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要亲身对着天仙宫大大小小的神像拜上一番。仿佛朝圣。
长安城东宫内,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举着高脚杯,饮着葡萄酿,看着儿子女儿们在身边玩闹、欢笑。好不自在。今天是大年初三,朝廷是不工作的,李世民也乐得清闲。趁这时候享受一下天伦之乐。相当的悠闲。
“观音婢,今天朕那大舅哥怎么没来?”李世民对着身旁的长孙皇后说道。
“按理说应该快了吧,哥哥昨天既然说要过来,那肯定会过来的。”
“朕登基这半年来都没怎么和无忌交流了,每次说话不是政事就是政事,时间一长,恐怕朕和无忌的关系都变了。”李世民这话说的倒也没错,政事和平常的交往不同,李世民和长孙无忌虽然在平时关系十分的要好,但在朝堂之上,却是上下级的关系,时间一长,恐怕那要好的朋友之情便淡了。
“陛下多虑了,臣这不来了么?”那边李世民刚刚说完话,耳边便传来一阵稳重的脚步声,这不是长孙无忌又是谁?
“哈哈,说曹操曹操到,不过无忌,你可是来晚了啊,朕为了等你,这一瓶上好的葡萄酿都快喝干了。”李世民笑着对长孙无忌说道。
“陛下,不是臣不守时,只是咱们长安城发生了一件大事,臣方才去查看了一下。这才来晚了。”长孙无忌对着李世民解释道。
“哦?这大过年的有什么大事?”李世民显然以为长孙无忌的话只是一个托词。
“陛下,您听我说,现在咱们长安城大部分人都奔着天仙宫的方向去了。”长孙无忌继续说道。
“哦?难道仙师升仙了?还是又有仙人下届?”李世民到现在还是不相信长孙无忌的话,对长孙无忌开玩笑般的说道。
“哎呀,陛下,您怎么就不信呢!是这样的。。。。”长孙无忌对着李世民吧天仙宫门前的那个布告的事情完完整整的说了一遍。
218 一轴圣旨传天下
218一轴圣旨传天下
李世民听完长孙无忌的讲述之后,也是呆立半晌,随后又讷讷的说道:“咱们这位仙师啊,每每奇思妙想,还真抓人眼球。不过。。。仙师也是逼着朕做改革啊。山间道观如此,将朕这朝廷又置于何地?!朕若是不按照仙师这样也弄出个社会福利来,天下人又怎么看朕,偏偏仙师这番作为又让人说不了闲话,更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罢,罢,罢。难,难,难。”
李世民深深地知道,黄俊明此举定能笼络一大批民心,当然黄俊明身为道士,基本上毫无威胁统治的情形出现,所以李世民这才笃信,黄俊明是真心觉得香火钱太过丰厚,于心有愧。所以想以此办法“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若是一方大吏、地方世家做出这样的事,李世民早就起疑心了。
可是话说回来,黄俊明的天仙宫归根结底是一个民间的宗教组织,不,甚至连一个组织都算不上,可是他李世民呢?掌握着一国朝政,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身份和地位都比黄俊明的天仙宫大的许多,天仙宫做了这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不更显得朝廷毫无作为么?
自家有苦自家知,天仙宫家底丰厚是因为信众的施舍,而大唐呢?大唐刚刚给突厥送了三分之一的“贡款”,还得维持朝政,还得养兵,还得预留出应对灾祸的钱粮。不说别的,单单说战乱因战乱毁去的城池的重修工作,这就已经让国库变得干瘪而捉襟见肘起来,那还会有余钱考虑社会福利?但是不做又遭人诟病,做又有心无力,是在是两厢为难。
“陛下可是怕朝廷颜面因此而受损?”长孙无忌虽然有时候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但是这察言观色的功夫确实相当的到家。李世民的三声“罢,罢,罢。”三声“难。难,难。”就已经让他察觉出李世民的想法。
“正是为此啊。”李世民无奈的叹道:“仙师这想一出是一出的性子,让朕是在是不好做啊。”
得知李世民确实是为了这件事而烦恼。长孙无忌的心思开始转了起来,黄俊明是天仙下凡,虽然和他交往的少,却也总能从李世民,长孙皇后,甚至是李承乾、李泰、房玄龄、杜如晦的嘴中听出对黄俊明的赞赏之意。并且从李世民得知此事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黄俊明是万万不能动的,但这件事确实又可能会让朝廷大失颜面,若想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是在是难得要死。可是不找出可行的办法。又万万不行,李世民这皇位现在还没坐稳,必须要有一件能够笼络住天下人心的事情让李世民的皇位做的更稳。只有李世民的地位稳固,他长孙无忌,以及整个长孙家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
思索片刻。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陛下,须知解铃还须系铃人。”长孙无忌对着李世民说道。
“解铃还须系铃人?你是说?。。。。”李世民听到长孙无忌的话,在心中恍惚给了自己一个答案。
“没错!”长孙无忌顺着李世民的话说道:“陛下可曾忘了,陛下您还是天下玄门总领袖?虽说您这名头也只是个荣誉称呼,但百姓不知道啊。天仙宫乃是道家宫观,若是按照陛下您这个称号来看。天仙宫做的事情不就等于是您做的了么?所以说,陛下不用担心朝廷因此事失了颜面,只要再以天下玄门总领袖的名义下一道旨意。将这个由天仙宫挑起的事情扩大化,扩大到整个大唐。如此一来,即是响应了天仙宫的作为,又可以使陛下您的声望更上一筹,何乐而不为呢?再者天仙宫的余款虽多,但也无法遍及咱们大唐的所有苦难之人,只要陛下您下旨号召一下,天下宫观纷纷效仿,不也是给天仙宫减轻了压力不是?对陛下您,对天仙宫的仙师不都称得上是一件大好事么?!”
听着长孙无忌的分析,李世民暗自思索,按照长孙无忌所说的,只要自己下旨,那么这件事就会由一个地方性的事件,转变成一个全国性的事件,而且,这个全国性的事件是由自己发起并执行的,不单单解决了自己的难处,还能借势安抚民心,的确是现下来说最好的办法。
“哈哈,辅机(长孙无忌的字),你真是朕的好大舅哥啊!”李世民微笑着拍了拍长孙无忌的肩膀,随后说道:“既然这样,辅机这个圣旨你去替朕拟下来,到时候朕看过了,就昭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