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士信本就是李世民麾下的二十三员大将之一,位于大军前沿,见如此景象,心情也跟着开朗,不过没有见到平阳,却也是小小的遗憾。
大军凯旋归朝,受到了热情的迎接,李渊甚至派出了自己的心腹李唐第一重臣裴寂来城郊相迎。
入了长安,乐队奏起了欢迎的乐曲,庆贺胜利的百姓早已等候多时了。
在去皇宫的路上,人民夹道欢呼喝采,鸣放鞭炮烟花,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气氛炽烈,沸腾着大唐百姓的感激和热情。
不过作为一个明眼人,罗士信还是发现一点点猫腻的,大多百姓都是冲着热闹来的,那些真正欢呼的人物绝大部分都是小厮打扮或是衣着光鲜的人物,不是达官贵族富豪商贾就是他们带来的佣人。想来也是,现在天下初定,还未转向盛世,大多百姓依旧为衣食住行而发愁奔波,哪有闲情逸致特地来为凯旋大军庆贺。能来凑个数,看个热闹就很不错了。
罗士信不太在意这面子工程,对于长安的景象却异常关注:古长安无愧是古代最豪华的国都,个个坊区规划的整整齐齐,在马上往远处眺望,各种古建筑层次分明,散发着严实华贵的风格,比之后世的高楼大厦都未有不如。
这就是大唐的长安,天下的中心,万朝来贺的目的地。
来到了朱雀大门,出战的兵卒在朱雀大门接受犒赏。
李世民带着罗士信、秦琼、尉迟敬德之类的功臣大将进入皇宫,他们这一票人是由李渊亲自封赏的。
太极宫的宏伟出乎罗士信的预料,与记忆中的故宫一比,发现故宫什么的实在是弱爆了。
事实也是如此,太极宫的前身是隋朝的大兴宫,由建筑师宇文恺主持修建,一砖一瓦严苛规划,极其讲究,气势雄浑,将近有六个故宫大小,其雄伟壮观可想而知。
李渊在太极殿正殿率百官接见李世民、罗士信这类功臣。
太极殿分正殿、东堂、西堂。西堂是皇帝居住的地方,自不用说。正殿唯有元旦大朝、新皇即位、大赦改元、巨大政治决策等重要国事活动才在这里集结。而东堂才是皇帝真正处理日常公务的地方。
李渊选择在太极殿正殿接见功臣,足见对于此战胜果的重视。
“拜见皇上!”李世民这个天策上将打头,领着身后一干李唐大将跪伏在地。
“哈哈哈哈……诸位爱卿快快请起,请起!”李渊表现的很是高兴,一脸的兴奋,从龙椅上站起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笑道:“诸位爱卿无愧我大唐栋梁,洺水一役打的精彩漂亮,朕听得捷报,喜的是夜不能寐夜不能寐啊!”
“托(父皇)陛下洪福,我等才能取得如此恢宏胜利!”谁说直汉子不会拍马屁,不说李世民、李绩这些人,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也吼得声嘶力竭,搞得罗士信在下面大眼对小眼,胜战是将士上下浴血奋战,取得的战果,关李渊什么事情,偷偷的瞄了瞄李渊。李渊虽以年过半百却毫不见老态,除了脸色带点酒色过度的苍白之外,眼精目灵,额角宽广,相貌堂堂。无怪李世民、平阳公主帅气漂亮,老爹的出色基因摆着呢。
李渊翻开了李世民呈上的功劳簿,翻至第一页目光理所当然的落在了罗士信的身上。
“好一个少年英雄!”李渊笑着赞了一句,随即高声道:“罗士信听封!”
“臣在!”罗士信上前了一步,高声应到,心底难免有小小的激动,不知道自己会得什么赏赐。
李渊正容道:“剡国公绛州总管罗士信,据守洺水以四百残卒抗上万大军于城下,血战八天,又献水攻之计助大军破敌,更生擒敌酋刘黑闼攻取洺州,居功至伟,爱卿精忠报国,刚毅果敢,身先百战之锋,气盖万夫之敌,特授右骁卫将军,加封上柱国,增食邑一百户。此外右骁卫大将军之位空缺,将军可暂领大将军之权,从事。”
此言一出,殿内文武大臣皆为之哗然。
罗士信都有些惊呆了,连谢恩都忘记了。
李世民先是一怔,随即眼神忍不住的往李渊下首最靠近皇位的那个位子看去……太子李建成自若的站着,气度非凡。
罗士信与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他们有着本质的区别。
别看秦琼、程咬金年岁长罗士信许多,但在李唐的地位年仅二十的罗士信要高过秦琼、程咬金一大截。
当初罗士信不满王世充,直接带着一票小弟归顺李唐。而秦琼、程咬金却是直接单枪匹马的投入李世民的麾下。投奔的价值不一样,地位自然不一样。
罗士信投奔时,因为有兵有马,李渊直接任命他为陕州道行军总管,统帅陕州道兵马独自领兵作战。而秦琼、程咬金无兵无权则被分配到李世民麾下效命,后来成为天策府中的将领之一。秦琼、程咬金领着秦王府的护卫军的时候,罗士信已经在绛州当任总管统领地方军政大权了。
罗士信虽然经常授命于李世民,全赖他骁勇善战,李世民将他临时调入麾下听命,严苛的来说罗士信并非是李世民的直系属下,而是独立出来类似于李靖、李世绩一样李唐皇帝李渊的将领,是能够独自领兵的存在。
罗士信在讨伐刘黑闼的战役中,确实居功至伟,但他不是李世民,没有到赏无可赏封无可封的地步。
增食邑一百户,没问题,加封上柱国,理所当然。但右骁卫将军领右骁卫大将军之权就大有问题。
第二十二章 太子李建成
立功,增食邑,也就是增加田地,增加收入,这是很正常的犒赏方式。
上柱国是勋级,专门对作战有功的人进行的特别表彰,有点像后世的获得一等功到三等功的“战斗英雄”这个称号一样,上柱国算是特级战斗英雄,直接享受二品官员的待遇。秦琼早期,单枪匹马在万军丛中斩杀敌将,获得上柱国的称号。罗士信血战洺水八天,足也以得到这个特级战斗英雄的头衔。
右骁卫将军则不一样,唐朝用的是府兵制,以十六卫大将军遥领天下府兵,将府兵与禁军合二为一。平时没有战事的时候,右骁卫将军手中可以管护卫京师的两、三千兵马。若有战事,需要用到罗士信,凭借这左威卫将军的身份,他完完全全可以坐到副统帅的位子,能够聚集麾下冲折府的兵力,率两三万的大部队,单独出战。
这可是一个真正握有大权掌握实权的职位,在唐朝身居这类职位的人,至少也在三四十岁以后,几乎都是那些身经百战的大将,而罗士信以二十之龄,居于这左威卫将军这个职位,在目前是绝无仅有的。
不仅意味着罗士信从地方将军提拔为京师将军,还步入十六卫将军的行列,成为最年轻的十六卫将军。更别说还来个行右骁卫大将军权力,这干熟手了随时随地都有转正的可能。
其实以罗士信所立的功绩,就算进入十六卫也是合情合理,但十六卫太过重要,任务是“居中御外,卫戍京师”,进入十六卫就等于进入李唐军事的核心。
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没有家势没有后台,一脚进入李唐军事的核心,没有猫腻都有鬼了。
罗士信自己也觉得意外,有小小的问题。不过这任命以下,升官发财,已经注定,其他什么的都是后话,抱拳作揖道:“谢皇上恩赐。”
在罗士信之下的是罗艺,此次讨伐刘黑闼,他先于徐河攻破刘黑闼弟刘十善的军队,又完成李世民的合围战略,攻下多城,这第二功也是当之无愧。不过罗艺是镇边将领,未经宣召不得入朝,并未在他们这一行列,暂放一边。
接下来秦琼、程咬金等人也依次得到了合理的封赏。
唯一立功没算的也只有李世民了,李世民现在就处在怎么一个极其尴尬的地方,根本就没的封赏,所以也只是口头赞许几句,嘉奖什么的提也没提。
封赏完毕,李渊设宴在太极殿东堂设宴款待功臣,并让太子李建成主持宴会。
在移步太极殿东堂的时候,程咬金斜刺里冲了上来,一拳直捣罗士信胸口。
“好小子!你是越爬越高了,我们兄弟被你远远的甩在后面了。”
罗士信也不躲闪,任由这拳打在了胸口。这拳头看似威猛,落下却是轻的。
罗士信笑道:“爬的再高,还不是叫你程老哥,你担心什么。”
“也是!就算你当了宰相,还是我老程的小老弟,不对差点让你忽悠过去了……请客,必需请客!你得的赏最多。”程咬金咬牙切齿的,又敲了几下道:“长安醉仙居,要喝千日醉。”
“行!”罗士信一口允诺,醉仙居是长安最大的酒楼之一,千日醉更是招牌名酒,价格不菲。
不过对于今日获得的封赏来说,罗士信完全承受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