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和十四和好了之后,今年的除夕夜就到了,当我和他恩爱如以往地出现在家宴上的时候,确实是跌破了不少人的眼镜,毕竟在我们吵架的这一个月里,他出去外面应酬都被传言成了花天酒地。
也就使十四嫡福晋不受宠的传言不胫而走了,我也懒得说些什么,反正清者自清,浊着自浊,而现在是事实胜于雄辩,那就更不用解释什么了,那些想看戏的无聊人也没得看了,就算有得看,我也要收钱呢。
宴席上,总是会感觉到一道异样的目光,于是,我就不着痕迹地寻找,但当发现那是四阿哥时,却是愣了一下子,遂回之一笑,就移开了眼,说真的,也曾经怀疑过那告诉十四真相的别人是四阿哥,但现在是不是他已经没有意义了。
我不想再在这个问题上深究下去,如果真的是四阿哥,那他的如意算盘可就打错了,还打在了我的身上,我绝对不是那种任人打不还手的人,要是逼急了我,狗急也会跳墙的,家宴过后,就是康熙五十四年了。
正月二十九日丙寅,诏贝勒胤禩、延寿溺职,停食俸。
在这本应该是喜气洋洋的正月里,康熙又对八阿哥发作了,因其在延寿里做事不称职,是年,停给皇八子胤禩爵俸, 统观康熙前后对八阿哥的揭露,主要内容是:
阴怀图位大志,不守本分,所谓“自幼心高阴险”,“妄蓄大志”,不讲臣弟之道,谋害胤礽,以图储位。
妄博虚名,滥施恩惠,甚至与康熙争名,在管理内务部大臣事务时,把康熙所宽宥的和施恩的事情,揽为己功,买好众人,三阿哥说八阿哥的行为像梁山泊的宋江假行仁义,康熙也同意地说他及其党人如同梁山泊贼徒,又拿他与胤礽作比较,说胤礽悖逆屡失人心,八阿哥则屡结人心,这个人的阴险,百倍于胤礽,因此更可恶可怕。
结党谋位,在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康熙就指出八阿哥“党羽早相要结”,五十三年说他与乱臣贼子结成党羽,密行险奸。
不孝不义,八阿哥结党谋位,对父皇、对嫡长、对非同党的兄弟,自然是不讲孝道和友恭之道,所以康熙说深知其不孝不义情形。
不孝之子的结党谋位,康熙已不是不喜欢八阿哥的问题,而是惧怕他、痛恨他,惧怕,是因八阿哥党徒多,势力大,以至可以搞政变夺权,痛恨,是明确宣布断绝父子恩情,一度停止八阿哥俸禄。
四月三十日乙未,康熙经密云至遥亭,与皇三子诚亲王、皇四子雍亲王议西北用兵之事,皇四子之言得康熙首肯。
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康熙末年,西北用兵是一件大事,准噶尔部蒙古人虽经康熙三次亲征败回新疆,该部及和硕特等部在青海、宁夏部分地区也有势力,由于蒙古人信仰西藏喇嘛教,和藏族关系密切,顺治、康熙年间蒙古和硕特部人做西藏俗网,他们虽都隶属于清朝,但关系松散,所以西部蒙古是清朝的西部以至北部边疆不稳定因素,就在这一年准噶尔部策旺阿拉布坦进攻清朝哈密,从此掀开了战争的序幕。
第七十二章 赴宴
十月,谕大学士:“朕右手病不能写字,用左手执笔批答奏折,期于不泄漏也。”
这些年以来,由于康熙曾多次明令禁止,皇子们营求储位的活动大都十分秘密,他们的这些活动,使得康熙的命令成了一张废纸,面对这种情况,康熙十分伤心,非常羞愧,极端愤懑,而又无可奈何,伤心的是,自己对儿子们尽心抚养,将他们一个个教育成人,而今晚境来临,没有一个人顺从自己,关心自己,羞愧的是,诸皇子为了争储夺嫡闹翻了天,将家庭丑闻完全暴露在社会之上,严重的影响了他自己在广大臣民之中的威望,愤懑的是,自己的这些儿子们竟在自己还在世时就已觊觎最高权力,这不是向他争夺权力又是什么?所有这些,都严重地摧残了他的心灵,伤害了他的身体,同时也严重干扰了国家事务的处理,早在康熙四十七年初废太子时,康熙即“六夕不能安寝”,而后即连病数月,虽经多方调治,身体有所恢复,但是由于日夜忧心,至康熙五十年代初,虽然行年未至六十,却已须发皆白,身上病症也越来越多,康熙五十年五月,康熙北巡塞外,即自京师抱病而出,令人扶掖而行,在这一年,康熙因病右手不能写字,只能左手批折。
早些年的时候,太医就诊断出了康熙是得了心悸症,这心悸实际上就是心脏病了,这些年,因为皇子们夺储的事情,就曾经发作过几次病,而这次的病症便是“右手麻木”,不能写字,康熙业已进入了垂暮之年。
还记得有一次进宫给德妃请安,康熙也正好来到了永和宫,刚看到他的时候,我就差点认不出他来了,眼骨微陷,额骨突出,脸庞瘦削,眉毛和胡须已经半百了,鬓发之间还隐现丝丝的银丝。
康熙已经不是当年初见的那个矫健的中年人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已渐渐地显现老态了,如果他不是经常为国事和家事操心的话,我想他不会老得这么快的,但他的儿子又有几个能明白他的心呢?
就在康熙的病情稍微好转的时候,我就收到了雍亲王府四福晋的一张请帖,说是四王爷要给侧妃年氏所生的四格格办一个满半岁的宴会,这可真稀奇了,满人的小孩通常重视的都是满月宴和抓周宴。
现在四阿哥竟然要为年氏的女儿办个这样的宴会,可见他宠年氏的传言不假啊!其实,他真正想拉拢的应该是年氏的娘家吧!年氏可是年羹尧的妹妹,而在康熙四十八年九月十七日甲申,以内阁学士年羹尧为四川巡抚,背后的关系可想而知了。
而这年氏正是将来的敦肃皇贵妃年氏,湖北巡抚、后加太傅、一等公年遐龄之女,原授一等公、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之女弟也。为雍正藩邸侧妃,康熙五十四年,生皇四女。五十九年,生皇子福宜。六十年,生皇子赠怀亲王福慧。雍正元年五月,生皇子福沛。十二月,册封贵妃。三年乙巳十一月,病亟,晋皇贵妃。旋于是月二十三日卒,十二月,谥曰敦肃皇贵妃。
据我所知,这年氏的名字叫年绮叶,是康熙五十二年进宫的秀女,当时年芳十三,在甄选大会上被德妃看中了,于是就在永和宫侍奉,在康熙五十三年五月被指婚给雍亲王为侧妃,地位仅次于四王妃。
其父年遐龄曾任湖广巡抚,康熙四十三年已休致,其长兄年希尧于康熙末年以布政使衔署理广东巡抚,其二兄年羹尧为川陕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