴奋起来,看日军炮舰的情况,都被李司令给猜到了。三艘穿上到处都是日军士兵,拥挤在甲板上,吵闹的声音传出很远。
想必呆在船上的日军也不舒服,像是一群被关在笼子里的鸭子,翅膀是扑腾不起来了,这时候嘴巴却是不闲着。
眼看三艘炮舰一字排开,正在准备放下皮艇。
江营长看到这一幕,心说这正是进攻的最好时机。
炮舰上的海军都靠在船尾放小船,这时候炮位上根本就不可能留下人员,只要这边火炮一打,日军肯定要惊慌失措,到时候,炮舰上的日军步兵在匆忙中,很容易被挤下船,将又是一阵húnluàn。
6mén野炮的炮口一早就对准了炮舰,就等营长下达作战命令。
轰隆——
第一发炮弹飞出炮膛,落在中间一艘炮舰的边上,冲天的水柱被炸起来。
“炮位调整——”
炮舰上的日军发现自己竟然进入了伏击圈,顿时惊慌起来,还没见打中,就有一些日军士兵扑腾的跳下江水中,向岸边游来。而炮舰上的炮口也在炮手的控制下开始转动。
“炮弹,给老子一发炮弹——”
炮舰上一个炮手发现火炮周围连一发炮弹都没有,立刻尖叫起来。
水鬼游魂
。 第三五零章一苇渡江上
“用芦苇渡江?”
陈光歪头看着电报,第一个年头是在陕北的时候,看过一本话本小说,书名叫书名他已经忘记了,但其中有一个情节在他的脑海中还是非常清晰,‘达摩一苇渡江’。一个人,站在一根芦苇上,宛如神仙一般,越过大江。只有神话中才会发生的场景。
曾一阳总不会胡luàn给自己出主意吧?
说白了,西路兵团3个纵队,将来是给曾一阳指挥的,而此时在嫩江边上,因为缺少渡江工具,搭建浮桥也不太顺利。主要是因为日军的三艘炮舰,将5纵好不容易收集起来的木船和修建的木筏都给炸成了碎片,而新砍伐的木筏因为太湿,无法充当理想的渡江工具。
一时间,才让陈光犯难了起来。
“将芦苇扎起来,或许可以试试。”王秉璋低头沉思了一阵,从电文上似乎看到了一丝的希望。不够他也不敢肯定,这个法子最后能不能成功,但是想来是取材最方便的。
此时的嫩江边上,青sè的漫天大帐,渐渐的变成了青黄一片。芦苇的头部开始变黄,而芦huā也渐渐的张了开来,只要再过一两个月,风一吹,漫天的芦huā随风而起的场景,简直就是北国最绚丽的秋景。
“扎起来?”陈光是个实干派,立刻下令警卫连让他们先去河滩边上砍一些芦苇,扎起来放在水里,看看能不能站人。
因为怕芦苇太脆,一两个人走过去,或许还没事,但这条浮桥需要几万人过江,就需要一个周详的计划了,不过芦苇的浮力确实不用太担心。
差不多让陈光等了一个小时,其实陈光也没等,主要是在研究如何在抵挡第8师团进攻的时候,能够安然的将部队撤回到东岸去。他倒是不担心第8师团会和西路兵团一样,建什么浮桥。
鬼子可不缺少船只,即便从松huā江上调集,也不会太麻烦。要知道,齐齐哈尔还是一个内陆港口,从这个城市出发能够畅通无阻的抵达哈尔滨,甚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够直接通过黑龙江出海。要不是限制于航道的关系,大船无法通过,齐齐哈尔的重要xing将会被进一步的提升。
“首长,很好用。战士们试着扎了几个一人抱的芦苇,放在水里站立人都没问题。只要用绳子固定好,扎好之后,上面铺上木板,简直比公路都好走。”
后勤部长心急上火的找渡船,可在5纵第一次渡江之后,能用的船只都已经被征集了起来。即便这些船只全部没有损失也不足以建设渡桥。
这也是5纵没有选择用渡桥,而是一次次的用船将部队运送过江。
为了多运送部队,连重武器也无法运过河去。
“不会断?”
“绝对不会,虽说芦苇比竹子要脆一点,但一大捆芦苇,想要nong断可不容易。加上是放在水面上,就更不容易断了。”后勤部长兴奋的说着他试验的结果,比起砍树来说,砍芦苇的活根本就不能算是体力活。首发一个人,半个小时就能nong好一个小筏子。
要不是单兵渡江,让部队组织起来太困难,后勤部甚至都想提议,让战士自己解决渡江的工具,然后自己过去。
“李林来电,能够在今晚12点之前,解决东岸的日军或者控制住日军的反抗。我要求,部队在天亮之前,要准备好至少一座浮桥的材料,并投入江中架设完毕。”王秉璋报告道。
陈光没想到解决浮桥的困难这么容易被解决,底气一下子足了起来“5纵那里架设浮桥的情况如何?能否在天亮之前,也架设成一条浮桥?”
“可能xing不大。”王秉璋犹豫了一下,紧接着用疑问的口气道“江对面的情况您又不是不知道?浮桥需要的芦苇倒是不缺,可是没有足够的木板,浮桥就架设不起来,还有绳索的准备也不足。用芦苇架桥,已经是将不可能变作了可能。可用芦苇这种材料需要大量的绳索,我担心李林那边无法在短时间内准备这么多的绳索。”
“嗯,这倒是个问题。”陈光点头赞同道,这也不是稀罕的事“最大的困难还不是渡桥的问题,是日军在江上的几艘炮舰,这几个后患不除,即便渡桥架设起来,也能难逃过日军的眼睛。”
“可惜我们的火炮是山炮,直shè的情况下,命中率非常低。”王秉璋顺势接话道。
“即便是野炮,也不太有机会击中这几艘炮舰。这些舰艇在通过我们jiāo战的区域时表现的非常谨慎,不仅提速,试图规避我们的火力网。也不跟我们纠缠,用炮舰的火炮增援安防上的日军,除非这几艘军舰停在江面上,才有机会击沉一两艘,迫使炮舰撤离江面。”江面上最大的威胁不是天上的日军飞机,也不是第8师团和23师团的拦截追堵,而是那三艘不过百余吨的炮舰。
唯一的办法就是用炮群压一bo,只要每艘炮舰上中了几炮,就那种小吨位的巡逻舰,及时不沉,也不敢在这一代游弋,封锁江面。
“不如让李林想想办法,从总部借一些大炮打他一下子?”
王秉璋期许说道,手中攥着半截烟头,似乎下了不小的决心。面对14师团,曾一阳的日子绝对不好过,尤其是14师团拥有比一般野战师团多出一个联队的炮兵,攻击力是非常犀利的。
本来就处于下风,1纵大概也只能以攻代守,用伤亡才给陈光的西路兵团赢取了时间,这时候要是再chou调炮兵,王利发肯定要跳起来。
总不能让1纵打残了,再让渡过江的9纵赶上1纵的后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