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坝之说,我也听过。前三个是你说的,最后一个换成陕西古固路坝。”
路上,卢作孚听得两个路人说话,一个川音,一个下江口音,看样子都是教授,却不知是哪所大学的。没几步,就到南开,卢作孚一拐弯,离开二人,所以没听到“四坝”最终定论。卢作孚一进校门,就见校长张伯苓笑呵呵望着他。
“我就是来问下子,伯苓先生迁建沙坪坝的这所学校,还缺些啥子?”卢作孚道。
重庆商务专科学校占尽地利,不必迁建创建,所以复课比复旦、中大、育才、南开都早。
校长汪百闰接受校董会的建议,重开“川江航业史及其现状”一课。理由是:如今长江被裁为两截,若论大后方交通,只剩川江了。
汪校长花了半个月,才在江北青草坝找到泰升旗教授。教授正在江边摆残局与路人对杀。失去教职后,他便以此为生。校长看得落下泪来,赶紧把聘书递上去。校长本以为教授会双手哆嗦接过,谁知教授看也不看,探身、伸长了臂,把一只卒子拱到了底,然后便直勾勾盯着对手看,直到对手一声长叹,起身,掏出一张钞票扔在棋盘上。教授拾了钞票,这才回头。校长见教授说了句什么,没听清——教授背后的民生机器厂“咣咣”的敲击船体声太大……
泰升旗教授接到续聘后,回到阔别一年的讲台。第一课却不依旧例,不从光绪年第一条轮船驶入川江讲起,泰教授也将川江航业史裁为两截,从长江被裁断时的民国二十七年讲起,从长江被裁断的宜昌讲起,他径直讲宜昌大撤退,又将过程全免,开篇就讲:“同学们可知宜昌大撤退高潮四十天结束的日子?”
“大概是去年的12月10号左右。”
“正确。就说12月10号,这位同学,能告诉我们这一天,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也是宜昌大撤退的策划者、主持者,他在干什么?”
答问的同学摇头。课堂里一片沉默。
“这问题提得过偏,不难为大家了,”教授宽容地笑了,“我换一个问题,可有同学知道,去年宜昌大撤退结束那一天算起到今年,民生公司变成什么样子了?”
“今年,是民生公司增加轮船最多的时候。”有人答。
“哦?”教授饶有兴致地望着答问学生那颗硕大无朋的头。
“小卢先生自己说的。”这学生见引起教授重视,又补了一句。
“这位同学是……”
“我姓李,叫果果。我就是民生公司的。小卢先生说,为保证战时大后方最重要的交通路线川江上航运畅通,为保证民生公司正常运营,保证胜利后民生公司扩大业务,管理层必须提高素质,不读书不行,我就来读书了。”
“欢迎。”教授道。李果果乐了,可是,他不知教授说“欢迎”的同时,为何冲着课堂末排的那位助教异样地一笑。李果果摸摸脑瓜,估计是这东西体积太大引人发笑,这样的事,李果果遇上不止一回了。
下课钟敲响前,教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道思考题:“已知一:去年的那场大撤退,川江上起家的华资民营轮船民生公司用它全部22条轮船承担了百分之九十的运输,天上轰炸,江中触礁,人船损失惨重。已知二:接下来,今年,是民生公司增加轮船最多的一年。试问:为什么在遭受如此惨重的损失之后,民生公司能取得如此重大的发展?国家撤退任务,全部完成了。赔了老本,一转眼,多的都赚回来了。这叫双赢。老师真正要请同学们思考的是:为何川江上这家民生公司,这一回能够双赢?”
看同学们认真记题,那个大头学生已经抱着大头开始思考,教授很满意,说:“提示一:大撤退高潮四十天结束的日子,12月10日,民生公司在宜收购镜安轮船公司的镜安轮,改名民镜。后收购万昌、润泰、华明轮,改名民仰、民润、民瞻。请同学们再加上大撤退高潮四十天内收购协昌、源丰、义泰,改名民协、民伟、民济。以上收购全部在宜完成。因为以上轮船战时由下游上行,悉数堵在川鄂喉咙管的宜昌。12月底,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这才上了自家的民字号轮船,返航重庆。”
课堂内啧啧连声,升旗说得兴起:“再请加上,大撤退高潮四十天内,民生公司在重庆收购川省政府长江、巴渝二兵舰,改名民强、民固。”
升旗看一眼李果果:“正如这位同学刚才所说,今年,确实是民生公司增加轮船最多的时候。民生共有轮船一百十六只,三万零四百余吨。这话,是卢作孚在公司做总结当着众股东说的。”
李果果点头。
“再给同学们补充一段宜昌大撤退掌故:武汉裕华纱厂,说起名字,同学们都该知道吧。早在去年武汉会战,裕华便筹备内迁重庆,8月初起运重要设备,到宜后,却困于无船而存栈待运,撤退高潮中待运入川棉纱500件被炸。裕华管事的苏汰余曾亲赴聚福轮船公司请其协助。回来后一叹:‘孰知该公司不顾过去往来,完全拒绝。原因是装运机器设备,有一定运价,如运货机,则可乘危难紧急之际,信曰高拍运价格,大发其财。’苏某走投无路,找到民生公司,双方协商,采取互相投资方式合作。卢作孚当场拍板,裕华纱厂投资民生公司30万元,民生公司投资裕华纱厂10万元,民生公司派轮船把该厂全部货物先行由宜运出,至三斗坪、巴东、万县沿线各点,随后全部转运重庆。
“裕华落户重庆,如今是裕华也赢,民生也赢……国家也赢,实业也赢……连同大后方着棉穿纱的老百姓全赢,我身上这件袍子,布是北碚三峡厂织的,色是北碚大明厂染的,可用的,说不定就是裕华的纱。”课堂里热闹一片。
“双赢!这就回到了老师这节钟给同学们布置的思考题上来了。”升旗接过话来,“提示二:已知,自民国十六年从上海开回第一条民生轮以来,武装检查云阳丸、化零为整,打捞万流、一统川江、协约大打关、废除大打关,直到宜昌大撤退……民生公司卢作孚哪一回大动作、大比拼、大竞争、大商战,不是双赢?”
李果果摇头,从小学起,自己跟了小卢先生这多年,怎么对他的了解还不如这位教授的若干分之一?教授就是教授!
教授却顾自说道:“请想想,它为何总能双赢?提示三,也是这道思考题的最后一个提示:这双赢,几乎已成民生老总卢作孚谋略时的思维定式,经营中的行为模式,性格中的独有样式。他,是怎么做到的?大家莫急着交答卷,慢功出细活,下节钟,老师再不会拿这一问来为难同学们。要到各位从这所学校毕业时才问。我的川江航业史一门课,毕业考试,开卷,只考这一道题。”
“哦!”课堂内一片欢叫,“教授万岁!”
“老师还真受不起诸位山呼。”升旗红了脸,“不过,谁要是答出了这道题,谁就真能双赢!”
“通过毕业考试,拿到毕业文凭,是一赢,还赢什么,老师?”
“还赢什么?赢得来自重庆、来自川省、来自大后方、来自欧洲美国世界各经济强国一流实业的高层管理者聘书!”
这一回,课堂内再无一人欢叫,同学们一个个埋头长考。
下课钟敲响。“这位李同学,请留步。”教授对李果果说,“方便时,能否引荐泰升旗见一面你的小卢先生?”
“这……”李果果迟疑道。
“我知道,时下要见小卢先生的人多。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