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他们熟悉地不能在熟悉的方谨言,那个成日无所事事的方纨绔,一朝变换了身份,成了太爷了。
众人想起了方谨言确实是离开了四方城好些时候了。当初他为什么离开,没有人深究,只以为他是去外头发展去了,也许是方老爷想要在四方城之外做生意,让方谨言先去探探路。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回事,人家这是直接飞黄腾达去了。
如果方谨言是慕容霖,那么方老爷还是方老爷,他就只可能是慕容霖的养父,虽然只是养父,但毕竟是二十年的养育之恩,就算是条猫啊狗啊的,都是会想着报恩的,更何况是人。
这时候,就又有知情人跳出来了,是前段时间,是见过方谨言和关静萱的。两个人先是回了关静萱家,然后去了方府。这是两边都没有落下。这也间接明了,慕容霖确实就是方谨言,而且是记得方老爷的养育之恩的。
还有人眼尖的,看到了方谨言和关静萱抱回来的孩,不是一个是两个。是一对双生。听这回他们回来是专门来拜谢他们这里的送娘娘的,因为特别灵验,看关静萱嫁给方谨言之后没有多久就生了一个儿,这会儿时隔不久又添了一对儿双生就知道了。这么一传,本来就香火很旺的送娘娘的大殿里头,都要挤不进去人了。听男儿的主持也现身法,亲眼看见送娘娘给关静萱送了儿。
方老爷本来觉得他的生意之路已经不会再更宽敞了,当然,现在这样就已经足够他吃喝几辈的了。上回谨言带着笑笑和尔尔回来的时候,他还想着多给他们一些银票,不过关静萱和方谨言死活没有要。是若是他硬要给的话,那他们以后就再不回来看他了。方老爷是害怕的,害怕他们不来看他,虽然他也知道,他们回来的机会真的不会很多了。
但是自从方谨言的身份暴露了之后,方老爷原来一些合作的人就不了,待他更加热情了,没事儿就找他喝茶聊天谈生意,没有合作过的人,也慕名找上门来,想要和他谈新的生意。
方老爷觉得就现在这样,他都已经忙不过来了,就不想参与更多的新生意了,但是那些后头来的人都十分地大方,不需要方老爷做什么,只要借用一下他的名头就行。之后,他就静静地的等着收钱就行了。
终究怕给方谨言惹麻烦,方老爷拒绝了大多数,但为数不多的,方老爷同意了,因为看的出来,那些人不是想要狐假虎威,只是需要他的庇佑。有些看着确实不容易的,方老爷也就答应了下来,但是收的银并没有他们承诺的那样多。他不缺银,他年纪也大了,哪里能花的了那么多银呢?
除了鸡犬升天的,还有不好过的。四方城里头的人,完全不觉得自己原来是得罪过方谨言或者关静萱的,因为法不责众。有些话不是只有他们自己在,而是一出门去,大家都在传,他们只是把听到的传给下一个人知道罢了,并不是谣言的源头。
可是有的人,是实实在在地的罪过关静萱和方谨言的。这下,大家能看热闹的看热闹,能孤立的则孤立,能撇清关系的就撇清关系。
首当其冲的,是段府。段瑞年和关静萱的婚事,当年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并且乐见其成,津津乐道。不过最终,以段瑞年的作死而告终。当初其实很多人都是笑话关静萱的,特别是在段瑞年这几年平步青云的时候,笑话她丢了西捡了芝麻,不要一个有出息有的当官的夫君,却要一个出身商户的纨绔。
这下,全四方城里头的人,大半都在后悔,那些后悔的,都是曾经被方谨言调戏过闺女的人家。当初是恨不能打死方谨言的,现在是恨不能打死自家的闺女,当初为什么就不暂时瞎一下眼睛顺了方谨言呢,如果从了的话,那么现在风光的可就是自己家了。
当初有多少人关静萱傻,现在就有多少人关静萱其实是大智若愚。扔了段瑞年,找了个不能更好的方谨言。
至于段瑞年,本来大家都觉得他还是很有出息的,即便当初还没成亲就弄出一个女的来,那也是男本性。最多算个风流,可现在当年弃他而去的未婚妻成了太妃了。什么是太妃,那只要不出意外,就是将来的皇后,是一国之母。一国之母的权利有多大且不,等关静萱成了皇后,她夫君就是皇帝了。
要是段瑞年被当个屁放了也就算了,就怕方谨言做了皇帝之后,想起了当初这茬,虽然如果不是段瑞年的间接放手,方谨言可能也是娶不到关静萱的。但是万一方谨言就是看不惯这世上还有另一个男人曾经和他明媒正娶的媳妇联系在一块儿呢。
到了他那个地位,根本就不用亲自动手,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能致人死地。就算方谨言已经忘记了段瑞年好了,万一有人打听了原来的事儿,想要以此来讨好关静萱或者方谨言呢?那么反正不管怎么,倒霉的就都是段瑞年了。
段府最近确实是不好过的。
段夫人就不用了,自从上回在庙里见过关静萱和她生的双生之后,看自家媳妇和孙女儿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有事没事的就想找茬。她媳妇也不是省油的灯,毕竟出身在那里,理睬都不理睬段夫人,继续她的目中无人。
到了这段时间,知道了关静萱新的消息之后,段夫人就更加心塞了,离开了他儿之后,关静萱过得好也就罢了,可是好成这样,简直让人无法忍受。在段夫人的想法之中,关静萱就该有跪在地上求他们的一天。可是这一天真的来的,跪的去好像不是关静萱。
段老爷也不好过,段老爷还算是比较能经营的官员,本来和同僚的关系都是很好的,至少比关老爷要好很多。关静萱这事一出,原来和他亲近的官员好像一夜之间都疏远了他,转而亲近关老爷去了。这让段老爷很不舒服,但是也没有办法,官场就是这样的地方,踩低捧高。
正文 第三百零六章 太子妃(三)
这个邸报,不但在四方城掀起了波澜,京城也很不平静。
翰林院中,关静远才刚收拾好了东西,准备下值回家,就被人拦住了,是今科的榜眼,林安。
林编修,有事吗?庶吉士在翰林院里头,有些类似打杂的,旁的官员着急的,却做不完的事,会分拨一些给他们来做。
当然,如果第一回他们就做不好的话,那么也就不会再有下一回了。这一点上,关静远做的还算不错。虽然也难免会有纰漏,但总体来还算不错。
前些日那事,麻烦了关大人,我这一直没有空表示谢意,今天好容易闲了下来,不知道,关大人赏不赏脸?
林编修,您还是直接叫我名字吧。认真起来,庶吉士虽然在翰林院行走,且也是有俸禄的,但并不是官身。这个关大人的称呼,他是真的有些担不起。完这话之后,关静远开始想,他究竟是帮了跟前的林编修什么忙,他帮忙的官员多了去了,大多都是琐事,抄抄写写的。
差点儿想破头,关静远才终于想了起来,林编修,不过是替您找了几本书罢了,不是什么大事,就不用特别
诶,话不能这么,不管怎么,也是耽误了关兄你的时间的,再了,咱们同科考取进士,又一道进了翰林院,也实属有缘,这一块儿吃个饭,也是很正常的事。行了,别这么多了,咱们走吧。着,林安就来拉关静远的胳膊,关静远躲避不急,也不好反抗,只能任由他拉着走了。
酒水,关静远是不喝的,他不擅长,而且,也怕喝醉了回去,会熏着儿。林安劝了半天的酒,关静远也没有喝上一口,林安虽然有些不高兴,但终究也不敢勉强于他。
自斟自饮地喝了一阵,林安开了口,关兄,听是从四方城来的?
关静远正夹了一筷菜,见林安开口问他,便把菜往碗里一搁,点了点头,是。
四方城是个好地方啊。
林编修去过?
倒是不曾,不过后头的话,林安没有多,只是笑了笑,我呢,家中有两个兄长,一个妹妹,兄长们也曾想过走科举一途,不过都止步于秀才了。现在一个给人做账房,一个呢,在私塾里头教教书,至于妹妹,嫁了个商户。科举确实兴家,但是兴家之前
兴家之前是先败家,关静远想,他想的大概是这个意思吧。
那挺不错的。
关兄呢?家里可有兄弟姐妹?
关静远不是个傻的,林安完自己家的情况,就开始问他的,这明显是想抛砖引玉啊。为的,恐怕就是那封关府邸报了?
有个妹妹。
果然,听关静远这样回答,林安的眼前一亮。
那令妹,可曾婚配?
关静远点了点头。
嫁的如何?我的意思是,嫁到了什么样的人家。毕竟,关兄也是在翰林院行走的,这以后前途无量,令妹应该是寻了个好人家的吧?
我妹妹成亲的时候,我还是个举人呢。她当时,嫁的也是个商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