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牧就像在云端之中藏头露尾的神龙,即便高慕侠成为了密探头子,都无法看清楚他的动向和意图。
就像他现在很不理解,为何苏牧要在这样危急的关头,出现在上京城中一样。
他已经是一军主帅,根本不需要亲身涉险,为何要来上京走一遭?
难道他不知道隐宗的刺客死士一直在寻找着他的踪迹,一直想要将他除掉吗?
人都说千金之躯坐不垂堂,作为一军主帅,苏牧没有坐镇幽州,更没有出现在大定府,反而马不停蹄出现在上京城,这样的敌人核心之中,为的是哪般?
高慕侠有些不理解,虽然迟了些,但他无法否认,在他最需要的时刻,苏牧终究还是想着来见他的。
他仍旧很悲愤,仍旧很恼怒,既然已经决定要来,为何就不能来早一点!
只是他并不知道,为了赶到上京,苏牧抛开了孙金台,抛开了郭京,只有不闻不问,跟着他一路北上,过大定府而不入,沿途跑死了十二匹马,才抵达了上京城。
他本想第一时间来见高慕侠,但他看到了城头弟兄们的尸体,他看到高慕侠那个店铺已经成为一片焦土和残垣。
“你来迟了…”高慕侠如是说道,他并不看苏牧,因为他担心自己看到他满身的风尘,会软下心来原谅他。
一切都晚了,密令发布出去,耶律淳和萧德妃绝对过不了今天晚上,到了明天,整个上京乃至后辽,就会是另一番残局,会动乱,会崩溃,会走向另一个未知的局面。
整个北方大战的走向,都会因此而改变,大焱会越发风雨飘摇,或许能够从中渔利,或许所面临的状况会更加恶化,一切都重未知。
但高慕侠并不后悔。
他从来不是个冲动之人,从接管皇城司的那一刻起,他就明白密探的宿命,他能够看不透生死,却能够像弟兄们一样,为了理想而将生死置之度外。
但他绝不原谅,弟兄们的死会变得一文不值,这一点是他永远无法接受的。
因为这些人是隐藏在黑暗之中的英雄,他们应该得到足够的敬意,和回报!
苏牧的嘴唇翕动了许久,几次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没有说些什么,他只是伸出手来,将一样东西,塞到了高慕侠的手里。
“剩下的事情交给我吧。”
高慕侠感受着掌心之物的质感,心头陡然发紧,眼眶便热了起来,他面对这房中的火炉,默默地将那密令丢进了炉子里,就像烧给天上的弟兄们一般。
烈焰如同恶魔的长舌,将那密令包裹起来,上面并无字迹,这才是他高慕侠,真正痛恨自己的地方!
即便他承受着弟兄们死去的痛苦,他仍旧无法冲动任性,哪怕一回!
或许也正因此,他才能成为皇城司的大当家,才能成为苏牧最称职的左膀右臂!
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退为进
对于苏牧的上京之行,高慕侠是如何都找不到头绪,唯一能够想到的可能便是,苏牧要亲自前来,说服萧德妃,将大焱和后辽的盟约延续下去。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反而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因为苏牧此次来上京,竟然只是为了让皇城司撤退!
也就是说,苏牧要彻底放弃萧德妃,放弃后辽!
后辽对于大焱的战略意义自不必说,如果能够争取回来,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但苏牧却没有任何争取,反而要将皇城司的人全都撤走。
自打上次北伐,皇城司便开始在上京这个辽国的心脏不断地潜伏和经营,好不容易掌控了地下格局,渐渐产生了足够的影响力,甚至能够在必要的时刻,刺杀萧德妃和耶律淳。
能够达到这样的程度,付出了皇城司弟兄们多少鲜血和牺牲,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苏牧却要将这一切都放弃,这是最让人无法接受的!
既然要放弃后辽,为何不破罐破摔,将萧德妃和耶律淳刺杀掉,一个混乱的后辽,对大焱的危害,总归比现在的后辽要小很多。
苏牧既然不想刺杀萧德妃和耶律淳,应该是想继续和谈,延续盟约的,为何现在突然又要彻底放弃后辽?
既然放弃了,为何不杀掉萧德妃和耶律淳?
这根本就说不通!
就像当初苏牧坚决分兵,一定要将刘光世和杨可世的精锐骑兵派出去一样,让人看不懂!
而根据绣衣指使军的情报,韩世忠已经带领着大焱的精锐骑兵,从大定府出发,眼下已经陈兵仪坤州边境,看架势是要对后辽动真格了!
虽然有些看不懂,但高慕侠还是命令弟兄们开始撤出上京,这样的决定,连他自己都感到憋屈。
弟兄们早已做好准备,为刺杀萧德妃铺平了道路,为此不知付出多少牺牲,结果高慕侠最终只是发下了一纸空文,这已经让弟兄们非常的不平,如今又要下令撤退!
或许有人会想,没有谁乐意在最危险的前线冒险,没有人愿意在两国撕破盟约之后,甘愿留在帝国的都城。
但皇城司的弟兄们就像一颗颗种子,撒落在上京的每一处角落,而后用鲜血灌溉,开出只存活在夜里的花,这些都是他们的付出,都是他们为之努力卖命的基业。
虽然时局危急,但事实上,谁都不愿意离开自己拼死经营出来的局面,特别是在一无所获的情况下。
只是皇城司的人就如同岳飞韩世忠以及后来的大焱军队,在苏牧的主导之下,早已铸就了崭新的军魂,早已将服从命令刻入了骨子里。
即便有再多的不满,不甘,不舍,他们都选择了遵从高慕侠的命令,不到两日的时间之内,就纷纷偃旗息鼓,停止了所有的任务。
因为大规模集结会引起后辽方面的警惕,所以这些人仍旧散落在上京城内各处,而苏牧则开始一个个据点流转跑。
他要见一见这些弟兄,整个上京城内潜伏着的六百多密探,他都要一一见面,并向他们解释自己的意图。
他不想再让弟兄们心灰意冷,如果不是保持机密对杨可世和刘光世的军事行动太过重要,出于保护这两支骑军的原则,他也会向刘延庆等人详细解释自己的策略。
但大军之内不比皇城司,他不能向刘延庆等人解释太多,因为就算解释了,他们也会认为苏牧的策略太过异想天开,完全就是让杨可世和刘光世去送死。
而事实上,杨可世和刘光世的任务跟送死已经没有任何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送死的时候,他们能不能拉上敌人当垫背,仅此而已。
所以对于杨可世和刘光世的行动,苏牧有着太多不能向刘延庆等人解释的原因。
但皇城司的弟兄们却不同,他们有着六百人,这其中仍旧有可能会有部分敌人的密探和细作,但相对于十万禁军和近乎二十万的各种辅兵民夫杂役之流的三十万大军队,六百人实在太微小。
况且高慕侠在皇城司暗察子的管理上下足了功夫,使用了苏牧交给他的分层直属连坐管理制度,层层把关,细作想要潜伏进来的可能性已经非常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