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0(1 / 2)

当时残破的力量,势将无力抵抗。

一个新的异族统治,可能再现。

明政府不久迁都北京,一度力图振作,北征蒙古,南收交趾,更向印度洋发展。

然而,这种并不算好的好景也不过三十年。

四十年代后,中国第三次宦官时代来临。

本世纪末叶,伟大的哥伦布船长发现新大陆。

文艺复兴运动进入高潮,欧洲正以无比蓬勃的精神,投向海洋。

而中国却奄奄一息,暗无天日。

一朱棣的大屠杀靖难军跟中央军的战争,历时四年。

最后,皇帝朱允炆失败。

他本占有各方面的优势,甚至拥有最好的将领,但他缺少周亚夫那样杰出的统帅。

黄子澄极力推蔗李景隆,当总司令李景隆一败再败时,黄子澄又为他掩饰,希望他能扭转局势,李景隆反而溃不成军。

黄子澄仍不主张处罚他,只撤职了事,无法挽救的颓势就这样造成。

一四○二年,靖难军渡过长江,挺进到应天(江苏南京)城下,撤职居家的李景隆,率领他的家丁叛变,开城门迎接。

朱允炆得到噩耗,纵火焚宫自杀。

——不过民间坚信朱允炆并没有死,据说,朱允炆在危急时打开祖父朱元璋留下的秘密铁匣,里面有一把剃刀、一份度牒(和尚证明文件)、一件袈娑(和尚衣服)和碎银币若干(逃亡时零用)于是剃发为僧,从宫后水门逃出,浪迹江湖三十余年。

到四十年代一四四○年,当时的皇帝是朱棣的重孙第六任皇帝朱祁镇,恩怨已消。

朱允炆才表明身份,回到宫中。

终其天年。

朱允炆既死,朱棣继位。

他可以说因祸得福,如果不是削藩,他不过仍是亲王。

但他对力主削藩的黄子澄一批人,并不因此而予宽恕。

他效法老爹朱元璋的手段,展开合法的屠杀。

在这次屠杀中,刑事诉讼法中的“瓜蔓抄”发挥强大的威力。

那就是,逮捕行动像瓜藤须蔓一样,向四面八方伸展,凡是能攀得到的,就攀住不放,辗转牵引,除非当权人物主动停止,否则能把天下人都网罗俱尽。

黄子澄当时担任祭祀部长(太常卿)处斩,全族被杀。

齐泰,前任国防部长(兵部尚书)处斩,兄弟全体被杀。

方孝孺,教育研究官(文学博士)朱棣对他特别厌恶,屠杀十族,连朋友学生都包括在内,八百七十三人死亡。

财政部副部长(户部侍郎)卓敬,处斩,灭三族。

现任国防部长铁铉,磔死。

教育部长(礼部尚书)陈迪,磔死,六个儿子被杀,亲属一百八十余人,廷杖后贬窜蛮荒。

总监察官(御史大夫)景清,磔死,用瓜蔓抄法,逮捕所可能逮捕的他的家属和亲戚朋友,以及亲戚朋友的亲戚朋友,使他故乡一连数个村庄的村民,全数处决,房舍一空。

监察部副部长(左副教御史)练子宁,磔死,家族一百五十一人处决,数百人贬窜蛮荒。

最高法院秘书长(大理丞)邹瑾,自杀,家族四百四十八人处决。

最高法院副院长(大理少卿)胡闰,绞死,家族二百一十七人处决。

靖难的合法屠杀,大约死一万四千余人,比起朱元璋自然大有逊色。

不过有一项要特别提出的,即罪犯的妻子和女儿,除了斩首外,大都发配给家奴或奴隶,或发配给妓院卖淫,百般侮辱。

生下的孩子,世世在妓院当龟奴。

——“瓜蔓抄”和妻女发配,不起于朱棣,而起于朱元璋,但在朱棣手中建立成为一种血腥制度。

朱元璋就是用“瓜蔓抄”的刑事诉讼法,把仅只两个所谓的罪犯,牵引出五万余人的同党。

至于眷属沦为娼妓,以朱元璋的性格,他绝不会放弃凌辱他人的机会。

二中国第一位海上英雄——郑和靖难的屠杀结束后,一项空前的海上事业开始。

中国一直是陆权国家,海岸线虽长,却不重要,原因之一是陆上有够多的空间可以发展。

七世纪以降,唐、宋王朝才有繁盛的海上交通。

蒙古帝国时,亚洲合为一家,海上交通更形发达。

但上世纪(十四)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强烈地排除外来事物,遂使海上交通停顿。

他下令说:“一片木板都不准出海。

”闭关持续三十年,但对暗中进行的贸易,无法禁绝。

到本世纪(十五)初,朱棣索性解禁,并派遣一个庞大的远洋武装船团,向印度洋出发。

于是中国蓦然间出现一批海上英雄,四十年间,把南中国海和印度洋,全部置于控制之下,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海上霸权。

这批海上英雄的首领郑和,云南人,本来姓马,后来入宫当宦官,朱棣因他与自己的母亲马皇后同姓,命他改姓,他送改姓为郑——可能是他母亲的姓。

郑和父亲是一位曾经到过麦加(在阿拉伯半岛中心)朝过圣的虔诚伊斯兰教徒,但郑和后来改信佛教。

本世纪(十五)初叶,朱棣靖难之役成功后,疑心朱允炆果如民间传说的并没有死,可能逃到海外,图谋反击,他必须调查。

同时自命不凡的君主都有一种炫耀狂,使朱棣也觉得有必要把中国国威向海外展示。

于是,他命令郑和率领一支庞大的武装船团,出发西洋。

——“西洋”的意义今昔不同,十五世纪的西洋,指南中国海及印度洋。

十九世纪的西洋,指大西洋,而改称印度洋为小西洋。

郑和一连出航七次,都由浏河(江苏太仓浏河镇)出发。

每次所到主要诸国,列表于下:郑和率领的武装船团,第一次出动军舰六十二艘,战士二万七千余人。

第二次出动军舰四十八艘,战士三万余人。

每舰平均容纳四百余人,旗舰和若干主力舰,长一百二十米,宽四十米,可载一千余人。

如此巨大工程,没有精密的造船技术和精密的航海技术,无法负担(就在本世纪(十五)初,欧洲执造船牛耳的威尼斯王国,对巨舰下水之前,往往因不胜负荷而破裂,仍感到是最难克服的困难)郑和一连七次出发西洋,就凭此无敌舰队,纵横印度洋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抵抗。

新兴的帖木儿帝国,也只是陆权国家,武力还没有扩张到海上。

其他都是小国,至少跟庞然大物的中国比起来,它们都是小国。

郑和最初的航程,仅限于亚洲。

第四次起,他延伸到非洲海岸,今索马里及肯尼亚之地。

最新小说: 妖王溺宠:拐个蛇男当相公 开局一张破床垫[经营] 我的科学修仙 新神话:大圣降妖伏魔传 仰他 西游牧神篇 剑斩天痕 [聊斋同人] 我的聊斋生活不一样 都说了不是恋爱游戏[综武侠] [红楼同人] 红楼之小皇孙的躺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