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本来以为会见的只是一位誉满世界的华裔科学家,没想到他在单独会谈中竟以中国革命家的身份与我探讨了中国的前途问题,并试探美国政府对此的态度,这让我感到惊讶且新奇……谈话是坦诚而具有建设性的,乔森博士的眼光是独到而远大的,但这依然使我难以相信他所说的革命不是那种局部性的叛乱,而是一个事先经过长期准备、有完善的组织、以建立民主共和国为目的的起义……与乔森博士的会谈很让人感到愉快,他年轻,充满活力,理论清晰,思路敏捷,对未来的事业充满信心。不得不承认,他的话很有煽动性,当然也很有些道理。美国确实需要更强的军力才能与欧洲列强平起平坐,而且在亚洲需要一个排除日本在内的不错的盟友,这一点倒与我不谋而合。日本的崛起确实是美国的潜在威胁,但中国,应该是新的中国能行吗?我表示了深切怀疑……乔森博士很理智地提出了一些建议,相当理智而合理,这使我有理由去说服那些议员——贪婪的垄断财团在国会中的代言人。而且,民间的承认和交往不会让人抓到口实,这很具有可操作性……临别时,乔森博士送给我一件满是口袋的布料结实的衣服,并解释了它的功能,我喜欢户外运动,这件礼物很适合我。我临时起意,邀请他去打猎,乔森博士欣然答应下来。后来,我才知道,他的枪法着实不赖……”(以上摘自《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回忆录》)
马车驶离了白宫,肖志华显得有些疲惫,微微闭着眼睛,轻轻搓着脸。
秦芳宜关切地望着肖志华,在这场会见中,她学到了太多,不卑不亢,弹性外交,随机应变……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出色的男子,令她吃惊。她不是因为一种心底突然喷发出的炽热而一见钟情,不是出于青年男女那种自然的两性相吸。对肖志华的这种感情完全是一种多日来理智思考的积淀。现在这种潜意识中的东西,与日俱增,开始占据她心灵的大部。一个原本模糊的东西开始渐渐明晰起来。
“美国人在中国的利益太少了。”肖志华突然开口说道:“这使得他们的意图看起来是诚实和公正的,而且是时刻准备帮助中国的。但当中国真的需要美国人国际援助的时候,他们总是采取消极态度,高谈阔论式的友好并不能给中国带来任何好处。”
“我觉得取得这样的成果已经很不错了。”秦芳宜安慰道。
肖志华缓缓摇头,苦笑道:“知道这位罗斯福总统的外号是什么吗?托拉斯爆破手,他的反垄断斗争使很多美国财团目瞪口呆,这是一个好机会,通过民间交往,我们可以把这些美国财团的资金吸引到中国。但是我们缺少一个在美国有影响力的代言人,为其他人起到示范作用。”
秦芳宜静静地听着,她并不傻,也可以说是非常聪明,她隐约猜到了肖志华的意思,但却非常害怕他说出来。
“我要娶琳娜。”肖志华终于下了决心,“除了我爱她以外,我更要把梅隆家族和维森家族拉上我们的战车,成为我们在美国的代言人。当然,这第一步,就是拉着他们一起赚钱,这对我来说,并不难。借此打开缺口,资本家追逐利润的本性,将会使计划顺利实施。”
秦芳宜木然,看似在听着肖志华讲话,但除了第一句,以后的都根本没有听清。
第二卷 大潮 第十一章 赴美(四)
更新时间:2010…9…5 21:36:36 本章字数:2112
琳娜所能带来的利益,个人的幸福,肖志华都得到了,但他失去了什么,政治前途?会员的拥戴?人民的信任?现在还不能确定。在这个决心下定之后,肖志华顿感一身轻松。
作为一个革命者,应该有反叛的精神,应该获得原本属于革命者的一切,包括他的婚姻家庭的选择。如果连妻室家庭的选择自由都没有,还称得起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吗?我要以一个革命家的气概勇敢地选择幸福。革命不就是解放全人类;解放全人类,不就是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吗?我们献身革命,还不是冲破思想牢笼,砸去束缚自己身上的锁链!何况,为了复兴会的发展,为了新中国早日建立,我个人的荣辱兴衰又算得了什么……
好吧,好吧,我承认,这就是说给你们听的,不是我的自私的本意,但是不是很慷慨激昂,很无私崇高,很那个什么吧,估计同志们会为此而感动涕零吧!不过,好象后面这句话怎么有卖身的嫌疑,算了,就这么写了,看到我赴美的实际成果,大家会相信的。
肖志华给总部发了电报,然后按照原计划,拜会了在美国居住的中国留学第一人容闳博士,两人相谈甚欢,就中国革命的问题有行了讨论和蹉商。随后,在容闳博士的引荐下,肖志华去美国人荷马·里的家中进行了拜访。
荷马·里出生于1876年,他天生驼背,体重不到45公斤,身高只有1。5米。虽然先天不足,但李荷马从小就渴望成为一位军事巨人。他饱读军事名著,对历史上的著名战役如数家珍。他几次报名参军,想在战场上实现自己的将军梦,但都被军方拒绝。几番碰壁之后,他将目光转向了中国,决定到那里实现自己的梦想。1900年曾到华,支持康梁保皇活动,被任命为“中国维新军总司令”。在山西组织了一支“保皇义勇军”,准备向北京进发,事败被清政府悬赏通缉。他不肯认输,将残余部队召集在一起,进行了短期强化训练后继续向北京进发。到达北京时,正赶上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出逃。李荷马带兵追击,想救回光绪,但他的乌合之众很快被清兵击溃,他只身逃到香港,然后辗转回到了美国。
回到美国后中,荷马·里担负起一个新的任务:为保皇党训练军官。他在查飞将军的帮助下,聘请前美军军官奥白朗来帮助自己,组建了西方军事学院,训练反清的美国华人青年,该学院现在已成为中国保皇军的总部。1905年,康有为访美时,荷马·里陪同他一起拜会了罗斯福总统,同年六月的《洛杉矶时报》还报道了荷马·里陪同访问纽约的康有为检阅保皇军的情况。
肖志华与荷马·里见面,不过是想挖保皇军的墙脚,将一部分复兴会会员派入学院,在保皇军中发展,让其中的一部分华人转变思想,投身革命。或者训练结束后,派遣到清政府的军队做“卧底”。然而两个人交谈起来,却一发而不可收,诸多观点竟是不谋而合。等看了几页荷马·里正在编写的《无知之勇》书稿时,肖志华惊愕地瞪大了眼睛,这家伙不会也是穿来的吧?
荷马·里在此书中指出,日本是一个处心积虑的侵略者,而美国则是一个最容易被打倒的敌人,“我们的勇气,乃来自无能和不愿对于我们的弱点的承认。”该书详细说明了日本进攻美国的路线:“美国的海上防卫力量当首遭摧毁……日本当已占领了菲律宾……下一个目标就轮到夏威夷……”,同时还绘制了一些日军进攻路线的地图。
别人看这本书大多会认为纯粹是危言耸听,但肖志华却知道,书中所绘制的日军进攻路线竟与二战时十分相似,这不能不让他感到非常震惊。
荷马·里显然是误解了肖志华的发呆,有些自嘲地笑道:“有些痴人说梦的感觉吧,很多人认为我的看法将激怒陆军和海军的军官们。”
肖志华沉思了片刻,再次审视这个瘦小、驼背、面色苍白的家伙,简直是肃然起敬,他轻轻摇了摇头,诚恳地说道:“那是他们的无知,我很少遇到象你这样的作者,你能让我如此强烈地感觉到你肩负着整个欧洲大陆的重任。你天才地预见到了日本入侵美国,但美国陆军和海军军人,却不肯花时间来思考你的教诲,这是美国人的悲哀。”
“那么,你是同意我的看法喽?”荷马·里有些不太相信地说道。
“是的,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而且我们现在就要有所行动,否则,美国根本无法进行防御。”肖志华指着书稿中的地图说道:“不过,我想借此阐述一下我的观点,希望你不要介意……”
时间过得飞快,直到光线昏暗,两个人才停止了交流与争论。肖志华知道,他的目的已经基本达成了。一个穿越者,一个远见卓识、精准地预言两次世界大战、才华并不见容于他所身处时代的怪胎,真是相见恨晚。
“好,我支持你,帮你们复兴会训练士兵。而且,我还要让你看看我制定的‘中国红龙’计划。”荷马·里苍白的脸上浮起兴奋的红色,与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