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字体:[]

第27部分(2 / 2)

刘邦说:“打住打住,你说什么,他是贵族,我听说他穷得三餐不继,不是一个洗衣服的老太婆给他一点残羹,早饿死了。他还在淮阴市上钻地痞的裤裆,那时他的尊严呢?”

萧何道:“大哥,这你就不懂了。生逢乱世,不能不偶尔屈服。如果你是地痞,他也只能以贱货自处;可你现在不是想争天下吗?难道你指望一个贱货能帮你打天下?韩信他虽然出身不怎么样,可他的精神是贵族的,换言之,他是一个肉体平民,却是一个精神贵族。”

刘邦惭愧地说:“老萧,你说得对。我本来是个地痞,如果在沛县街上碰到韩信,多半也会叫他钻我的裤裆,取乐嘛。但是,现在我是汉王啊,还想当皇帝啊,我怎么能干那种地痞干的事。你说,我该怎么办?”

萧何道:“简单。找本日历来,先挑个黄道吉日,然后吃素斋戒几天,设置坛场,备上猪头三牲,然后召集众将观礼,拜韩信为大将。”

刘邦满口答应:“好。”

第45章 韩信的发家史(下)

刘邦要拜大将的消息立刻像春风一样传遍了军营,所有军头大佬都很兴奋,史书上说:“诸将皆喜,人人自以为得大将。”估计自我期望值最高的是曹参、周勃、樊哙等几位,毕竟很早就在丰沛街上紧跟刘邦混,膂力也不错,无论比功劳还是友谊,都非他们莫属。

但是他们想错了,当韩信被赞礼官宣上台接受大将印信时,他们一个个都长大了嘴巴,怎么回事?这不是那个粮食局局长吗?他一个臭管仓库的,怎么当上了大将?于是纷纷鼓噪起来:“大哥,这人我可认识,是咱们区粮管局的……”

刘邦虎着脸骂道:“吵什么吵,粮管局的怎么啦?人家苏联唱歌的还可以当将军呢。再吵全部拖下去打屁股。”

毕竟是军营,不是开玩笑的,众将都不敢说话了。韩信喜滋滋地接受了大将印信,礼毕大剌剌地坐在上座。刘邦开门见山了:“今天拜你为大将,其实寡人也不情愿,但经不住丞相一个劲地说你有才华,现在寡人就想请将军展示一下,不过分罢?”

韩信笑道:“一点都不过分,要不然我也不好意思享受这么高待遇啊。”

刘邦点头:“嗯,这话实在,给你高薪就要对得起这份高薪。”

韩信说:“很快你就会知道,我的要价并不高。”

刘邦惊讶地说:“我给你的可是大将。”

韩信不搭话,从腰间抽出一支笛子,支支吾吾地吹了起来。这支笛曲调子开始很急促,最后很悠扬。刘邦觉得怪好听的,就没有打断他,等他吹完了,才意识到有点不对,想破口大骂,把五十年来所习得的有关生殖器的词汇全部喷涌而出,但一低头,发现自己身上穿着礼服,像个绅士的样子,只好强行压住气,问道:“小韩,你这就不对了,我们军队可不比苏联,没有文工团,不招唱歌将军。”

“大王知道这支曲子叫什么名字么?”韩信答非所问。

“什么名字?”刘邦问。

韩信道:“叫《搞定项羽》,实话告诉你,我有充分的把握可以帮你搞定项羽。”

刘邦被他脸上坚毅的神情打动了,欣喜地问:“怎么才能搞定?”

韩信把笛子插回腰间,道:“用常规办法搞定,当然不可能。大王你自己掂量一下,要比勇猛、剽悍、仁义、威强,比得过项羽吗?”

刘邦想,这家伙说话还真直接,要是碰上一个袁绍那样装逼的主子,你丫还有命吗?好在我是个泼皮流氓出身,这些虚文缛节一概不在乎,于是老实承认:“都比他不上。”

韩信夸奖道:“祝贺大王,一点都不装逼,肯承认自己的不足。我也觉得大王比他不上。不过,我认为大王也有项王不具备的优点。我曾经侍奉过项王,那家伙确实勇力非凡,一声大吼,能把上千壮士吓得两腿打战,连逃跑的力气都没有,不过这只是匹夫之勇,不足以成大事。他为人虽然残暴,但对手下士卒那可是真好,恭敬慈爱,不停地唠叨抚慰,像老太婆一样。看见人生病,会流着眼泪把好吃的全部拿出来跟人分;但在有些方面却小气得要命,人家有了功劳,印信拿在手上把玩,角都磨圆了,还舍不得颁赐给人家,这就是所谓妇人之仁,怎么能驱使真正有野心有才华的人为他卖命呢?巨鹿一战,他威震天下,诸侯皆受其驱使,他却不知道占据关中这么好的形胜之地为王,而跑回彭城那种四战之地,真是愚蠢极了;他封自己的亲信为王,又把原先的诸侯王驱逐,很不公平;还把义帝放逐到郴州,大兵到处,城邑无不残灭,让百姓失望。他虽然号称霸王,实际不得民心,不过是一只纸老虎。如果大王能够重用天下勇将,谁能抵挡?按功行赏,不吝啬,功臣谁人不服?凭借战士想东归故乡的心情作战,敌国之兵谁不惊惧?尤其如今统治三秦的将军章邯等人,起先率领关中子弟东出函谷关镇压义军,战死者不可胜数;又投降项羽,被项羽坑杀关中兵二十万,虽然项羽强行任命他们为三秦之王,关中百姓却对他们恨得咬牙切齿。大王在关中的时候,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群众都自发牵着牛羊到军营来劳军,至今关中百姓还偷偷传诵《沛公是咱们自家人》,百姓日夜盼望大王能够回到关中做王。按照义帝之约,关中本来就该是大王的,大王没有得到关中,关中百姓无不深深遗憾。只要大王肯下决心,通电收复故土,关中很快就会望风归附。”

刘邦大喜:“真的,我有这么厉害?刚才我还真有些沮丧。”

韩信鼓励道:“相信我,你比我说的还要厉害。”

得到这么大的鼓励,刘邦精神抖擞,开始调兵遣将,做好进攻关中的准备。他留萧何在南郑搞后勤,把四川、重庆的粮食全部调拨到前线。这年八月,他就从原路去出击雍国了,不过才走了一半路程,就听到探马来报:“大王,谷口有章邯派出的大兵防守。”

刘邦很沮丧:“啊,谷口那么狭窄,易守难攻,我哪打得过去?妈的,看来只有回去了。”手下的人都闷闷不乐,这时旁边一个谒者(高级门童)赵衍站了出来:“大王,我知道一条道路,一样可以到关中,走的人不多,章邯肯定防守不严密。”

赵衍建议的道路叫故道。所谓故道,在褒斜道的西边,它的北面是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有个民间故事说,事先韩信向刘邦献了一条计策,派樊哙率人去修复烧毁的栈道,佯示自己要从褒斜道进击,迷惑章邯的守军,实际却派主力由故道突击陈仓,这个民间故事归纳起来就叫“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但是正史上没有这个记载,肯定是后人附会的。大概因为韩信打仗厉害,就把所有的计谋都安在他头上,实际上建议走故道的人叫赵衍。

章邯也很快得到刘邦军从故道进击的消息,立刻率兵到陈仓堵截刘邦,但奇怪的是,他原先骁勇的战斗力完全消失了,接战之下,被刘邦杀得大败,逃到好畤(今陕西乾县东),停下来和刘邦再战,又败;继续逃往国都废丘(今陕西兴平),刘邦率军把废丘团团围住,同时派遣其他将领攻打关中其他地方,比如樊哙和周勃就被分配去进攻西县(今甘肃天水西南),又在雍县大破章邯的轻车骑兵,在好畤(今陕西乾县东)击破章邯弟弟章平的军队,又击破章邯部将赵贲军,攻下郿(今陕西眉县东)。

雍王主力一破,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都识相地相继投降,事情果然如韩信所料,刘邦不费吹灰之力就攻下了关中。要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这话当然是胡扯;但失民心者,不出纰漏便罢,一旦出了纰漏,马上会一败涂地,这是肯定的。想章邯当年是何等骁勇善战之人,出关三年,东征西讨,诸侯之军无不披靡。若非遇上项羽,谁能是他的敌手?而今却轻易败在刘邦手下,显然不是没有原因的。

刘邦大喜,随即派军队四处出击,略定陇西、北地、上郡,又派薛欧、王吸率兵出武关,。薛、王两位沿武关进入故南阳郡,也一路顺利,南阳全郡大部分落到了刘邦手中。这时他们遇见了一位熟人,这个人叫王陵。

王陵原先也是沛县的一个大流氓,资历比刘邦还深,刘邦见了他得叫大哥。后来刘邦起兵了,他不服气,自己拉了一支队伍到处征战,可是没混出来,只好带着几千人在南阳地界观望,如今看到刘邦的兵出关,要和项羽争天下,他终于想通了,不能老揣着以前的资历不放啊,虽然刘邦当年管自己叫大哥,但时移世易,人家已经混成了诸侯王,自己还是一个土匪,不服气不行。他马上通电宣布归附刘邦,刘邦很高兴,封他为大汉革命军华中?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