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大唐虎贲 > 第224部分

第224部分(1 / 2)

>五行遁术,长于隐蔽身形,神不知鬼不觉的。他若要杀你,会在他想象不到的地方突如其来的一刀。这一刀神出鬼没,极少有人能够闪避的了。就拿王君廓来说,王君廓勇名盛行,在旷野之地都让他一招伤了,险些致命。若辅以地利的优势,王君廓势必难以察觉他的行踪,为他所杀。”

“五行遁术?”罗士信又听到了一个耳熟却又新鲜的词语,好奇道:“这个五行遁术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那些来无影去无踪的法术,这种神奇的东西真的存在?”

“这个不好说!”裴青衣迟疑了片刻,道:“奇门遁甲,博大精深,这古有传言,是真是假我也没有亲眼见过。不过桓丹的五行遁术却也非神乎其神的法术,而是长期以往,演变而来的一种掩人耳目的手法。桓丹出生于龙虎山下的一个小道观,以鬼道正统自居,研习五行法术,算起来也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不过与龙虎山的其他道观不同,其他道观以炼丹修道,研习道法为主,而他们专攻五行法术,据说在百年前盛极一时,香火不绝。后来给人识破,他们所谓的五行法术都是以特殊技巧借助其他工具而施展的障眼法,也就受到了世人的唾弃,为道门不齿,香火也因之断绝。后来道观中出现了一名武痴,但因出生问题,不为龙虎山所容。他便动用学来的障眼法偷学,渐渐地意外将五行遁术融入了偷学来的武艺中去。而桓丹便精通这五行障眼法,能够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手段以迷惑视线,或者出现任何意想不到的地方,给人一种神出鬼没的感觉,让人防不胜防。隋末动乱,大别山附近有人聚啸山林,四处抢掠,依仗大别山之险,四处作恶,不论隋朝还是义军都奈何他不得,但就在某一日,他让人无声无息的杀死屋中,留下桓丹二字。六年前,江北有一恶霸为非作歹,在他的生日寿宴上在众目睽睽之下让人摘去了脑袋,没有一人看清是谁杀的他。众人只觉得眼睛一花,恶霸已经没了脑袋,依旧只留下桓丹二字。还有许多例子,不管是守卫如何深严。桓丹都能凭借神乎其技的五行遁术达到目的,获得了隐杀的绰号。桓丹的母亲是我的旧识,一直在打听桓丹的下落。也许是得知桓丹的消息,托我打听找寻。”

“原来如此!”罗士信毫不犹豫的道:“我帮你找找,找不到是一回事,找不找又是另一回事。我也想见识一下他的五行遁术。”(未完待续。。)

第二十九章 花言巧语

裴青衣说的这个五行遁术给罗士信一种强烈的即视感,貌似跟日本的忍者有着点点相似之处。

他对日本的历史不够了解,也不知现在的日本是什么情形,是哪根葱哪根蒜在当什么天皇。不过却知道中国与日本早在三国时期就有过往来了,魏文帝曹丕因日本国王卑弥呼向魏国亲善,封她为亲魏女倭王。公元四世纪日本对朝鲜半岛南部进行政治和军事扩张,也多次向中国东晋和南朝的宋国派出使节,接受其封号,以增强对外影响。但是因为当时航海技术的落后,彼此接触的并不频繁。不过随着科技的发达,航海事业将会渐渐崛起,海上各国的往来将会日渐频繁。

隋唐时期的频频往来就是最好的例证,关系非同一般。不过最初时的日本就如汉朝的夜郎国一样。面对汉朝的失节,夜郎王霸气的说了一句“汉孰与我大?”面对还未奔崩离析的大隋朝,小日本也来了一句“日出之处天子致书,日落之处天子无恙”,狂妄的口气可将隋炀帝杨广气得火冒三丈。

不过杨广好大喜功,喜欢做面子工程。以这个时期的风俗来定,越多的异族朝贺越显得国家的伟大富强。杨广也因此谅解了日本的“无知”,与之展开往来,还派使者起日本宣扬中原文化。

不过隋朝的繁华时日实在太短,面对杨广毁灭性的败家速度,偌大的王朝在短短的十数年间便走向了灭亡。

新起的唐王朝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日本从隋朝那里见识到中原的富强之后,展开了亲唐政策,多次派遣使者来中原学习文化。以至于原本落后的日本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衍变的改革,真正的走向了富强的道路。

日本的主流文化大多都是抄袭唐宋,指不定后来盛行的忍者他们所谓的忍术也是源自于中国的五行遁术,也未可知。

这如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一样,罗士信作为一个熟知历史的中国人,对于小日本没有好感。若有机会,也不介意马踏日本岛。轰轰烈烈的大干一场。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如今的小日本还真不值得大唐为之劳师动众消耗国力。

见天色不早,裴青衣心中有着许多的不舍。却也不得不告辞。

罗士信挽留道:“青衣姑娘,你与平阳亲如姐妹,在装修这屋子的时候,她特地给你准备了一栋别院。供你居住。干脆日后住下便是了。何必住在客栈,费钱还不便利。”

裴青衣心中却是一动,扭捏了片刻也应承了下来。

平阳禁口不能饮酒,担心打扰了两人的雅兴,一直没有出现。

这酒宴结束,也来与之相聚。两人相交多年,以往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近年来却是聚少离多,有许多贴心话说。罗士信也任由她们说悄悄话,下去动用自己手上的人脉关系帮着裴青衣调查一下桓丹的下落,为助她良多的裴青衣出点力。

但结果不容乐观,正如罗士信预想的一样:李世民这太子之位来的并不正当,杜淹暗中组建的这个地下组织也干了些许不能让他人知道的事情。这将组织撤销,以李世民的手段自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桓丹已经完全失去了消息,罗士信也只能让人尽量调查,不强求得到结果,主要心思还是在刑部的发展上。

经过王君廓教唆庐江王谋反案,满朝文武没有一个在小觑出将从政的罗士信,小觑他掌控的刑部,也给了他审案处事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大案过后,面对一点一点的小案,罗士信在刑部的日子也算过的清闲,但随着一个消息的流露,整个大唐的气氛渐渐有了转变。

就如绝大多数有识之士预料的一样,李渊平白无故的让李世民监国是禅位的前奏。

武德九年八月,朝廷传来了确切的消息,唐皇李渊以年事已高,无精力处理国事,将在次月初禅位与皇太子李世民。

就算是早有心理准备,突然得到确切的消息,依旧让大唐朝廷上的风气悄然改变。固然他们早已习惯李世民的治世风格,可是大多人心底都明白真正的变革即将开始。李渊用人唯亲,而李世民用人重才。李渊的政治班底并不适合李世民,组建新的班底是必然的。谁升谁降,谁能鱼跃龙门,看的就是各自在新皇帝的地位与成绩。

这临阵磨枪,不快也亮,几乎所有有追求抱负的人,都再为自己的前途而努力着。

真正清闲没有心底负担的也只有占对位的秦王党了,尤其是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秦琼、程咬金这些人都是所为的从龙大臣,他们的晋升是毋庸置疑的。当然这也包括罗士信……罗士信估摸着升官是暂时轮不到他了,这不足二十五岁,却已经是难得的刑部尚书,辅国大将军,在给他升官,要不了多久就无官可封了。不过增加封邑,却是少不了的,上千户的食邑,能够让原本就是土豪的他,更加土豪一些。

在李世民登基这种大事之前,罗士信还有人生另一大事情需要解决。

他与郑丽琬的婚事已经拖的够久了,郑丽琬更是因为等他,过了嫁娶的年纪。若是换做寻常百姓人家,早有官府涉入为之说媒,强迫她嫁人了。古代因为人口奇缺,律法规定到了一定年纪必须嫁人的。郑仁基现在是荥阳郑家的管事,地位不凡,也能将此事压下来。

这种事情越拖的久越对郑丽琬不公,罗士信在破突厥回朝之后便决定找个良辰吉日迎娶郑丽琬。

这古代嫁娶重视良辰吉时,罗士信与郑丽琬的八字不是很登对,极少有适合他们吉时,当初便是因为缺乏良辰吉日婚事一拖再拖,发生了些许意外。而今也是一拖再拖的,直到今年的中秋八月十八,才是最符合彼此的日子。

这瞧着时日将近,比之罗士信这里的期待,郑丽琬可谓望眼欲穿了。

成为罗家的媳妇,这是她四年前便怀揣的梦想。阴差阳错的拖延至今,如花似玉的小姑娘,已经成长为大姑娘……

“你说,八月十八,为什么还没有到呢!”郑丽琬轻轻的将柔弱的娇躯靠着身后那宽阔温软的胸膛上,带着几分甜蜜的笑容,看着面前盛开的桂花,闻着桂花特有的扑鼻香味,细语轻声的说着。这院子里天天见月月见年年见闭上眼睛都能浮现的景色意外的入眼,让她有种沉醉其中的感觉。

“就五天了!急什么?”罗士信从郑丽琬的背后搂着她的小蛮腰,歪着头儿将脑袋贴着那闪着光亮的发丝上,轻声笑着。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