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三个世界 > 第10部分

第10部分(1 / 2)

>亲永锩宰∪耍∫残砥渲杏幸坏嗡槭悄愕囊桓雒伟桑俊?br />

“这话我爱听!”晓晓清脆的笑声使整个夜的宁静都为之颤动,她无不感到沈伟忠是个心思极其细腻,超乎一般男孩子细腻的人。

“我刚才在水中找出了晓晓的投进去的那一滴水珠。”

“哦?真的吗?”

“真的!”

“那你为什么把不把它带出来呢?”

“因为我说过了嘛,晓晓是属于西湖的,我为什么还要把它带出来呢?如果带出来,恐怕就干涸了吧。”

晓晓的眼睛里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我刚才也在湖水里找到了伟忠哥哥的那滴水珠。”

“是么,那我并没有这么做啊,把自己的心投在水里。”

“可那深不见底的底下,确实有那么一滴,是伟忠哥哥不小心留下的吧?”此刻的晓晓,即使说话,也更使周围的一切都安静下来。

“我不小心留下的吗?”沈伟忠说。

“是呀!”

“那为什么不把它找出来呢?”

晓晓微微一笑,没有回答沈伟忠的问题。

也许是因为晓晓不想孤零零地在湖底吧!或者这是片梦境般的湖水,知道沈伟忠只有在水中才会快乐才没带出来。

这次水中的融合,在沈伟忠身上发生了不可估量的力量!

因为梦中的牵手,使的晓晓比一开始更加安静了,但这份安静里,有一种异常鲜明的物质在活跃起来。沈伟忠感觉到了晓晓此刻的安静却更加心神不宁,连他们之间呼吸出的空气里,都掺杂着羞怯的因子。

雷锋塔完全体现了现代化的个性,这个完成于几百年前的古塔,却穿着现代化的衣裳,灯光通明,其实这对夜晚宁静的西湖产生了一种破坏,应该让它回归质朴,回归自然,这才是它真正的美和历史价值意义,可这个塔,确实完全被人们当作了利益,去塔顶的山路也用电梯代替了,塔周围是一个停车场,还有酒店。

沈伟忠送晓晓到家的时候,已经近十二点了,萧雅从房间里窜出来,揪着沈伟忠的鼻子质问:把我们家晓晓怎么样了!

在经过晓晓的美的熏陶,萧雅的美在沈伟忠眼里变的近乎通俗,美的大众化!萧雅这朵绚烂的盛开在人群里的玫瑰,怎么能和晓晓这多幽谷里的百合相比呢!

第七章

沈伟忠还沉浸在对晓晓的思虑之中无法自拔。晓晓就像是水中的一个梦幻,让人陶醉。此刻,存在于他心中的只有感动,和晓晓一翻畅游,是所有忧烦都消失了。

——真是个奇特的女子啊!因为她对我的意义特殊,才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把我所有的烦恼都趋散了!

——她就是我的理想啊!这么说来,真像是沉浸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之中呢!用美好的理想安抚现实的忧愁,这真是个神奇而又伟大的医生啊!如果失去她的医治,我的病情不知道要恶化到什么程度,恐怕自己会成为最可怜的人了吧!

——表白!我一直都想着表白,可总觉得自己的表白是苍白无力的,只是一句空虚而又暧昧的话语。我喜欢你,即使我这么说了,那又能代表什么呢!听听这话是那么苍白,干巴巴,像块石头一样,丢进一潭幽深的湖水里,最多激起最初的波浪,片刻之后,又恢复平静!人们不是说:追求理想,不能只用说的么!我应该怎么去追求我心中的完美女神,才不至于如此干巴巴和苍白呢!追求理想,应该走符合理想性质的路,晓晓是纳西族的姑娘,那么我应该用纳西族特有的表示爱的方式去表达,只有这样,才是最能贴近她的心灵吧,才能打开她的心灵,走进去。

因此,沈伟忠不顾夜深,又钻进了网吧,开始搜索纳西族这个民族。

——居住在丽江宁蒗永宁地区纳西族的一个支系――摩梭人至今仍保留着‘阿夏‘走婚制和母系家庭的残余。所谓‘阿夏‘、‘阿注‘在摩梭语中是‘亲密的朋友‘。这种婚姻的特点是:男不娶,女不嫁,夫妻各自在自己的母亲家里,结交阿注没有实质上的经济联系。男子夜间到女家走访、住宿,以也称‘走婚‘。白天男子回到母家,他们所生的孩子归女方,父亲没有义务抚养孩子,他抚养的是自己的外甥,而他的孩子又由女方家的舅舅抚养,当然在农忙季节,如果女方家需要,男方也可以前去帮忙。

——阿注婚姻完全建立在爱情之上,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男女双方一旦产生了爱情,就可以结交为阿注关系,这种关系不受任何章程和任何人的限制和干涉,完全以双方的情感来维系, 一旦双方发现感情不合,就可以自行解除,另寻 更适合自己的情人。人的一生中有的只有一两次阿注关系,也有的有几次或更多次的阿注关系不等。这种阿注婚姻,促成并巩固了以母亲为核心的血缘大家 庭。在长期的阿注婚中, 婚姻形态也由分居向同居转化,就是双方不再各居母家, 而是共同生活在男女某一方的母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今天摩梭人大多数是一夫一妻制,‘阿注‘婚姻已在减少,随之而来的将是母系家庭的逐步解体,‘阿注‘婚姻将成为历史。摩梭人的‘阿注婚姻‘被民族学家喻为‘人类社会家庭婚姻发展史的活化石‘,其家庭组织和婚姻形态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有关学者的关注,同时也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

这就是纳西族的爱情的背景吗?这是个奇妙的民族哩!

纳西族青年男女由于恋爱自由,因此,婚前大多数有了自己的意中人和心上人。但是根据传统婚姻,得由父母来包办,而父母又讲究门当户对等,因此,不征求子女意见,不让有情人成眷属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现象尤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特别突出,因此,父母不同意结婚的恋人往往采取逃婚和徇情的方式表示反抗。有的相约逃到偏僻的地方去隐姓埋名,安家落户,待若干年后再返回原籍;有的干脆就永远定居在外,不回原籍;有的反抗方式更为惨烈,即双双殉情。殉情的方式有跳水、滚山崖、自焚、自缢、服毒等。他们相信,人世间不能成婚,只有死后到‘玉龙第三国‘永远相守,才能有美满幸福的生活,这种情况,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时有发生。随着历史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改变,现在,纳西族青年男女的婚姻完全由父母包办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逃婚和殉情已成了令人喟叹的历史。

聚居在丽江地区宁蒗彝族自治县泸沽湖的摩梭人,其婚恋习俗带有明显的母系制特点。男女双方建立婚姻关系后,各居母家,分别属于两个家庭,终身如此。这种婚姻关系在当地称为走婚,又被称为阿厦(摩梭语,意为伴侣)婚姻。通常是男子夜晚到女子家住宿,次日黎明时返回自己的母家,与母家的家庭成员一起生产和生活。所生子女由女方家抚养,在传统习惯上男子没有抚养子女的义务和责任。这种婚姻关系结合自愿,解除自由,维持时间的长短视男女双方的感情而定,有的几个月,有的数年或几十年,有的一辈子都保持。这种婚姻关系的男女双方虽不在同一家庭,但都是建立在爱情生活基础上的。这种婚姻没有法律的保障,完全靠感情和传统的道德观念去维护。只要男女双方不愿再做阿夏,不需办任何手续就可以解除这种婚姻关系。双方分手后,男女双方都可以去结交新的阿夏,任何人都不会去干涉和提出异议。

摩梭男女一般到了十八九岁,就开始结交阿夏。他们主要通过劳动、节日、庙会、赶街等活动来物色对象,以求建立阿夏关系。

沈伟忠看到徇情,感动不已!热泪似乎要夺目而出!他感受到了晓晓情感真挚的背后,是一种对爱情绝对的崇拜和信任,一旦接受,就是全心的投入与不求物质回报!甚至他们的婚俗,是一种完全建立在爱情崇高的意义上的婚姻,纯粹以精神结合在一起的婚姻,不带有任何利益和物质色彩的结合!

这种最为人性化的婚姻制度,在现在这个物质追求的社会中能生存吗?那可真是全心全意啊!沈伟忠觉得自己的可悲,觉得身边的婚姻,完全要通过房子,和道德的认可。如果没有房子和金钱,这段婚姻就不可能成为婚姻,即使婚姻里没有了爱情,还会因为道德和某些物质原因死死地守在一起。没有爱情的婚姻,就好象一潭死水,守的越久,臭的越久。

而阿注婚姻,就不必为道德累赘,是一种比普通婚姻的精神更高一层的婚姻制度。也只有在那些最为淳朴的民族里,这样的婚姻才能存在吧!

——我们的生活已经被金钱和物质折磨的不成样子啦!沈伟忠感叹道。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