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大唐虎贲 > 第205部分

第205部分(2 / 2)

也由此可见。大唐对于此次他们取得辉煌战果的重视。

相对罗士信对于繁杂制度的反感,三军都对自己能够得到李渊的亲自相迎而倍感兴奋,消息传开,一个个都欢呼雀跃,充满了莫大的荣耀与自豪。

作为后世人,罗士信是无法体会到天子皇帝在百姓兵卒中的地位的。在他们而言,能够得到李渊的降阶相迎,那是莫大的自豪骄傲。

在重视礼节的朝代,就算罗士信不喜麻烦,却也只能顺应大流。

他们依照礼部的安排,现在长安城北十五里外安营扎寨。

拂晓时动身南行,来到长安城外正好辰时天明。

李靖一人高坐战马走在最前端,左右正是罗士信与李世绩,他们作为另外两路的大总管职位要逊色李靖一些,但也相差不了多少,只是后了一个马头的间距:在他们的后方分别是尉迟敬德、薛万彻、薛万均、张公瑾、高甑生,接下来便是苏定方、薛永、莫虎儿这类的大将。

从李靖开始算起,包括罗士信、李世绩他们在内二十一员此次北伐的大将依次排列。

他们穿着明艳的铠甲,在万众的期待下,出现在了长安外围。

罗士信远远就看见了来迎接他们的阵容!

以李渊为首,在他身后的皇太子李世民、首相裴寂、次相萧瑀、陈叔达、宇文士及还有三省六部的官员一个个都站在身后。

如此规模的迎接,在大唐当属首次。

即便是当初李世民一战擒二王,虎步河南,所向披靡的时候,也未能获得如此盛大的欢迎仪式。

来到距离李渊规定距离之外,李靖、罗士信、李世绩与他们身后的战将先后翻身下马,步行到李渊近处见礼。

“末将李靖……”

“罗士信……”

“李世绩……”

“率领麾下将士兵卒拜见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岁。”

这个时代并没有跪礼也没有“万岁万岁万万岁”的习惯,据说万岁万岁万万岁是从武则天开始的,在唐初还是沿用隋朝流传下来三称万岁的叫法。这三称万岁也是沿用于传说汉武帝山呼万岁的因由。这个时代“万岁”是一种庆贺语,并非规定是对皇帝的称呼,就算是遇到李世民遇到救命恩人称万岁表示感激欣喜也是可以的。

在以李靖、罗士信、李世绩为首的三大将的率领下,身后的所有兵卒将士一并三呼万岁的拜见。

李靖、罗士信、李世绩等人要见李渊不难,但是寻常将领兵卒要见皇帝一面何其困难,在封建时代的影响下皇帝的地位之高无上,能够见皇帝一面是莫大的荣耀,一个个呼喊的格外卖力。

“诸位我大唐的功臣平身免礼!”李渊脸上充满了难以掩盖的笑容,高声应对着,感慨万千的看着一位位为大唐取得至高荣耀的将领兵卒,高声道:“诸位为我大唐抛头颅洒热血,万里出征,一举将威胁我大唐的宿敌突厥歼灭,为我大唐立下了不朽的功绩,是我大唐的英雄。前段时间神医告诫朕说,朕年事已高,应当戒酒禁口。朕想看着大唐在诸位的出力下,更加的强大,也特地戒了饮酒。但是今日,为了庆祝你们所立下的功绩,朕破例饮上一杯……敬诸位英雄。”

李渊激昂的说着,就算是作秀,他也将这个秀做的异常高明,令人感动感激。

身旁侍从早已备好器械,将盛满酒的酒盅递给李渊。

紧接着同行来的数万兵卒将领都挨个分配到了一杯酒。

“来,我们同饮这喜庆之酒!”在李渊的引导下,数以万计的人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

罗士信品味着口中我最爱的中山冬酿的味道,回忆起在草原上所喝的马奶酒,感觉那就是马尿一样,这酒还是中山冬酿的过瘾,瞧者政客气息十足的李渊,想着如果在李渊的带领下,所有人都酒盅丢在地上摔个四分五裂,那种场面才叫一个壮观。

不过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情,这酒盅大多都是各地筹集起来的,用了还要还回去。

这个时候的唐王朝穷的要死,哪会干那么奢侈的事情。

李渊着重嘉奖了李靖、罗士信、李世绩三人,领着他们一并进入长安城。

宽阔的长安城的朱雀大街左右聚集满了为官看热闹的百姓,在李渊领着凯旋之师出现的那一刻,欢呼声登时如同山呼海啸一般的响起来。

罗士信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在他的记忆里有过两次这种情况:第一次是李世民灭刘黑闼,第二次是他率兵攻克渔阳,逼退十万突厥兵,凯旋回朝的时候都得到了盛大的迎接:但是这一次给罗士信的感觉明显不同了……

前两次更像是作秀,百姓在看热闹而真正欢呼雀跃的都是那些有权有势,生活滋润的大富之家。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周边的百姓也跟着舞动着鲜花,带着嘶声裂肺的呼喊,似乎发泄着自己的喜悦:他这离开了两年半,似乎变化很大!

确实如他察觉的一样,李世民在他离开的了两年里,几乎成为了大唐的皇帝,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帮助下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治理天下:他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重视百姓的生活,选贤任能留心吏治,以防止贪官污吏。在政策上以农为本,以商辅之,厉行节约,还完善科举制度。

这大乱之后,本来就是民心思定的时候,李世民采用的制度又极其合理,坚固百姓生活,大大的加强了唐朝的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作为国都的长安,受到的好处是首当其冲的,人均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都百姓归心。

对于大唐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他们与有荣焉,不在是看热闹的心态,将自己视为大唐子民,由衷的欢喜。

贞观之治的风貌已经初步体现在这国都之中。(未完待续。。)

ps:  今天只有一更,明天将补上。

第五十二章 献俘仪式

在长安百姓的一路欢送之下,以李渊为首的浩瀚队伍由承天门进入宫中,前往太庙、太社告奠天地祖先。

古人对于祭拜天地祖先视为一件神圣的事情,也因故有跪天跪地跪父母一说。

但凡出征凯旋,逢年佳节都要告奠天地祖先。

罗士信作为后世人,有些不喜欢繁杂的礼节,但是古人重礼并不是全无因由,盲目的寻求礼法。他们的每一个礼节,都有一定的意义,都能体会古人在道德上的重视。反观后世少了礼节,少了礼法,论及文明素质,修身养性的素养,现代人与古人相差何止千里。

奠天地祖先因为重视,也由此显得格外庄严肃重。

上香祭拜,叙事问好,每一个环节都要诚心对待。

祭祖完毕,已经过了正午时分。

接下来也是最为关键重要的一个环节献俘仪式。

这献俘仪式自古就有之,两周遗留下来的记载中就包含着无数献俘礼节。随着历朝历代的发展,衍变为一个习俗习惯,唯有在取得盛大战果的时候,才有必要举办献俘仪式。

唐朝自立国起,也只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