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屠好不开心:“乖儿子,吃什么饭团,今天吃肉。”说着慷慨地扔给他一截狗腿,韩信抱着狗腿,喜滋滋地走了。
后来听说项梁杀了会稽守殷通,起兵渡淮作战,韩信赶忙跑去参军,虽然他认识不少字,可人家也没让他当官,估计只是当个小兵。不过他命还算不错,没死在前线,反而熬到项梁战死。项羽见他长得高大,拜他为郎中,好歹算是当上了项羽的贴身警卫。他屡次给项羽出谋划策,项羽都无动于衷。眼看当了三年干警,也没有升迁的希望,他觉得自己的才华就要浪费,打听到刘邦爱才,于是把警服挂在宿舍里,一溜烟跑了,估计就是从子午道投奔刘邦的众多好汉中的一个。想想现在当个警察多难啊,要送多少礼啊,他这么轻易就放弃了,实在太可惜了。
刘邦拜他为连敖,这也是一种楚国的官职,具体什么级别,史家失考。这应该是刘邦最后一次采用楚国官制了,很快出现在史书上的,就是清一色的秦国官制,标志着刘邦彻底“脱楚入秦”,准备再干一次统一天下的伟业。刘邦采用秦国制度,对他战胜项羽有没有帮助,具体还不清楚,也许会有一些帮助的。
连敖一职虽然具体无可考,但应该不算低,至少也该是个营长。按说混得算不错了,他又没留过洋,也没有正规军校文凭。谁知这家伙仍旧不开心,他觉得自己是当王的料,于是也不敬业,马马虎虎地干。终于有一天上面派人来考核,发现他不但不称职,反而犯下了杀头的罪。当时死刑犯一溜斩头的有十几个,他排在第十四。十三个人头都骨碌碌滚落到地下,下一个就轮到他了。他死马当作活马医地嚎了一嗓子:“大王不想打天下吗?怎么杀我这样的牛逼人?”
好在当时的监斩官叫夏侯婴,这人非常善良,我认为是刘邦阵营中最为人宽厚的一个,他看了看韩信,长得确实帅,浓眉大眼,苦大仇深,是个干革命的好坯子。于是下令:“别斩他,带过来。”
和韩信聊了几句,夏侯婴大为惊奇。这家伙不但长得帅,文化水平还这么高,简直是个跨世纪人才啊,我们政府不给他国务院津贴,反而要杀他,对得起谁啊?民族还想复兴吗?写到这里,我又得骂骂项羽了,你丫好歹也是贵族出身,怎么就不识货呢?人家夏侯婴一个臭赶大车的,大字不识几个,和韩信聊几句,就认可他的才华。你丫怎么见识就这么浅薄呢?
夏侯婴激动得浑身发抖,一溜烟跑去报告刘邦:“大哥,不好了,我们军营有人才了。”
刘邦骂道:“干什么,咋咋呼呼的,有人才怎么还叫唤不好?”
夏侯婴道:“差点被我斩了。我想这种有人才的人,肯定被我们错斩了不少,你说,是不是不好?”
刘邦首肯道:“那是不大好。看来得组织一次死囚考试,考得好不但不斩,还要提拔。考得不好,死啦死啊的。对了,你刚才差点斩了的人才是谁?”
夏侯婴道:“他叫韩信,大王你还是见见罢。”
刘邦当时没心情,大概正在谈恋爱,腾不出空来,就道:“算了,你认可就行了,给他个治粟都尉当当吧。”
治粟都尉,相当于粮食局局长,要是搁在1960年,肯定算是肥差;就算现在,这职务也不赖。高中时我有个同学的爸爸是区粮食局局长,牛逼得不行。可人家韩信却不仅有这点志向,仅仅为了吃香喝辣,人家根本不想出生;人家出生的目的,乃是为了留名青史的。当然,按照我们现在的历史观来说,韩信的所谓“大志”,也不值一钱,想当王,不就是想占有更多的生活资料,让更多的屁民来供养自己,让自己得以尽情繁殖吗?这和当一个粮食局局长,境界虽然高一点,但并没有本质区别,难道他韩信发明了什么了不得的机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把人类从可怕而枯燥的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了吗?抑或他韩信写下了不朽的思想巨著,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光明的方向?即便是创作出几首优美的诗歌,陶冶劳动人民的道德情操,为蕴涵着普世价值的中国古典文学殿堂添砖加瓦,韩信也没有做过。不过这也不能怪他,毕竟时代限制了他的思维,最可怕的倒是生活在现代,大部分愤青们还把他那样的“建功立业”当成伟大理想呢。
韩信见刘邦不理他,只好去找萧何聊天。萧何吃了一惊,这家伙果然有文韬武略,和他相比,其他哥们都不值一提。萧何于是也屁颠屁颠跑去找刘邦,大力推荐韩信,但刘邦始终懒懒的提不起精神。因为这时候烦恼的事很多,他郁郁不乐地躲在南郑称王,他手下的士兵却基本都是关东人,习惯了关东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南郑虽然号称西北小江南,但海拔比较高,谁也不习惯,何况究竟是离乡背井,妻子儿女估计都在留在故乡,想念得很啊,所以不断有人开小差逃亡。这些人职位有高有低,那时通讯落后,镇压能力不强,刘邦没法在边境拉上铁丝网,只能每日嗟叹不置。这天有人来报告了:“大王,不好了,萧丞相也跑了。”
刘邦跳了起来,大骂道:“好你个萧何,枉我们从小就是哥们,你就这样对老子?老子这下怎么办?谁来帮老子啊……”
他躺在床上不吃不喝,过了两天,人又来报告:“大王,太好了,萧丞相回来了。”
刘邦大喜,从床上跳了起来:“快招进来。”看见萧何,刘邦破口大骂:“你他妈的为什么逃走,气得老子好苦。”
萧何解释道:“我不是逃跑,而是帮你追要逃跑的人,来不及向你打报告啊。”
“谁值得你这么卖力去追,连招呼都来不及打。”刘邦不信。
萧何道:“韩信。”
刘邦又破口大骂:“放屁,那么多膀阔腰圆的将军都跑了,你不追,却去追那个弱不禁风的粮食局局长?”
萧何道:“膀阔腰圆的人还不好找?我开辆解放牌汽车就近跑一圈,怕不给你装一车皮来。但是像韩局长这样的,只怕五百年才出一个,咱们浪费不起啊。”
刘邦怔住了:“你开什么玩笑?我还一万年才出一个呢。”
萧何道:“不跟你开玩笑。如果你想在这当个安稳王,韩信这人跑也就跑了,不影响什么;但是,如果你想打天下,少了韩局长就不行。就看你的志向了。”
刘邦道:“废话,老子当然想出去打天下,在这破地方当王,闷也闷死了。”
萧何道:“那还等什么?赶快重用韩局长啊。不重用,他改天又跑了。”
刘邦道:“好吧。看你的面子,我拜他为将军。”
萧何摇摇头:“他还是会跑。”
刘邦把脑袋伸了伸:“难道拜他为大将?”
萧何说:“这样再好不过。”
刘邦怕惹萧何生气:“好罢好罢,叫他来,马上拜。”
萧何摇摇头:“不行,你这人素来满嘴脏话,没半点正经。现在拜大将,像呼儿子似的,有尊严的人谁受得了?韩局长可不是一般的流氓,他是讲尊严的贵族,你要是对他这么呼来喝去,他还是会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