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见他年纪轻轻,想来是一般的小兵。见他要开溜,哪里肯,一把拽住了,直骂道:“这国有国法,军有军规,可没听说过,这军营里的人,犯了事便能开溜的。”
张沐尧也是急了:“好了,我今儿个不同你计较,你快放我走。若是坏了事,可是你担待不起的。”
鸳鸯厉色道:“你也坏了本姑娘的事儿,怎么你就担待得起了。可不得,连赔个不是也没有,真当是气煞人。”
张沐尧自是管不着这些小事,又恐皇帝那儿没法交代,只得一把将鸳鸯横抱起,扛过肩,鸳鸯骂骂咧咧,跟着一路到了议事营帐外。
周筠生此时正与武至、钱芎竺议着事,听闻帐外喧哗,因而问了句:“是何人在外处喧哗?”
张沐尧如疾风般入了帐内,一双大眼瞪得如珠玉一般圆滚,气呼呼地将鸳鸯放下,方才道:“末将方才来的路上,遇着了小事。这姑娘缠着不让走,末将急了,也只得扛了她一道来。”
一语未了,众人皆望去,瞧这跌坐在地上的,可不是别人,正是茱萸底下的心腹鸳鸯。
鸳鸯一见,这跟前是周筠生,两旁是武校尉与钱将军,复又瞧了眼张沐尧,方才知晓惹了祸事了,忙跪下与皇帝磕头见了礼:“奴婢给皇上请安了。”
周筠生斜眼看去,瞧这张沐尧,昂扬着脑袋,一脸的气恼,心下约莫也是猜着了七八分,便道:“沐尧,放肆,怎么带了旁人入账议事。”
张沐尧挠挠头,这曾经的张府小少爷,可也是京师出了名的小霸王,捣蛋的事儿自然一件都少不了他,可就是这男女之事,真当是懵懵懂懂的年纪,浑然不知方才所为有何不妥,
张沐尧心下还在恼着,今儿个晦气,惹上这么一位姑奶奶,又耽搁了一些时间,不然还可到的更早一些。但是听着周筠生一声责问,方才有些觉悟,是有些过了头。因而又跪禀:“微臣一时别了劲,倒是胡闹了,还望皇上赎罪。”
说话间,茱萸已是到了帐内,先是与皇帝请了安,又与钱芎竺招呼了一声,薛巾麻利儿端来了座椅来,茱萸便落了座。
茱萸原是指了鸳鸯去寻些酸柑来吃,嘴边一时犯了馋,可是这左等右等,也不见人来,一时也有些慌了。忙命人出去寻,后来又有小太监来报,说是这鸳鸯被张沐尧掳了去。
茱萸想着这张沐尧先前也是京师的里出了名的顽固子弟,一时半会许是鸳鸯哪里得罪了去,万一失了手,也不是玩笑的事,因而忙跟着寻了过来。眼瞧着,这鸳鸯看着无事,方才稍稍安了心。
周筠生指着张沐尧道:“这沐尧方才将鸳鸯扛了来,朕倒是当真吓了一跳,还以为是出了人命了。”
钱芎竺轻咳了一声,与武至对望了一眼。武至调侃道:“张将军也是深藏不露啊,原以为他年纪尚小,当是不懂这儿女情事,哪里晓得,他原来也是深谙此道呀。”
张沐尧一听,脸比煮熟的大虾还要红,窘迫道:“武至,皇上面前,休要胡说八道,我可跟你没完!”
周筠生轻声笑了声,“武至这话说的,话糙理不糙,倒也像这么回事。”
茱萸瞥了鸳鸯一眼,见她在一旁,只从垂着头,也不吭声,便道:“这鸳鸯,倒也是个好姑娘。这几年在臣妾身旁尽心竭力,也当是个忠厚之人。还请皇上平时也帮着留意,可有什么青年才俊,可给鸳鸯赐个婚。”
鸳鸯听了忙跪禀道:“奴婢不愿离开主子,还请主子别赶奴婢走。”
茱萸笑笑:“无非是先求皇上一道旨意来,改天这人,也得你看对眼了才好不是?”
茱萸想着,这周筠生与诸臣还有要事相商,也不便在营中久留,带上鸳鸯便要往外处去。
周筠生道:“你留下吧,这事儿,你也一并听听。”
鸳鸯与薛巾同时退出了帐外。
周筠生又将李婵献上的布防图打开,指着关北与夏河两城道:“如今勿洛占了这两处,无异于如虎添翼。这耶律齐一向善用奇门遁甲,关海如今自是包抄之势,若要突围,怕也是难事,你们对此可有良策?”
钱芎竺道:“依末将看,这勿洛此番也是来者不善,咱们去突袭也怕是没有突破口。不如派一队死士,先去三面探个究竟,看看他们到底来了多少人马。”
武至道:“钱将军所言有理,末将愿率领死士前往敌营探查。”
张沐尧亦道:“末将也愿往!”
周筠生思忖片刻,“现下咱们困在关海,这少一个将士,那胜算也便少一分,切不可轻举妄动。”
周筠生边说边望向茱萸,“你可有什么好法子,咱们也可以听听。”
茱萸扫视了诸人一番,沉吟道:“现下前有狼,后有虎,援兵又迟迟未到。若是先派了死士去前头探查,只怕更是打草惊蛇,对我们更是不利。我倒是有一计,但是诸位将军都在,我也不好胡说八道不是。”
钱芎竺拱手道:“娘娘,你便快说吧,这都什么时候了。您说,兄弟们都听听,但凡行得通的,那便是好法子啊。”
茱萸笑笑:“不是我要卖关子,只是这计,不用一兵一卒,怕是你们武将听了也要不屑,因而我也不好乱说。”
武至忙道:“干娘,你就别卖关子了,到底有什么法子,我们都想听听呢。”
2 第一百五十七章 孤胆一掷
茱萸指着布防图道:“这几处防守都不是咱们的强项,即便知晓勿洛的模式,那也很难打入到敌军内部,如今我们不妨孤注一掷,也算是孤胆求生了。这会就劳烦几位将军,去城中百姓家中,将铜镜、锣鼓等尽数收上来。咱们不妨同勿洛军来唱一场空城计。”
周筠生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孤胆求生,这计策,朕倒是喜欢。”
出了帐外,各人都吩咐了下去,城中百姓,但凡有铜镜、锣鼓者,尽数都收了上来。到了丑时,茱萸便命人点了火把,将城楼各处的烽烟台点的比往日更亮堂。
诸位将士又将铜镜按着方位,摆满了城墙之上。每一处又对应有铜锣数只。周筠生又命人将军鼓尽数也抬上了城楼。
待得寅时,茱萸放了一只炮仗为讯号,登时城楼上军鼓擂擂,又不时有锣鼓之声震天响起。这铜镜映着火把,也使得城中亮如白昼。
几排将士们轮流上阵,对着城中四向呐喊:“援军来啦!援军来啦!”
又有炮仗之声在城内轰隆作响。这一炸,炸的城中百姓,皆惊醒了。也叫城外的勿洛军,一时失了方寸,全然不知这关海城中发生了何事。
这叶琮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忙命人前去一探究竟。待得探子回来,只说这关海城热闹非凡,说是将士们都欢欣鼓舞,传闻是援军到了。
乍一听,叶琮心下仍是不信的。这大钺的援军明明被困在半道上了,若说现下已经到了城中,也实在是没这个理。倒不如说,是大钺使了炸。
虽然阿驽还未赶到,但叶琮料想,这里头一定还有什么诡计,因而也不全信这消息。只是趁着天刚蒙蒙亮,便带领全军大举进攻。
可这一路,也是平静的出奇,既没守军,也无人反抗,一路直入到了关海城下。只见着这关海城门大开,守城的将士也不在,街头人来人往,好似没有打仗这回事一般。
待得叶琮再抬头看时,却见周筠生闲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