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178部分

第178部分(1 / 2)

>支持太子,是给日后留一条路,恐怕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向福王示好呢。

杨潮很理解这些商人的举动,他不要求这些人立刻跟福王决裂,只要这些人中立就好,他现在是尽可能的减少敌对势力,只要福王老实的将权力交给太子,杨潮相信名正言顺的崇祯皇子压在南京。足可以让东林党跟其他党派不至于内斗过甚。

除了跟淮安联系,南京也在跟杨潮互通消息。

赵康继续坐镇南京,将两万去过浙江的民夫组织起来,开始让老金进行训练。

虽说没有什么战斗力,但这数量还是很唬人的,再加上杨潮的名头,只要南京那些文官一想新江口还有杨潮两万军队,大概也会掂量一下最后斗争的胜负,早作决定的吧。

赵康也确实是一个红人,各路人马明里暗里跟他联系。

“太子之事可是当真?”

史可法再三向赵康确认。

赵康表态:“我家大人说的。那肯定是真的。”

赵康虽然说的态度确凿,但是在没有明确认定后,史可法依然拿不定主意。断绝力不够的缺点这次害苦了他,可他依然没有吸取教训,依然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

“如果皇太子真的南下,那自然是应该迎奉太子的!”

史可法这点上十分坚决,他就是担心杨潮找人冒充太子,他心里始终对杨潮上次想尽办法北上一事有些警觉,说到底杨潮是一个武将,他不敢保证这时候杨潮不生出二心。

“赵千总,能不能请杨大人将密旨送回南京。让内阁确认呢?”

史可法问道,他觉得这是最直接的方法。如果内阁确认无误,自然就该去迎奉太子。

但是他把事情想简单了。

赵康笑道:“密旨事关重大。关系太子身份,若路上有失,怕谁都担不起责任。”

其实就是给了内阁,赵康也不觉得妥当,现在的内阁说起来是福王拉起来的,谁知道他们的立场呢,密旨给了他们,万一他们毁掉会怎样?

史可法叹了口气,见不到密旨,他就不能确信,不能确信他就无法决断。

除了史可法,东林党也暗中联系赵康,希望通过赵康让杨潮尽快回京,钱谦益甚至私下表示东林党全力支持太子登基。

另外还有镇守太监韩赞周,锦衣卫指挥使冯可宗等权力人物支持太子。

只是此时四镇总兵,兵部尚书马士英态度暧昧,正是他们的鼎力支持福王才上位,要是换一个皇帝,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恐怕不被打压,也不会被重用了。

总之文官中,跟福王有新仇旧恨的东林党是支持太子,或者说支持杨潮的,但是偏稳重的其他文官还在观望,大多是希望看到密旨后定夺。

真正的阻碍是手握重兵的马士英和四镇总兵。

当然这些反对势力也有派人跟赵康联系,只是没有表态,算是给他们留一条后路。

马士英通过自己的妹夫,也就是跟杨潮关系密切的杨文骢暗中联系过赵康一次,没有表态只是探听太子真实与否。

四镇总兵中一开始支持东林党,最后转而支持福王的山东总兵刘泽清也派出代表,表示他一直对杨潮这样的猛将十分敬仰。

其他三镇完全没有跟赵康联系,怎么看他们都已经绑定在了福王一系上。

除了东林党外,还有人让赵康想办法通知杨潮赶快回来,而这个势力最不好得罪,因为这股势力是杨潮的父母,母亲嚷嚷着让杨潮赶紧回南京,别在北方待着了,而且还说,让杨潮回来立刻成亲。(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三节太子的仁义

董小宛彻底搬出了金钗楼,金钗楼隔壁的河房几年前就被他买下了,跟母亲住在哪里。

但是这次搬出金钗楼,她却是直接搬进了杨家。

杨家老夫人赵兰已经表态,给杨潮取一房妾室,就是董小宛。

董小宛的夫人路线终于收到了效果。

此前董小宛就深的杨夫人喜爱,但是碍于她青楼女子的身份,虽然有心让杨潮纳妾,却总是下不定决心,如果杨潮愿意,她不会反对,如果杨潮没有意思,她却不会强迫。

但是这次改了主意,她决定无论如何,杨潮一回来,就给杨潮纳妾。

于是四月末一个子夜,派轿子将董小宛接到了杨家,算是正式将她当成了杨家人。

董小宛的成功让李香君伤透了心。

她是南京名妓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也最简单,她看上杨潮完全是因为感觉。

而往往这种单纯的感情最让人伤心。

董小宛住进杨潮的夜里,李香君却喝的酩酊大醉。

她的好友顾湄陪着一起喝酒。

大骂董小宛心机深重。

顾湄一个劲的抱怨,将董小宛的所作所为贬的一钱不值。

杨潮北上勤王,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身死的消息传到南京,立时一片哀鸿,有的文官给崇祯守孝,有的文人哀叹国家败亡,甚至有老百姓也感觉亡国了。

可是人在遇到打击的时候,往往比他们想象中要坚强的多,第二天醒来,大家还是该过日子过日子,老百姓们还是该干活干活,敢吃饭吃饭,文官们开始谋划迎立新君,割据江南守住半片江山的事情。

但是杨家却始终紧张无比,因为北京城坡,大明亡国的消息传来。'800'杨潮却一直没有消息。

赵兰再次带着家人到处祈福,处处许愿,上次许愿后,杨家老爷杨勇还觉得老婆花钱太多了。可是这次他却一点都不可惜钱,非常支持老婆去各个庙里许愿。

董小宛这时候就天天跟着杨夫人和杨小姐,从这个庙到那个庙,从道士庙到和尚庙。

杨家许愿无非是对神仙说,如果杨潮没事了。愿意捐钱修一下山门,或者修一条路,或者给神像镀一层金箔。

可是董小宛也许愿,他说如果杨潮平安归来,她愿意减寿十年!

董小宛的许愿让杨夫人大受感动,也终于下定决心将董小宛接到了家里,同时告诉她的亲家董母说,以后再也别让女儿去金钗楼唱曲了,给了董母一大笔彩礼,也不要嫁妆。

董小宛算是彻底淡出了文艺界。

但是她的手段。让文艺界的其他名妓十分不齿,此时整个南京名妓圈子,都站在了李香君一边。

李香君看中杨潮的事情,早就传开了,就连已经跟青楼很少来往的杨潮都听说过了,更何况其他人。

只是大家都看着杨潮很忙,一年中竟然有大半都在外面,回南京后也大都待在军营中,因此才没有跟李香君发展起来,可没想到董小宛捷足先登。而且走的是夫人路线,这让这些向来对感情直率和直接的乐户子弟们十分不满,认为董小宛坏了规矩。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是人家正常人家的。青楼风流女子就该敢爱敢恨,虽然最后只是做妾,但却要讲一个你情我愿,你这巴结杨家夫人算怎么回事。

顾湄骂够了董小宛,随即劝说李香君考虑一下侯方域。

李香君却摇头拒绝,表示他想等杨潮回来。最后跟杨潮见一面。

杨潮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临清,并不知道有人在为他伤心,杨潮此时心情正好。

“恭喜殿下,淮安派人来迎驾了!”

杨潮进入皇太子房中,特地向他报喜,同时催促皇太子准备一番,准备移驾淮安。

金堡软硬兼施,终于说服了淮安府。

路振飞派出了一个通判前往临清迎驾。

其实路振飞也没有办法,他是想等南京的决定的,可是架不住他手下的官员们经不住诱huo,今天一个主薄,明天一个典史,后天一个知县的,全都向金堡投诚表示支持太子了,他在不站队就要被架空了。

淮安下辖海州、邳州二州和山阳县、清河县、安东县、桃源县、盐城县、沭阳县、赣榆县、宿迁县和睢宁县九县,其中海州知州第一个投效,接着就引起了连锁反应,几天之内一州九县纷纷表示要迎立太子,既给路振飞进言,又直接绕过路振飞向金堡示好。

路振飞此时要是还压着,就要引起众怒,他发觉淮安守备已经在准备动手,推翻他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