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龙兴华夏 > 第297部分

第297部分(1 / 2)

>

“这林鲲宇的学问,果然中西兼通,非是虚名。”杨锐自言自语的说道,“现在看来,老师的学问,是及不上林鲲宇的……”

此时的杨锐,不知怎么,竟然动了改换门庭的念头。

但他立刻就将这个危险的想法压了下去,他的目光落在桌面上的林义哲的两篇锦绣文章之上,象是有些心虚的赶紧将它们收起,只留了那份“定国是诏”在桌面上。

杨锐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庭,祖父杨士达曾担任山东曹县县丞等职位;父亲杨承煦出身监生,道光皇帝封其为资政大夫;长兄杨聪不仅精通经籍,而且博览天文、地理、数学、医学等书籍,杨锐家的书屋称为“说经堂”,从祖上起一直注重研习经学。他从小受家庭的熏陶,擅长诗文、书法,特别是经学,经常随兄长杨聪游览绵竹名胜精忠观和关岳庙,并即景作对。同治十三年(1874年),杨锐到成都参加院试,四川学政张之洞批阅了他的试卷,认为他是蜀中奇才。面试时,杨锐纵论古今、臧否时事。张之洞叹道:“锐弟兄蜀中今日之轼、辙,之洞不虚此行。”于是将杨锐原字中的“退之”改为“叔阶”,而且将其当作弟子,并曾让他在幕下协助审校文稿。

因为久慕王辏г说拇竺且哉庖淮窝钊袷抢孟邢臼狈智袄闯ど程玻疵涣系接錾狭苏庋囊荒弧?br />

对于林义哲,杨锐也是久闻大名,并且听张之洞说起过林义哲的事迹,张之洞言辞当中对林义哲颇为赞赏,杨锐从那时起便对林义哲留意起来。

他没有见过林义哲,但是对于林义哲的文章,他却是相当赞赏的。

杨锐善于作赋,如《剑阁赋》和《烷花草堂赋》等篇就是他的上乘之作。但他最擅长的还是诗歌。起初,他喜欢杜甫诗作并模仿着写,但后来改学苏轼后,诗的格调变得清新豪迈。如《前蜀杂事》:“王气青城久发祥,旋看兔子上金床。红旗一簇愁眉锦,跨取西川作帝乡。”虽然他出身在书香门弟的士子家庭,但却时时为国家和人民担忧。在最成功的《红叶》诗中,不但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更表现了对现下政治的失望,他诗的结尾写道:“征衫踏遍板桥霜,红树关山引恨长。鱼网几家乘晚渡,鸟啼无数送残阳。深林月出明官道,古木风高见驿墙。莫怪长年多感触,谢亭回首鬓毛苍。”颇有寂寥之意。

但是林义哲的文章和事迹,却让他看到了国家振兴的希望!

在得知林义哲于台湾率军力战击破倭寇之后,他曾兴奋得夜不能寐,在深夜提笔写下了“挽回天地岂无人”的诗句。

当年日本侵占琉球时,他曾愤激的写下了《闻倭灭琉球》一诗:“仙人楼阁丹邱渺,帝子衣冠碧海沉;头白怀王归未得,咸阳终日泪沾襟!”而当得知林义哲派船政军舰光复琉球的消息时,他又一次激动万分,写下了“极目海云有时尽,汉家艨艟现中山!”的诗句,表达了对琉球复国的欢欣鼓舞之情和对林义哲的深深崇敬。

但让杨锐感到不解的是,士林对于林义哲,总是莫名的抱有深深的敌视。

第四百四十三章马嘉理,你终于挂了!

士林如此非难林义哲,难道就是因为他热心洋务?

可现下的时局,不办洋务,一味的抱残守缺,不知进取,国家又何谈富强?

这一刻,杨锐对于湖南名士王辏г说目捶ǎ丫那牡姆⑸诵┬砀谋洹?br />

从这位王大名士的种种表现来看,只怕是徒有虚名而已!

第二日一早,杨锐便和几名学生一道,前来探望病中的王辏г恕F腿私且胪蹶'运的卧房,杨锐赫然见到,高卧于床上的王辏г松肀撸谷挥幸幻淮┵粢碌氖膛阄浴?br />

看到那名女子躺在王辏г说纳肀撸昙蜕星嵛淳耸碌难钊癫挥傻谜呛炝肆场?br />

王辏г硕源说故撬亢敛灰晕猓ψ藕脱钊竦热舜蜃耪泻簦钊褡⒁獾酵蹶'运的气色已然如平时一般红光满面,不由得讶异于他的恢复之快。

“你们几个来得正好。”王辏г诵ψ潘档溃拔艺饫镄戳艘环飧橇旨毅D嫘∽拥男牛忝羌父鱿瓤纯础!?br />

王辏г怂底牛腿巳〕隽艘环庑牛桓搜钊竦热恕?br />

杨锐等人将信传看起来,看到这封信里满是对林义哲恶毒的谩骂和诬咒,杨锐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争琉球区区弹丸之地,耗费国帑,与国何益?为争虚名而远实利,以致国家疲弊,军民徒劳,尔心非人心哉?……”

看到王辏г诵胖卸粤忠逭苁崭戳鹎蚓谷淮蠹尤杪睿钊竦牧成涞糜行┱呛臁?br />

而同来的几位学子竟然有人对王辏г说男诺哪谌荽蠓⒃尢局盟醯么潭薇取?br />

离了王辏г说脑⑺螅钊癖阆铝司鲂摹?br />

回到自己在思贤讲舍的房间,杨锐给王辏г诵戳艘环獯潜鸬男牛肓硪晃谎ё影锩ψ唬缓笥中戳肆椒庑牛环飧约旱亩魇φ胖矗嬷魇ψ约捍蛩闳ジV萦窝В喂鄞郑莼崃忠逭埽硪环馐歉约旱男殖ぱ畲希胄殖ひ惨坏览锤V荨?br />

而远在福州的林义哲,并不知道杨氏兄弟将会前来拜会自己,此时的他,刚刚接到了“滇案”发生的消息。

灯下,林义哲正在看着李鸿章通过高速通报舰送来的信。

“致林鲲宇抚军:近日威使前来总署,就滇案一事,提议六条:一曰中国简派大员至滇详查;二曰如有必要,当从印度别遣探测队入滇;三曰中国偿英国款银十五万两;四曰据津约格外优待外使;五曰免除英商正税半税;六曰速结历年未结之案。谓如不得请,定行绝交。又言滇案诎在我,而中外泄沓,至今不为据实申理,是以大肆咆哮,恣意勒索,总署无计可施,且英使不肯赴滇,有被告、无原告则亦难得妥结。总署屡言遣派,未得其人而不果行。余正一筹莫展之际,方忆君在津时,曾与匣函,遂展观之,得君方略,知君早有先见之明,钦服无地。……威使昨已离京去沪,想是去会柏郎,密谋串通,余当派人查探,候其归津,当面诘之。……”

想到李鸿章已经按照自己的方略应对马嘉理事件,林义哲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将信收好。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林义哲知道,马嘉理事件之所以会发生,根源在于英国和法国都想从边外抢先进入中国云南。

英国和法国都想进入云南,这是它们分别侵略缅甸和越南的必然发展,而它们加强对缅甸和越南的侵略,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为了加强对中国西南边境的侵略。早在1824年至1825年和1852年,英国经过两次侵略缅甸的战争,已经占据了下缅甸。19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法国接连对越南进行侵略战争之后,占有了越南的南部。英国和法国已经在中南半岛站住了脚跟,就一面在那里继续扩张势力,一面开始寻找从那里直接进入中国的道路,企图打开中国的“后门”。英国的行动较早,早在1858年,退伍军官斯普莱(R。Sprye,曾参加第一次侵缅战争)就提出从仰光起往东北沿萨尔温江经上缅甸到中国的思茅止修筑一条铁路的建议;1863年又有人提出经过八莫以通云南的路线。斯普莱的计划引起了英国资本家的广泛兴趣,他们渴望进入中国西南市场,于是英国有关当局在1867年派人测量这条路线,但并未完成就中止了。此后英国国内的舆论不断发出完成斯普莱路线的呼声。1868年英国第一次探测从八莫到中国的路线,探路队一度到达云南反清的****占领下的腾越,肯定了这条路线可以通行。

对于英国人的行动,法国当然不甘落后,法国人1866年组成了探测队,在特拉格来(DoudartdeLagrée)与安邺的率领下,从西贡出发探测从湄公河(澜沧江下游)通入中国的可能性,结果发现该河上游不宜通航,于是移注意力于北越,想在这里取得到云南的通路。1871年法国商人堵布益(J。Dupuis)利用中国云南地方当局急欲镇压****起事的时机,借口代为采买军火,获得查勘红河的便利,亲身证实该河为从云南经越南而出海的可航水道。但自安邺被杀之后,经林义哲通过孤拔和洪钧的斡旋,法国侵略北越以及经北越窥伺云南的计划暂时搁置了起来。

但是,法国探测湄公河的行动却引起了英国的极大不安。此外,1869年美国完成第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苏伊士运河凿通,这些事实,英国都认为便利了其他国家对华贸易的竞争;它为了保持自己在中国的优势地位,并先于法国而进入云南,便更加重视从缅甸开辟通滇陆路的问题。同年英国开辟了溯伊洛瓦底江到八莫的定期航线。这时,印度和缅甸的英国殖民当局,多主张笼络云南****起事首领,以便乘机进入云南,他们并且为此而进行活动。但****举事者在1873年的最后失败,使那些殖民官吏的阴谋遭到幻灭。

事实上,在这一时期,英国又企图从印度向西藏伸张势力,这说明它对中国整个西南边疆都怀有野心。但英国当时的主要着眼点还不是西藏,而是云南。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