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颖和妻子原对算卦嗤之以鼻,这回一听算卦老人说女儿的背上有块黑记,
感到惊讶,于是问,“你怎么知道?”
“那么说我说对了是吗?”算卦老人得意地摪着花白的胡须,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
“有什么说道?”夏颖好奇地问道。
“有福又有祸。”
“怎么讲?”
“这记嘛,很有说道。男左女右为正,男右女左为斜。斯斜者歪也,斜字与邪字是同音同韵。不用我再往下讲,你也明白。”算卦老人闭着双目,摪着胡须,摇晃着脑袋。他停了片刻,接着神秘地说:“不过,你们别着急。我自有化险为夷,消灾保福之道。请二位抽个签儿吧!”
夏颖和刘菲只信科学,对算卦之类的东西,从来不感兴趣,当然也不会抽签儿,只是一笑置之。
后来菲菲被拐走,刘菲不止一次提到那个算卦老人,很后悔没有抽签儿,没有让他给消灾保福,为此有些埋怨丈夫……
想到这里,夏颖苦笑地摇摇头,把相册放回了原处。
夏颖开始琢磨下一步如何去弄清自己心里的疑团:徐静的长相为什么有点像自己,又有几分像刘菲?徐静背上有黑记吗?“苗苗的记忆”的主人公为什么也叫菲菲?为什么她记忆中的那个猫也叫咪咪呢?是偶然的巧合吗?……
夏颖像一个足智多谋的探长,双臂抱在胸前,在地上来回地踱着步子,极力把一切能想到的有关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判断、推理,希望从中理出头绪,光辉的头绪。可是他头脑里仍旧是那些孤立的现象,面前仍然是那点儿忽明忽暗忽隐忽现的光亮,像夜间旷野上的磷火。他的心情随着那点光亮的变化而变化,
忽而兴奋,忽而沮丧,忽而明媚,忽而阴郁。然而,他紧紧盯着那点光亮,希望这点光亮在不久的某一个时刻突然幻化为满天朝霞,随即跳出一轮金色的朝阳。他相信菲菲在健康的成长,菲菲在中国,在北京,在眼前,……他要找到菲菲。他相信西方人相信的一条谚语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
夏颖看看床头的闹钟,已经凌晨三点多了。他把闹铃拨到9点钟,以便多
睡一会儿。明天是周末,不需要起早。
第二天早晨,夏颖就被喜鹊的鸣叫声唤醒。
夏颖的宿舍窗外,隔着一人高的红砖墙,墙里和墙外各有一棵老树,一棵是榆树,另一棵也是槐树,树干乌黑枝繁叶茂,隔墙相望,像一对恋人,常常激起夏颖的诗兴。他作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感受:
无题
路边的两棵树
默默相望
猜度着对方的
思想
路边的两棵树
沙沙作响
向对方倾吐
衷肠
路边的两棵树
互相钦慕
伸出温暖的手指
抚摩对方的
脸庞
路边的两棵树
终身相爱
从不分离
然而永远不能拥抱
在一起
这两棵树上各有一个雀巢。奇怪的是每个雀巢住着一只喜鹊,它们有时几乎同时从各自的巢窝飞到地上觅食,然后又飞回各自的巢里,或飞到各自喜欢的地方,彼此从不互相访问家园。这两只喜鹊每天起得比别的鸟儿早,站在各自的家门口朝着对方鸣叫。
周围的人们被喜鹊唤醒,心情很好,盼望着一天充满喜庆。
夏颖睁开眼睛,见天已大亮,霞光像金色的蛇,从窗帘的缝隙窜进室内,趴在西墙上闪烁。他从床上爬起来,拉开窗帘,霞光顿时注满房间。他站在窗前,凝望在地上欢跳的喜鹊,聆听它们清脆喜悦的鸣叫声,夏颖的心情非常好,诗兴突来,诗情浓烈,大声吟道:
驾着祥云
从九天飞来
带着福音
载着歌声
在人间飞舞
甜美人心
夏颖洗了把脸,到户外去散步。
周末早晨的校园比往常清静,空气新鲜,凉风惬意,是散步的好时辰。晨练的人不多,教学楼前有几个职工在优雅地打太极拳:有几个学生绕着教学楼慢跑。
夏颖一边漫步一边做扩胸运动,尽情呼吸新鲜空气,浑身感到一阵轻松。他走近“劝学亭”,发现几个学生坐在石凳子上,静静地看书,便转身走开,以免打扰他们。
“MorningProf。Xia!”
夏颖听见有人用英语向他问候,回过头来一看,闻雯向他微笑着走来。
和许许多多人不同,夏颖不喜欢称呼他所谓官衔,因此很少人称呼他主任。他曾在网上发表过一篇杂文,其中有一段写道:
……官衔这东西在不少国人眼里重如泰山。在这片热土地上,你可以在每个角落,每时每刻都可以听到人们呼官称衔,颂扬官儿,梦呓官衔……有些人一旦当上官儿,即使芝麻小官,一下子就打起官腔,迈起方步,眼睛朝天,忘恩负义,六亲不认,眼里只有他上面的官儿。有一个人生在农村,农民出身,排行老三,姓苟名三娃。这苟三娃的命运不错,上了20世纪70年代的工农兵大学,走出了村子,踏上了仕途的道路。他能说会道,酒量惊人,一路顺风,一直到爬上处长的杆顶。有一次,他仕途得意,锦衣还乡,摇头摆尾,好不威风。老乡们见了,依旧叫他苟三娃。可是他却紧皱眉头,不作应答,人们以为他已失聪。他老父亲见到他威风凛凛的儿子,高兴地不得了,一口一个三娃子,可是这三娃子却扳着面孔,眼睛朝天望着什么,脸面似变色龙一会儿红,一会儿白,一会儿绿,一会儿黄。起初老人以为儿子患了什么精神病。有个略有见识的人突然呼了他一声苟处长,这称呼真灵验,一下子引得他眉开眼笑,鼻嘴里发出哼哼哈哈的声音。老人一见此状,心里明白了八成,感到十分失望,浑身直打哆嗦,仿佛看见了鬼怪。他突然觉得他的三娃子已死了,只能到他依稀的记忆中去寻找。于是他用颤抖的手脱下一只鞋子,劈头盖脸地向这位处长大人打去……后来这位三娃子处长再也没有回家乡,因为他不久从处长的干顶上掉下来,跌到了监狱的缝儿里了。……
这篇杂文以下面一首诗结尾:
任何阶梯都从平地起
台阶一个接着一个
一直向上升起
不足两米高的人
借助台阶
身高能长到
三米三十米三百米……
借助阶梯长高的人
只盯着前面的台阶
不看脚下的台阶
忘了踩过的台阶
侏儒借助阶梯
可以长成巨人
看脚下的人都是矮子
因此忘乎所以
“Morning!”夏颖用英语应答。
“HowdidyoufeelourStoryEvening?”
“Verygood,Ithink。Ienjoyedit,especiallyyourstory。”这绝不是恭维,是夏颖的真心话。他最感兴趣的是,闻雯故事的来源。他本来打算专门找个时间和闻雯谈谈,想不到一大早就见到她了。怪不得今天早上的喜鹊叫得那么欢!夏颖直接了当地问道:“你讲的故事在哪儿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