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紫禁清萍 > 第59部分

第59部分(1 / 2)

>跟四阿哥站在一起的还有一个看上去年纪比他稍大的男人,身穿着官服,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他们好像在讨论着什么事情,我很自然地就拉着雪晴躲在了一棵大树后,想要偷听他们在说什么。

雪晴扯了扯我的衣袖,我示意她不要出声,想要留心四阿哥和那官员的谈话内容,但由于我站的地方离他们的距离有点远了,所以听得不是很真切,欲往前一步,却不小心踩到了一根枯枝,发出了声响。

“谁在那里?”凌厉的声音从那官员的口中说出,让我不由地心中一寒,既然被别人发现了,再躲躲藏藏下去也没有意义了,牵着雪晴从树后走了出来,四阿哥看到是我,眼神一暗,不多想就给他行礼。

我福身说:“给雍亲王请安,王爷吉祥。”身边的雪晴跟着我照做,倒是学得中规中矩的,而四阿哥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只向那官员道:“隆科多,你先退下吧!”啥?他就是传说中的隆科多?

“嗻。”隆科多就退下去了,临走前还看了我一眼,面对四阿哥,我感觉到有点不安,甚至有点想逃离他所在的范围,就在这时,他却说话了,“刚才你听到了什么?”我想自己是绝对骗不了他的,只能跟他说真话。

我稍自镇定地说:“什么也没有听到。”四阿哥的表情有点冷漠,“那是最好,听了对你也没有什么好处,回去吧!”然后,他就往我来时的方向永和宫而去了,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我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重新迈开了脚步,走在出宫的路上,想起刚才所看到的隆科多,又是一个不得不注意的大人物,也将是两朝重臣,荣宠一时,在新旧交替的两朝,都受到两朝皇帝的重用,他的成功,就要从他的家世说起了。

隆科多,清满洲镶黄旗人,佟佳氏,康熙孝懿仁皇后之弟,一等公佟国维子,康熙理藩院尚书兼步军统领。隆科多的祖父佟图赖入关以后多次出征山东、山西、河南、湖广等地,军功卓著,历任定南将军、礼部侍郎,晋爵至三等子,死后又特赠为一等公,原因是“父以女贵”,是皇太后的父亲。隆科多的父亲佟国维既是康熙的舅舅,也是康熙的岳父,地位自然尊崇。他又曾三次跟从康熙亲征噶尔丹,立功颇多。因此,佟国维也是仕途一路畅达,历任侍卫、内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晋爵一等公。佟国维还有一个女儿做了康熙的贵妃。隆科多姑姑、佟图赖的女儿,是顺治皇帝孝康章皇后。孝康章皇后为顺治皇帝生养的孩子便是康熙。隆科多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嫁给了康熙,分别成为康熙的皇后和贵妃。此外佟氏家族还有多人官至高位,当时有“佟半朝”之称。隆科多生在这样的家庭,注定了他一生位居极品,成为康熙、雍正两朝的关键性人物。因其祖父和父亲的缘故,隆科多与康熙也有着双层的亲戚关系,既是康熙的表弟,也是康熙的内弟,自然受到重用。

历史上记载的隆科多的崛起是在1688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七年。这一年,他开始担任康熙的一等侍卫。隆科多担任一等侍卫之后不久就被提拔为銮仪使兼正蓝旗蒙古副都统。康熙四十四年年,康熙以“因所属人违法妄行,谕责隆科多不实心办事,革副都统、銮仪使,在一等侍卫行走”。但到了康熙五十年,他又重新受到重用,得授步军统领的重要职位。步军统领,俗称九门提督,负责维持京城防卫和治安,并统帅八旗步军及巡捕营将弁,权责重大,由皇帝特简满洲亲信大臣兼任。由此可见康熙对其亲信程度。

这一切,又让我想起了萍舒的额娘也是佟国维的女儿,那这隆科多就是我这身体的亲舅舅了,这一次的见面虽然有点仓促,但却足以让我看清了内在的事实,隆科多现在俨然就是四爷党的人了。

这个人是绝对不会帮十四的了,就算是亲戚,也要提防了,忽然感觉到周围的敌人仿佛多了起来,我好像没有多大的能力可以应付了,心实在是太累了,这一切的纷争,什么时候才可以停下来呢,应该等到最后的赢家出现就可以停下来了。

第七十八章 诏书

十一月,皇太后不豫,上省疾慈宁宫。发布诏书,回顾一生,阐述为君之难;并言自今春开始有头晕之症,形渐羸瘦;特召诸子诸卿详议立储大事。

在这个月里,不仅皇太后病了,连康熙也病倒,但他仍坚持到慈宁宫看望皇太后,母子之情可见一般,虽然皇太后不是康熙的生母,但却陪伴了康熙的大半生,这其中的养育之恩,是泯灭不了的。

顺治十一年(1654年)康熙出生的三个月后,他有了一位嫡母,即顺治福临的第二位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当她来到紫禁城时,年龄还不到13岁,比康熙年长才12岁又5个月。康熙八岁时,母亲佟佳氏病故,康熙心目中除祖母孝庄文皇后以外,嫡母自然更加重要。

顺治皇后博尔济吉特氏(1641…1717年),科尔沁贝勒绰尔济之女,顺治废后之侄女。顺治十年(1653年)八月,皇后废。次年五月聘为妃,六月立为皇后。顺治十五年(1658年)正月,顺治以侍奉太后疾不勤,诏停其宫中笺表。三月,遵太后旨恢复如初。康熙继位,尊为皇太后,居宁寿宫。圣祖奉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出巡皆随行侍奉。太皇太后病重,朝夕相侍。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移居慈宁宫。

皇太后是顺治的第二位妻子。她小顺治三岁,在顺治17岁时,先被聘为妃,后册封为皇后。此时,顺治是刚刚废掉了皇后博尔济特吉氏。对于这样新皇后,顺治依旧没有产生爱恋的感情,尽管顺治的已到了情窦大开的年龄,也许正是如此,顺治才对自己心中的理想伴侣做了更完整的描画。历史上对这位皇太后的脾气禀性并没有过多介绍,从顺治找不出废后的借口来分析,皇太后应该是个安静的女人,但毫无个性可言,也就是说没有生活的趣味,更确切地讲,她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少女。而这时,顺治的生活中突然有了董鄂氏,于是满腔地热情就转移了方向,本来就对她冷淡的顺治,就再也没有一丝好感了,幸而皇太后从不管他与董鄂妃的关系,更没有争风吃醋,而是安静地呆在自己的后宫,了度这青春如花的年华。

再说说康熙的病情,这年秋,康熙精神亦大不如前,据他自称“朕近日精神渐不如前,凡事易忘,向有怔忡之疾,每一举发,愈觉迷晕”。这月初,又增腿膝疼痛,并感受风寒而咳嗽声哑,这时,这个临御天下近六十年的老皇帝已觉自己余日不多,对于前途,十分悲观,他深怕自己的几个儿子乘他生病之际矫传皇太后诏旨而行逼宫之举,他也想到这些斗红了眼的儿子们会不会给他进鸩毒,而后再伪撰诏书,行篡位之举,或者在他死后,将他的尸体置于乾清宫内而束甲相攻,为了维护他的一世令名,他希望死的光明磊落而不能不明不白,他需要向广大臣民袒露心迹,对自己一生做一个总结,布告天下,让天下臣民后世对自己一生有个客观的评价,为此,早在初废太子之后,他即随想随记,积之十年,至这月二十一日大病之中,他将诸皇子、满汉大学士、学士、九卿、詹事、科道齐召至乾清宫冬暖阁,颁布了情辞恳切的长篇谕旨,为了了解康熙的心情,特译成白话,内容是这样的:

“朕在年轻时身体十分健壮,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生病,今年春天,才得了头晕之症,身体渐显消瘦,秋天时,朕行围塞外,蒙古地方水土很好,因而精力渐觉充沛,面容也逐渐丰满起来,每天骑马射箭,都不觉得疲劳,回到北京后,因为皇太后身患重病,我日夜忧劳,头晕这症又不时发作,心中有许多话,想向你们说,所以特地将你们召至加以面谕:

从来帝王治理天下,没有不把尊敬上天、效法祖宗作为首要之事,敬天法祖的主要内容,就是要使远近宾服,让人民休养生息,让百姓普遍享受四海之利,而作君王的则要以百姓愿望作为自己的愿望,体恤群臣,子育万民,在国家没有危险时即注意加以保护,在天下未乱时即不懈地孜孜求治,不分白天黑夜,尽心尽力,宽严交相为用,互相补充,施政中既讲原则,又不失灵活,以图国家长治久安,自古以来各朝,以我大清取得天下最为名正言顺……

这道谕旨朕已准备了十年之久,如果将来有什么遗诏,也无非就是这些话,我把心里话都毫无保留地掏给你们,此后朕就不再重复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