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宫里的时候,即便看不见四周有人,关静萱也总觉得她的话,做的事,会被人传到庆丰帝或者宫中其他主的耳中,毕竟想要在宫里生存,多少都是要培养一些耳目的。而这些耳目存在的目的,就是打听旁人的秘密,用来拿捏,或者用来告密。
如果可能的话,关静萱真想一辈就留在四方城里头过了。可她知道不可能,慕容霖是要回去的,笑笑和尔尔也是要回去的,嘟嘟在京城,她不可能单独留在四方城。只不过能自在几天算几天罢了。
不过于关静萱来,在宫里的日和在四方城里的日,其实是差不多的。基本都是消磨在孩身上,虽然有素云和素英帮忙,但笑笑和尔尔和当初的嘟嘟没有两样,都不是省油的灯。她就像前辈欠了他们一样,这辈大部分时间都得花在他们身上了。
慕容霖在宫里的时候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习惯,一天的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读书背书中度过的,若是时间往前倒退个两三年,他们是万万想不到慕容霖还会有这样勤学不辍的时候的。便是有人起这个可能性,只怕他们也会笑掉大牙。
关夫人倒是有问起关静萱她哥哥、嫂还有侄的情况的,不过关静萱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妹妹和姑姑,对他们的情况不甚了解,倒是慕容霖知道的好似还比她要多一些。
听哥哥在翰林院还算不赖,两年以后的散馆考试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七品的翰林院编修,应该是跑不了的了。至于侄,只听哥哥活泼可爱,具体慕容霖也是不了解的,嫂的事,慕容霖连问都没有问。
对于这一点,关静萱是感谢慕容霖的,因为他对她家人的关心,也就是变相的,对她的关心。
笑笑和尔尔毕竟是要跟着慕容霖和关静萱回京的,所以关夫人很珍惜和他们在一块儿的时间,基本上关夫人和素英、素云就能搞定他们兄弟俩了。忙里偷闲地,关静萱躲在树荫底下憩,就像未出阁的时候一样。
天儿虽热,但四周都摆了冰盆,也许睡在屋里头会更凉快一些,也更省冰块,但是关静萱就是觉得院里头透气。
如果是原来,关夫人必然是要她败家的,但现在,关静萱就算再败家,也着实败不了几天了。
再悠闲的日也有到头的时候,因为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也没有一辈都会待在一块儿的爹娘和女,女长大了,定然是要离家的。虽然这不是关静萱第一次离家,但看得出,关夫人和关老爷依旧都是很难受的,虽然他们不,可是动作、眼神、表情,所有都在替代言语表达。
临走的时候,关夫人塞了一个大包袱给关静萱,让她上了船再打开。但关静萱的性,哪里等得了上船,当场就打开了。
这一看,关静萱转头就埋在了慕容霖肩头。包袱里头装的全是笑笑和尔尔的衣裳,还有两双鞋,一眼就能看出来不是买来的,是亲手做的。她还以为娘亲最近一直红着眼睛是背着他们偷偷地哭呢,原来是做针线熬的。
娘,您做这些干什么呀?他们长那么快,能穿多久啊。宫里多的是人给他们做,他们不缺衣裳。
宫里头那些是什么人啊,娘是他们的外婆。他们出生了以后也没穿过外婆做的衣裳,做几身怎么了?能穿几天就是几天,不管怎么,也是穿过了外婆的手艺的。
下头的呢,两套是你的,一套是姑爷的。你的我是早就做了,当时已经往大了做了,没想到还是了些,本来以为还有时间的,没想到我连夜改了改。
关夫人这话是变相地关静萱又长胖了。关静萱虽然有些气,但更多的是心酸和感动,娘,您记得,我和谨言也是不缺衣裳的,您以后别做这个,眼睛熬坏了怎么办?
没事,也不是什么难事。这样的机会也不多。
您这样的话,我以后都不敢回来了。
你不回来就不回来呗,你当我稀罕哪?你不回来,难道我不会托人带到京城吗?
上了船之后,关静萱趴在慕容霖怀里哭了一阵,最后了句,方谨言,还是想办法把我爹弄到京城里吧?没有实权的官也可以。反正他不是很有抱负的人,只要离咱们近,咱们能想见就见到就好。还有你爹,也一并接到京城里头吧,这回看着,他老了很多,没有从前有精神了。
好,都听你的。
关静萱走了没有几天,关府的门差点儿被拍烂。因为那份从京城传来的最新的官府邸报,关氏静萱,年二十二配予太慕容霖为妃。
关夫人以为,女儿做了太妃是很好的,如果这个官府邸报写的不那么清楚就好了。
关老爷也很烦恼。
关老爷最近的饭局不断,原来跟他关系不好的官员,现在都似乎成了他的多年好友。其实关老爷是想要拒绝的,但是他可以拒绝一个,却拒绝不了一群。
可能因为知道他没有办法同时拒绝很多人,所以这些人都是一起请他的。如果关老爷一次拒绝一个,一次拒绝一个,那么所有人都拒绝,也不算得罪人。可是同时拒绝一群人,那就必然是所有人都得罪了的。
虽然关静萱现在一人得道,他们关家都鸡犬升天了,但是毕竟关静萱和慕容霖现在人在京城,而关老爷在四方城,这远水救不了近火。
那些人好像是商量好了的,每天几乎都是到饭点儿了就来寻关老爷喝酒吃饭。哦,喝酒可能是不行的,当差的时候是不能喝酒的,但是吃饭还是可以的,每次由其中一个人付账,一轮之后,总是会跳过关老爷的。
关夫人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关老爷开始了中年长肉。
老爷啊,不然您就和他们,他们误会了,那个邸报上头的关静萱不是我们家阿萱,谁这世上只有我们家阿萱能叫这个名字的。
你当他们傻啊?稍微想想就知道了,当初咱们家静远的庶吉士就很蹊跷的,要不是在京中有人,怎么会能考上庶吉士呢,还是填补的最后一名,这分明是故意从后头拿上来的。
胡,我们家静远那是凭着真本事考上庶吉士的,才不是靠走的后门。
关夫人完之后,见关老爷没有附和,她有些诧异。
不会吧?还真的和阿萱有关?
有关。当初静远回来的时候就过的,自己答的一般,不过后来是皇上亲自定的庶吉士的名单。听从前皇上从没管过这个。想来就是看在了阿萱的面上的。
你当是就知道了?那你怎么没和我呀?
当时不是不能告诉你殿下的事儿嘛!殿下的事儿不能,静远的怎么啊?
凭什么姑爷的事儿你们都能知道,就我不能知道啊?我就像那种口风不紧的人吗?
那时候也是咱家姑娘不让,我哪里有办法。你要怪,就去怪太妃去。别来怪我这个无辜的老头。
那好,你现在吧,你们当初还有什么事儿是瞒着我的?
没有了,就这些。
正文 第三百零五章 太子妃(二)
本来吧,太妃这样的事儿,是不用上官府邸报的,因为这个真正起来,算是太的家事,而官府邸报那都是登的政事。不过在嘟嘟跟前,庆丰帝很没有原则可言,嘟嘟要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娘是谁,知道她娘成了太妃,庆丰帝转身就让下头的人去办去了。
慕容宸丝毫不知道,就他这任性的做法,害得他外祖父吃胖了一圈儿,外祖母也不敢出门了,就怕遇上来套近乎的人。这个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关老爷和关夫人可以坚定地不拿,但是吃,有些时候真的避免不了。
别关老爷和关夫人了,就连方老爷,本来因为方谨言变成慕容霖去了京城,彻底闲下来的方老爷现在也忙碌了起来。
关静萱原来是嫁给了谁的,这四方城里头的人那都是清清楚楚的,甚至他们其中的大部分人还为两人的结缘做了贡献,要不是他们乱传那些瞎话,只怕关静萱现在已经嫁给一个老实可靠的人了,而方谨言,或许还会成为慕容霖,但不会是关静萱的夫君。
当然,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关静萱既然成了太妃。那么她的夫君就该是太。因为如果关静萱是二嫁的话,是不可能给太为妃的,天下的女人那么多,他们朝的太怎么可能会娶一个嫁过人的女为妃呢?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性,原来的方谨言,原来他们熟悉地不能在熟悉的方谨言,那个成日无所事事的方纨绔,一朝变换了身份,成了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