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1 / 2)

>,这些工程看似浩大,花费并不多,首先,工人们都是劳改犯,不需要支付工资;第二,不需要给他们买五险三金;第三,土地是我的,不存在土地购置费;第四,这些劳改犯,死了就死了,挖个坑埋了就行,不需要发放抚恤金和丧葬费用。劳动密集型,无工资,无安全设施,劳方无权益,这是我们的竞争优势,一定要坚定不移地保持下去,这些钱省下来,我们完全可以多快好省地把工程继续下去,大家说是不是啊。”

当然没人敢说不是。于是阿房宫工程重新上马了,渭河南面恢复了以往的热闹,每天都是攒动的人头,像蛆一样在那里开山凿石,运石,夯筑之类。首都的劳改犯这么多,让胡亥也有些不放心,又下令征发特种兵五万,驻扎到咸阳,天天练习打仗射箭,吃香喝辣,严密监视劳改犯,防他们犯上作乱。这样一来,粮食缺乏的问题产生了。劳改犯们好办,每人给点粝米就行。军队可不能这样对待,秦朝实行的是先军政策,跟北朝鲜一样,只要让军队吃饱吃肥了,保持镇压能力,老百姓饿死也不打紧。于是二世下诏,要全国都运粮到咸阳来,运粮队必须自带干粮,不许吃咸阳周边三百里地的粮食。

虽然劳改犯们被逼天天修建阿房宫,二世也天天关注工程进展,他希望能赶在秦始皇逝世五周年的时候竣工,以便向死去的老爸献礼。但他万万没想到,在今天的安徽省大泽乡有两个准劳改犯,比他还着急,终于在阿房宫只修了个前殿,也就是会议大厅,类似今天故宫太和殿的时候,掀起了造反的旗帜。

这两个准劳改犯,一个叫陈胜,一个叫吴广。他们为什么这么急不可耐呢?难道真是因为阿房宫工程进展太慢,让他们急二世之所急,乃至怒不可遏吗?请看下集——大泽乡起义。

第7章 大泽乡起义(上)

说到陈胜、吴广,我一直觉得奇怪,这两个家伙到底是干什么的。据《史记》记载,陈胜字叫涉,吴广字叫叔,名字俱备,全须全尾,看来他们都还活得挺讲究的。我们知道,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普通百姓是没有姓氏的,名字也不过是叫阿猫阿狗,便于使唤。之后日本先贤们发现,只有学习西方伸张民权,整个民族才能崛起,所以下令下等人也要取名。中国古代也一样,普通百姓根本没有姓氏,那是贵族的事。名,虽然为了户口本的需要,必须有,但黑老大刘邦发迹之前也似乎只是被叫做“刘老三”,没有正儿八经的名。至于字,按照《仪礼》上说,人到了二十岁加冠礼(成人礼)时才取,而冠礼是贵族的排场,老百姓哪会有空搞这种仪式?所以,像陈胜、吴广这样讲究的泥腿子是很罕见的。另外说一句,秦国的王侯将相,史书上记载的也都只有名,没有字,这可能是史书阙载,也可能秦国人不爱儒家那套礼制,根本就懒得取字。

这么看来,也许陈胜、吴广这两个人早先也有点钱,在秦军灭了他们的祖国之后,沦落成了贫民,甚至不得不靠帮人佣耕过活了。他们对秦国早就怀有怨恨,只是一直找不到发泄的机会。而现在机会终于到来了。

秦二世刚即位的第一年,七月,征发了各地住在闾左的穷鬼们去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当边防兵,其中一支九百人的队伍向北行进到蕲县(今安徽宿县南)大泽乡(今宿县东南)这个地方的时候,碰上了罕见的大雨。有过农村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只要一下雨,泥巴路就几乎让人寸步难行。如今城市里水泥路柏油路普遍,电子设备齐全,但由于下雨误了火车和班机的也不鲜见,何况那时的基础设施几乎等于零。反正这帮穷鬼们走到大泽乡的时候,身上淋得透湿,一身的泥巴,再也走不动了,只能停下来歇息,个个唉声叹气。

这帮穷鬼们万万没想到,就像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上天对他们非常厚爱,已经决定把历史的大任托付到他们肩上,他们即将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批举起大旗造反的起义军。然而在那个雨夜,这帮穷鬼们自己还个个蒙在鼓里。

他们需要两个人来为他们发蒙,这两个人就是一直想翻变天账的陈胜、吴广。

陈胜、吴广当时就沦落在这群穷鬼当中,不过他们都有个职位:屯长。根据《商君书》,秦国的屯长可以管五十人,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排长罢。按照秦国法律,当屯长需要一定爵位,陈胜能当上屯长,说明确实身份不算太低。

在黑夜中,陈排长、吴排长两人促膝谈心,望着外面淅淅沥沥的秋雨,心潮澎湃,激动不已。陈胜低沉着声音说:“戍所是按期赶不到了,反正是个死,他娘的反了罢。”说着把半截劣质香烟的屁股一丢(开个玩笑,那时还没有香烟呢)。吴广也激动地站了起来:“兄弟,你要反,我老吴绝也不能在旁边看着,这一百多斤就交给你了,只要你说一句话,我老吴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

陈胜也立刻站起,和吴广双手相握,热泪盈眶:“好兄弟,我们都是苦命人,就知道……”他说不下去了,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火光熊熊,照在他们苦大仇深的脸上,显得那么豪气干云,充满活力。

为什么陈胜刚才说“反正是个死”呢?原来秦国法律特别残酷,凡是不能按期赴兵役的,全部处死。睡虎地秦简出土后,有人翻到其中的《徭律》,看到这样的记载:“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至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其得也,及诣。水雨,除兴。”

意思是说,征发穷鬼们为公家干活,如果耽搁不及时征发,罚交纳两幅甲胄。迟到了三到五天,要接受辱骂;迟到六天到十天,罚交纳一个盾;超过十天,罚交纳一副甲。人数定了,赶快征发到劳动地点。碰上下雨不能动工,可以取消征发。

有人因此认为秦律没有这么残酷,陈胜是危言耸听。但这条法律是讲徭役的事,徭役失期,延误了工程进度,罚款是再雇人干就可以补回来,当然用不着斩首。可是兵役不同,一场战争,因为军队不能及时赶赴,从而大败的事情还少吗?拿破仑满可以说,要是1814年6月和英国、普鲁士大战那几天不下雨,要是他的元帅格鲁希能够率兵及时赶来助援,就不会遭遇他的滑铁卢。作为军国主义国家的秦国,当然深知延误军机的危害。何况据史书记载,二世即位后,把权力交给赵高,“多变更法律”,把律令修改得更加严厉,是赵高的爱好,至于这种爱好会带来什么后果,那不在他的兴趣范围。

总之,吴广是跟定了陈胜,就算他没有看过陈胜的《燕雀是怎样炼成天鹅的》这本专著,至少也该对陈胜的“天鹅理论”有一定的了解,他摩拳擦掌地问陈胜:“啥时干?”一副跃跃欲试,心急要吃热锅粥的样子。

陈胜及时制止了他的左倾盲动主义:“兄弟,你的革命热情,我完全能够理解,但这事太大,还要从长计议。”

吴广急了:“还要从长,洒家等不及了。”

陈胜道:“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成功。天下劳苦大众痛恨秦国的压迫已经很久了,我听说现在的皇帝二世祖是小儿子,不当即位,应当即位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心地善良,为我们劳苦大众说话,被秦始皇赶去当边防军政委,二世又把他杀了。只是老百姓还不知道。楚国将军项燕一直很疼爱士卒,老百姓也很怀念他,不如把我们起义,号称是扶苏和项燕的部下,一定有很多人起来响应。”

吴广能当上屯长,倒也不是太老大粗:“大哥,扶苏和项燕不是一边的,我们说他们的名字,自相矛盾,这样行吗?”

陈胜脸红了一下:“没关系,愚民们哪里分得那么清楚。”

吴广第一次觉得他这个大哥说话有点不靠谱,说:“要不占卜看看?”

陈胜答应了,两人找到一个占卜的,问他天下形势怎么样?谁知那时人心思乱,占卜的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巴不得天下大乱,重新洗牌,就怂恿道:“占卜很吉利,不过圣人以神道设教,还是问问鬼神。”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