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宁王府。
阿九怀抱一盆魏紫牡丹,依着鹅卵石小径徐徐行走。
一路穿花度柳,绕观相亭,穿紫藤廊,越蔷薇架,进入一片太湖石林,她始终垂着首,虽无法明目张胆地察看,但已将地点、路线暗记于心。
她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也无法确认那个孟极是否在宁王府。
来王府之前,她已在京畿辗转数日,竟半点也打探不到关于此人的消息。她猜测是宁王派部下带走了他,很有可能将他藏匿进了自己的府邸。
她知道宁王府守卫森严,若贸然夜闯,恐怕打草惊蛇,因想先潜入进去,探听个清楚再行事,但王府禁地,上下运转有序,普通人难以入内。
所幸她等来一个转机,宁王欲修葺府内的熙晖堂,准备在民间招募能工巧匠。因此她乔装成男子,提前混进了营造行列,虽历经曲折,总算随一众匠师进入了王府。
然而事情远没有她想得那么简单,来到这里的工匠令行禁止,日常作息皆被圈在熙晖堂一带,不得随意行走。
处于监管之下,阿九暂不能轻举妄动。
这一日她登高替换铺作,旁边有个匠人搬来梯子,不慎蹭到了廊下的牡丹,便招来管事埋怨,“哎呦,仔细着些,这里的花儿金贵,经不住你这笨手笨脚的。”
经提醒,阿九注意到熙晖堂里里外外供养了许多奇花异草,一眼望到的就有十几种。她转过头,看着手中拆换下的小小榫卯,心生一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不一会儿,那眼尖的管事惊跳道:“是哪个不长眼的,竟如此不小心!”他叁两步扑进花圃,将掉落在花丛上的榫卯丢了出去,小心翼翼地扶起歪倒的花枝。确认无碍后,他长舒了一口气,警告众人,“此处花草深受王爷喜爱,若有损伤,你们谁也担待不起。”
“贵人说得极是,这姚黄魏紫着实珍贵。”阿九瞅准了机会,跳下来问:“但屋顶即将落架大修,难免会磕到碰到,该如何是好?”
管事犯了难,琢磨道:“不然先将它们移栽到别处。”
“贵人提议甚好,不过……”阿九皱眉道:“迁种或多或少会伤到花草根系,日后它们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怕要更加苛刻,恐怕不能随意安排。”
听她见解,管事有心试道:“哦?说来听听。”
阿九长于山野,对草木习性一知半解,但她装作了然于胸的模样,“比如这牡丹,需要充足的日光,适宜肥沃疏松的沙壤土,而那檐下的石斛兰喜爱半阴,湿润的土质,还有中庭的山茶……”
听她列举许多,管事拊掌笑道:“看来小哥儿是个行家。”又上下打量,见她气度清正,便安排道:“那暂且请你将这些花草转移到后花园,为它们挑选合适的地点安置。待我禀告总管后,再派专门的花匠来接替你。”
就这样,阿九趁机揽过了这项苦差,得到了在府内走动的机会。
奈何王府庭院重重,屋舍数不胜数,短时间内难以查勘出可疑之处。
阿九放慢脚步,一面低头细嗅牡丹的幽香,一面想那孟极是否在宁王府,若能逮个知情的问问就好了。
她心不在焉,不知不觉快走到锡润园,未出石林,忽闻一阵繁杂的人声传来。她暗自奇怪,忙退回到假山后窥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不远处的窄桥上跪满了人,看样子尽是王府的奴仆。为首的一人仰头呼道:“小殿下,您快下来罢,那上边太危险了!”
一个清稚的声音斥道:“都说过多少遍了,全部给本世子退下。”
阿九循声看去,碧波池畔,一株古树枝繁叶茂,伸展至高高的水榭,恰好蔽住坐在顶上的身影,依稀可见那是个孩童,约莫七八岁的光景,鸟儿般小小一团窝在角落。
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跑了过来,跪在桥上的众人像见了救星一样,为他让道,“您可算回来了,快些劝劝世子殿下罢。”
那侍卫靠近水榭,张开双臂道:“殿下,快些下来罢,卑职会接住您。”
“我说过,在得到父王的答案之前,绝不下去。”隐在密叶里的人往回缩了缩,锦袍浮光映着疏落影点,只听他哼道:“方才让你去问他,怎么说?”
侍卫低下了头,恳求道:“请殿下不要为难王爷。”
“我就想知道那个人是不是我的母亲,他只需回答是或不是,这很难么?”
“殿下慎言!”侍卫甚是惊恐,忽生出强行捉他下来的冲动,但转念想到怕是谁也承担不起惹怒他的后果,只好作罢,最后问道:“世子您当真不愿下来?”
久久没有动静,侍卫别无他法,俯首转述起宁王的话,“王爷说世子屡次胡闹,罔顾礼仪体统,他不受您这胁迫,且让我等也不必听之任之。世子既一意孤行,众人无需理会,还要求我们所有人都离得远远的,留您独自一人……清醒清醒。”
一直看好戏的阿九听到这里,倚石哼笑,想那小世子也该结束这场闹剧了,不曾想他却发起挑战,“好,那我就和他比一比谁更有耐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真是个有恃无恐的孩子,许同她一样,不信这帮人对他不管不顾,起码会派人暗中保护。然而出乎她的意料,侍卫一声令下,竟真的带走了所有人。
眼见途经石林,阿九抽身,抱着牡丹藏进假山洞,听着纷乱的脚步声渐渐远去。半晌后,确认锡润园再无旁人,她不禁叹服宁王的心倒是宽得很。
但于她而言,这落单的小世子岂不是送上门的机会?
透过山石的孔洞,阿九打量着水榭四周,酝酿起她的计划。
———————————
这一章可能还要补点,可能。
赠阿九:人要是行,干一行,行一行,一行行,行行行。
不知道九宝上部身处熙晖堂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毕竟打过暑假工的地方,哈哈哈……
宝啊宝,你猜宁王为啥心大,因为靠近他儿子的歹人都得反被他儿子扒层皮,或许你注定要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人身上绊倒两次吧。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小世子说罢,将下巴一扬,静待对方恭恭敬敬地放下他。
阿九不惯他颐指气使,作势撤手,吓得他伸臂缠上她的脖子,几乎挂在她身上。
见他把自己当树一般攀着,阿九笑道:“世子殿下便是这样爬上去的?”
小世子气鼓鼓道:“关尔何事?”
真是个不知好歹的死孩子。
想到来这里的目的,阿九忍了又忍,终轻轻放下他,一板一眼向他行礼:“方才情况危急,小人不得已冒犯了殿下,还请殿下恕罪。”
“哼,算你还懂些规矩。”小世子目光尖锐,细细打量她一番,又看了看她脚边的牡丹,“别告诉我说你是花匠之流,你这身手可不像来讨生活的,说,你到底是何人?”没等她回应,他抢先道:“本世子非那三岁小儿,劝你莫要琢磨着怎么骗我。”
阿九伏在地上,悄悄压下唇角的笑意,心道:这小世子倒有几分警觉,但他心直口快,看起来与三岁小孩无异,最为好骗。
思忖片刻,她装作为难的模样,“殿下聪慧,小人不敢欺瞒,只是……”说着,欲言又止,将身体伏得更低。
“难以启齿?那让我来猜一猜。”小世子一面绕着她踱步,一面分析:“胆敢潜入宁王府的人,虽罕见,却也有,但像你这样行事的细作,我还是头一回见。你为了救我,不惜暴露自己,唔……除了忠于天家,我暂时想不出更合理的解释。”
听到这里,阿九默默松了一口气,还好这孩子有些正常人的思路,使一切开始按照她预计的方向发展。
果不其然,小世子兴冲冲转回她面前,“难道你是传闻中的“影”?”
来京城之前,阿九做足功课,自然知道他口中的名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影”的初建要追溯到靖和年间,当时姬应主夺权,政基不稳,非常时期她采取了非常手段,秘密组织了特务机构,用于监察宗室臣工。
所属暗探皆能人异士,神出鬼没、无孔不入,如诡影随形,迅速渗透对方,故坊间流传起一个不成文的称呼——“影”。
“影”的成立,曾一度闹得风声鹤唳,人心惴惴,却也搜集了大量情报、罪证,为天盛朝的维稳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后至熙耀帝继位,守成之君向来施行仁政,“影”并入禁卫。这柄天子暗剑隐藏了锋芒,虽不胜以往喋血出鞘,却仍时时拂拭,执行些见不得光的任务。
经她刻意引导,小世子理应怀疑她是禁卫派来的密探,正合了她计划的第一步。于是在他说中的那一刻,她忽而抬眸,故作几分仓皇之色,权当默认。
“哈,我猜对了是罢!”小世子笑着,转瞬,他孩子气的笑容凝在唇畔。仿佛发现了有趣的事物,他突然俯身,与她贴得极近,近到能看清他眼底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他问:“据说“影”善于伪装,是也不是?”
小孩子的指尖水润柔嫩,透有鱼儿般湿滑的触感,游过她的脸颊,留下一股钻心的凉意。
“那你这张脸,是真是假?”
——————————————
有点长,先写一点点,聊胜于无。
九啊九,你可知道十几年前的影老大是谁吗?大家应该能猜出来吧。
九编了个剧本,进入角色,临场反应,殊不知小孩儿哥也在根据她的反应给她递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