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大唐神道 > 第93部分

第93部分(2 / 2)

“臣,遵旨。”长孙无忌听到李世民这话,自然喜不自胜的谢恩,虽然说拟旨相当的简单,但是拟旨却也是代表着一个帝王对臣子的信任,虽然说李世民和自己的关系一直都是不错,可是这毕竟也是一件好事不是?

“行了,辅机。收起你在朝堂上的那一套,这大过年的,好不容易得闲。可不能这么浪费了。来,来,来。陪朕走几盅,朕这酒盅啊,可是个好物事。。。。”李世民解决了内心的烦恼,心情自然开朗,抓着长孙无忌的手,就向他介绍起了自己新得的那套酒具来。

又过了几日,这年假算是放完了,朝廷开始有条不紊的工作了起来,一轴圣旨,伴随着奔波的马蹄和一个个路边的馆驿,从大唐的心脏向着每一个角落散播出去出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为天下玄门总领袖,少问玄事道情,深感愧疚,然于贞观元年正月初二,偶闻天仙宫布社会福利一事,甚为欣慰。玄门之士,不耕,不税,不徭役。求仙访道,所求甚少。虽言求道有财、侣、法、地四途。但宫观处所需钱财之外余款着实不少。正所谓,取之于民,送还于民。今又有天仙宫善举在先。故令,天下大小宫观,皆以天仙宫之社会福利制为准。以造福天下百姓。本诏张贴三天。公之于众后,送与地方宫观。钦此。贞观元年正月十六。”

远在朔方,两个披甲止戈的军士,站在圣旨张贴的位置之前,神情肃穆,目不斜视。一个儒生模样的青年人朗声为围观众人读者圣旨,引得旁人纷纷向着这张贴圣旨的地方聚拢。

“天仙宫社会福利制度,一。。。。。”下发圣旨的时候,这天仙宫的社会福利制度也一并传下,张贴在圣旨旁,那儒生读完了圣旨,自然而然的顺着下面的福利制度开始借着向下读,每读出一条,都会引得众人啧啧称赞,一时间,整个大唐都传满了,李世民、天仙宫、仙师、道家宫观等等话题。不说李世民,单单说道教的风头可谓是一时无两。无论大小道观香客、信众都是人满为患,忙的道士们脚不沾地,但是道人们脸上的那一份喜意却带走了疲惫。

天仙宫内的黄俊明,也把玩着一轴圣旨,当然比起那外面所传的,他手中的这一份才是原稿,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李世民对他,和天仙宫的嘉奖。黄俊明对李世民将自己这福利制度这一套扩展至全国,可是一点意见都没有,虽说李世民也从中得到了好处,同样的,也让道教在人的心中变得举足轻重。道教的人气一下子增了不止一筹半点。信众也多了许多。而这正是黄俊明要的。并且黄俊明当初定下这天仙宫的福利制度,本就是为了消除天仙宫的隐患,当着一轴轴圣旨散播到天下的每一处道观,可以说整个道教这一方面的隐患都会消弭掉。这样也算是一个好事。

虽说大唐还有不少因为这一轴圣旨失去了钱财对着黄俊明这个始作俑者暗自痛骂的道士,但这与黄俊明无关,圣旨一下,不尊崇的后果可不是一般的严重,任你是百般不愿,还是推脱不从,都必须乖乖的跟着圣旨的意思去做,否则。。。一句藐视朝廷,藐视皇帝就足以让你倾家荡产,身首分离了。而这,就是封建王朝。

———————————————————————————————————————————————————————

今天一天没有电,直到了九点这才来电,而且还没有网。让西南很是郁闷,无奈只好匆忙写下这一章。用手机上传到存稿箱,再由朋友帮忙发布。又要到了熄灯的时候,郁闷啊,明天还有两科考试,蛋疼,分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和国际贸易与实务。看都没看让我情何以堪啊,西南已经准备好大红灯笼高高挂了。明天考完试,码字继续。暂定不会少于七千。

另:关于圣旨问题,西南写的圣旨是清朝时的格式,甚至可以说连清朝的格式都不算,七拼八凑,胡诌八扯而成,唐朝圣旨的格式比较繁琐,有序西南赶时间,只能写成这样了,希望朋友们不要怪罪。

219 最后一节课

219最后一节课

转眼见已经到了阳春三月的季节,黄俊明站在藏经阁的讲台上望着或老或少前来学习的道人们感慨良多,从李世民登基颁布诏书令天下道观观主前来天仙宫学习到现在已经过了半年多的时间了。黄俊明虽然讲课的时间比较少,还是对这第一批人有很大的感情在的。

这半年来,黄俊明教授了他们新修订成的教义,教授他们怎样传道,怎样发展信众。怎样祛除思想中对道教的误解。甚至还教授他们怎样去回馈社会。而今天就是黄俊明对他们讲的最后一节课了。过了今天,他们即将在考试过后,回归各自的道观,用他们在天仙宫的所学。开创道教的一个新的篇章。

“诸位道友,今天这节课,是你们在天仙宫学习的最后一节课了。贫道该讲的东西,早都已经讲过。现在剩下的就靠你们自己了。贫道有理由相信,在你们的共同努力下,道教会逐步走向辉煌。而你们正是开启这新的篇章的使者,将道教之光散播到天下的每一个角落。”黄俊明语气沉重,站在前面的他似乎又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半年来,黄俊明对他们说的话太多太多,可在那个时候,侃侃而谈唾沫横飞的他,却也不觉得词穷,而现在。。。还真有点不知道如何开口。

“俗世中又有俗语说过,人生中有四大铁,所谓这一铁就是一起同过窗。二铁是一起扛过枪;三铁是一起嫖过娼,四铁是一起分过赃。咱们玄门之士,这扛枪、女票女昌、分赃。有些不沾边了。不过这同窗却是相当的贴切,你们互相之间从陌生,变得熟悉,从一地一域,千里迢迢在这里相互结识。相互论道,一起享受生活,感受道家精髓。相信你们在之后的某年某月某一天被世人称赞为当世真仙的时候会怀念。会自豪你们之间一起在天仙宫度过的日子。”黄俊明站在前面轻轻地说,下面的道人们静静的听,当黄俊明说道人生四大铁的时候。有些道人会意的轻轻抽动了几下嘴角,不过当黄俊明结束这一段话的时候,却都不自觉的在在场的人群中找寻自己最熟知,最要好的那一个人。

“今天,贫道打算过上一会在讲课。咱们天仙宫印了一个小册子,页数不多,比你们的总人数略多些,共三百八十五页。虽说这每一页的正面是印有东西的,但这背面却是空白。你们现出来几个,将这册子发下去。贫道在慢慢说。”

当三百七十一本小册子发到众人手中,只见墨兰色的封面上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一幅老子骑青牛的图案,而在旁边的留白处,却写着《天仙宫道人培训第一期同窗录》,有好奇心的道人。轻轻地翻开一页,只见第一页上却是黄俊明的讯息。

除了一份与黄俊明本人七分神似的画像之外,在画像之下的空白处,有这么一行字。百年道人,俗名黄俊明,字谷时。原仙界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之书记官。于唐武德八年下界游历。建天仙宫,添为仙长。皇命受封天下玄门领袖。武德九年,新帝即位。召天下宫观之主于天仙宫修业。从师百年,历时半年有余。。。。地址。唐长安东山天仙宫。

再向下翻,这第二页则是袁天罡的画像,和这么一行字。“天罡子。俗名袁天罡,益州人。隋时为盐官令,入唐为火山令。熟读经义,精通命术、相术、卜术。武德八年,受皇命至天仙宫,协同百年道人,授业众道。编纂典籍。。。。。地址:大唐东山天仙宫。”

至于这第三页,第四页写的是孙思邈和李淳风,第五页至第十四页写的是黄俊明的几个徒弟,这第十五页起,却是前来学习的道人们了。比如第十五页的叶法善是这么写的:“叶法善,字道元,括州括苍(今浙江丽水松阳)人。四代修道,有摄养、占卜之术。。。。。武德九年奉诏,至天仙宫研习道家经义。。。。。地址:唐长安城玄都观。”

如此,三百八十五页,c除了黄俊明和一干天仙宫道人之外,前来学习的三百七十一人的画像、姓名、籍贯、事迹、以及所处宫观地址都写得一清二楚。有些头脑灵活的道士便已经明白,这一份小册子的目的就是方便这些人回归自己宫观之后相互联系之用。

“贫道给诸位发下的这一份小册子,相信大家看出来了,无非就是给大家留下一个念想,一个日后互相走动的机会,那后面的空白页,便是贫道琢磨着,大家互相之间留些赠言所用,同窗半载,即将各奔东西。相信诸位有很多话想到互相说,所以这空白的地方,就是给予诸位互相之间写下离别赠语的地方。当然,诸位可以私下里去写,毕竟今天贫道还得给你们讲最后的一课。”

台下的道士们闻言,各自收拾好这一本薄薄的册子,并将它珍重的放到了衣襟中,要说半年的相处,互相之间没有感情那是假话,而道人有很少像是儒生那样,同窗苦读。所以对这一份小册子包含的意义,格外的珍重。

“好,今天贫道讲的最后一课,就是爱国!”黄俊明见众人都收好了书册,朗声说道:“道家的那些东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