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青史成灰(多尔衮重生) > 青史成灰(多尔衮重生)第35部分

青史成灰(多尔衮重生)第35部分(2 / 2)

因为济尔哈朗的寡言,屋里气氛显得异常冷清沉闷。

“你等了很久了吗?八哥去哪了?他上午不就回来了吗?”多尔衮没话找话说道。

济尔哈朗依然冷冷的:“他回来的时候我就碰到他了,让我下午来等他,我也不知道他去哪了。”

自从耀州一面之后,他对自己的态度就是这般冷淡。这也难怪,毕竟自己曾侵害过八哥的利益,八哥可以不追究不代表济尔哈朗能放得下。可他是八哥倚重的心腹,将来的郑亲王,将来他的偏向极有可能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作用,与他的关系可不能搞僵。

多尔衮喝了口茶,也不再说话,一个劲盯着济尔哈朗直看。

济尔哈朗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你老看我干什么?”

多尔衮一脸无辜道:“我就是觉得很羡慕你。”

“羡慕?羡慕我什么?”

“总是能和八哥在一起。上次科尔沁被察哈尔围攻,奥巴台吉来搬救兵,你不也跟着八哥他们去救援了吗?”

“我带镶蓝旗去嘛,不就是给科尔沁解围吗,三贝勒四贝勒都去了,总不见得还要阿敏哥哥也去吧。”济尔哈朗虽这么说,可脸上的表情已有所缓和。

“也是,就这么点小事,听阿济格哥哥说,我们八旗兵一到,察哈尔部的人吓得胆都破了,还没开打,就逃得无影无踪了。”

“八旗兵威名远播,察哈尔的兵哪里是我们的对手,当然有多远逃多远。”济尔哈朗的神情颇有些得意,“你手下人也不少,有十五个牛录,可比我来得多。”

“那是父汗疼我,真要上了战场,还是得靠你们才行。”

几句话化解了济尔哈朗的冷漠,笑着道:“将来等你再长大些,也能征战沙场,让人闻风丧胆的。”

多尔衮微笑地又喝了一口茶,不再说话,拉拢人心这种事还得循序渐进才行,而且他要拉拢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皇太极回来了,这段日子他一直在奔波忙碌,脸上总是带着疲色。

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两人迎了上来,皇太极看了他们两人一眼,示意他们坐。

“等久了吧,和父汗说得忘了时辰,你们饿吗,我让人送点吃的来。”皇太极说道。

“没等多久,我不饿,不用麻烦了。”

“等死我了,我想吃桂花糕。”

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两人一起说道,说完又互相看了一眼。说不饿的是济尔哈朗,说要吃东西的是多尔衮。

“那好吧,我也不饿。”多尔衮耸了耸肩。

皇太极笑了笑,叫来敦达里吩咐他去拿桂花糕。

“你们坐啊,都站着干什么。找我什么事?”

多尔衮啃着桂花糕没抬头搭话,济尔哈朗看看他又看看皇太极,结果也没说话。

皇太极自顾自忙着,从书桌上取出一份地图,等了半天没有听到他们声音,奇道:“怎么不说话?多尔衮,你什么事?”

“我没事,几天没见到八哥了,我就是过来看看的。”多尔衮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皇太极似乎很吃这一套,脸上笑开了花,又道:“济尔哈朗呢?”

济尔哈朗尴尬道:“其实我也没什么事,你去耀州海州看了情况如何?”

“还能如何?父汗说是杀汉人奸细,但汉人多有不服之心,哪能分得清谁是奸细谁不是奸细?”

“杀了很多汉人吗?”

皇太极冷然:“多,非常多。”

“不过也算是暂时解决了后顾之忧,短时间内我们出征或围猎,不用担心他们造反了。”

“治标不治本罢了。”因为是面对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所以皇太极说话也较随意,“不过的确暂时可以放心,刚才我就在和父汗商讨再次出征明朝的计划。”

一直在旁听着的多尔衮听到这一句猛地一震。出征明朝?那是要攻宁远了?

但皇太极和济尔哈朗还在聊着:“上次明朝出兵耀州,结果大败而归,明廷归罪于孙承宗驻守不利,据说弹劾文书不断,逼得孙承宗辞官回家。如今辽东经略叫高第,我们派出去的哨探说军容大不如前。这可是我们再次进攻的大好机会。”

“他们贸然出战兵败,怎会算在孙承宗头上?”

“明廷如今阉人掌权,像孙承宗这样的人,他们怎能容得下。”

“天启帝也真绝了,怎会任由一群阉人兴风作浪,把持朝政?”

“这我们可管不着了,总之对我们可是有大大的好处。”

“八哥!”多尔衮打断他们谈话。

皇太极也发现他与济尔哈朗说话冷落了多尔衮:“多尔衮,你也过来。”

多尔衮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可因为济尔哈朗在,不太方便:“八哥,我新得了一只鹰,一会你去我那看看?”

皇太极自然是满口答应:“好。那这样吧,济尔哈朗,我带回来两匹马,我让敦达里带你去,你去挑一匹喜欢的,我陪多尔衮去一趟。”

济尔哈朗走后,皇太极却没有要动身出门的迹象,反倒安安心心地坐着。

他看着多尔衮独自一人把桂花糕吃完,才开口道:“我一直以为只有多铎爱吃,没想到你不比他差。”

“谁叫我们是一个额娘生的呢。”

“说吧,到底有什么事,在济尔哈朗面前还不能说?”

多尔衮并不意外他能明白自己的意思:“八哥果然猜中了我的心思。”

“这有什么难猜的。平时说起打仗的事,你总是听得很专心,还会发表意见,今天你却岔开话题,肯定是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了。”

多尔衮组织了一下语言,谨慎地问道:“八哥,你和父汗商量的结果是准备进攻哪里?”

“宁远。我们刚刚得到消息,新来的辽东经略高第把所有驻守的明军都撤回了关内。前些年,孙承宗把宁远锦州建得固若金汤,又在松山、杏山、大凌河、小凌河大量屯兵,各点互为犄角,形成纵深防御,让我们一直顾虑重重,如今他们这个叫高第的做出这种可笑的决定,简直就是把辽西拱手送给我们。不过他们还有些人固守不退,留在了一万人在宁远,所以我们攻的就是宁远。”

果然!

“八哥,你会不会觉得,现在还不是征明的好时机?”

“为什么?”

“宁远城坚固无比,怎么攻?”

“可以考虑诱敌出战。”

“如果敌人坚守不出呢?”

“那就派人潜入,尝试内部破坏,里应外合。”

“如果敌人早有防范,行不通呢?”

“那就强攻,损失可能大些,但也未必攻不下来。”

“宁远城上有大炮。”

“大炮我们又不是没见过,那些大炮的确威猛,可也不太好用,还总炸膛。”

多尔衮无力反驳,孙承宗走了,驻军都撤回了山海关内,后方造反的汉人刚刚肃清,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进攻明朝的大好时机,他凭什么来说服皇太极放弃呢?就凭他多年的军事素养来看,连他自己都会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可是,他偏偏知道结果。

“可是八哥,你有没有想过,高第都说撤军了,为什么那一万人还留在宁远呢?他们为什么还要死守那座小小的城池呢?他们是以何种决心,何种态度,来面对我大金八旗的铁蹄呢?”

皇太极被他说得一愣,沉思片刻:“你说得有道理,但我们不可能因为这个原因而放弃进攻。更何况,你觉得父汗会接受这个理由吗?”

这回轮到多尔衮沉默了。皇太极说得对,总不能因为敌人有战死决心而怯战吧。

说服皇太极还是次要,又凭什么来说服父汗呢?

但是这一去,父汗又将再吞一次失败的苦果。

皇太极若有所思地?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