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朕的司寝女官 > 第71部分

第71部分(2 / 2)

直到昨天,皇帝下了封圣旨,免了冯柯的罪。皇帝那封圣旨写的有点长,先骂冯柯不知恩,助纣为虐,再中肯的点了些他这些年在吏部做的好事,中间还穿插了一段他在后宫的生活。

那段话的大意是,皇帝傍晚回长安殿,见有一个宫婢跪在墙角,遂问陆昭仪是怎么回事。

陆昭仪说,自己宫中失窃,主犯已经处置,这宫婢非是同伙,但知情不报,所以罚她跪在那儿反省。

知情不报便是包庇罪,自然要严惩。皇帝当然勃然大怒,直言将那宫婢拖出去打死。

这时候,陆昭仪劝道:“她知情不报,也是因为同伙的威胁,事发后又诚心悔罪。如今我这长安殿新开,恰是用人之际,如此带罪之人,总得给她一个诚心给过的态度,否则,一味用重典而不施恩,人心流散,宫婢们表面惧伏,内心却恨我手段毒辣,不肯尽心已职,岂不得不偿失?”

皇帝听完之后,以微见著思考了一番,决定宽容冯柯一回,罚他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待罪立功,继续为国尽鞠。

上司和同事都死了,冯柯在鬼门关溜了一回,居然因为陆昭仪一句话便可以升迁为尚书。可以想象,冯柯在狱中听到这封圣旨时的感恩涕淋。

他不记皇帝的恩,只记陆昭仪这句话的情谊,所以一进家门,便使着自家夫人递牌子入宫,要她当面感谢陆昭仪。

王夫人边哭边说,止不住夸道:“皇上本是明君,陆昭仪更是天下难得的深明大义,若您能为皇后,才是咱们大齐百姓的福份呢。”

陆敏心说,李禄拨给长安殿的人,全是嘴严腿快眼色好,又精明干练的能干之人,没有一个手馋眼馋的,自己进长安殿四个月,也从来没有失窃过什么东西。

至于皇帝圣旨上假她口所说的那番话,她也从未说过。

皇帝睁着眼睛说瞎话,倒是哄的冯柯夫妇如今奉她为神明一般。

王夫人左看右看,忽而自身上掏出一叠银票就要往春豆儿怀里塞,嘴里连连道:“我也听说陆昭仪怀孕了,家贫无好礼可备,这里有几千两银子,陆昭仪留着给小皇子置备些顽意儿,如何?”

陆敏顿时就拉了脸,声音也硬了起来:“王伯母,若只为说几句话,我是小辈,听了就是。您若再来塞银塞物这一套儿,我非但不收,还得命人将您送到内侍省去,拿银票贿赂后妃,您是嫌冯尚书那牢还没坐够吗?”

春豆儿吓的立刻扔了银票,扶着陆敏转身便走。

陆敏叫这妇人气了一回,吩咐春豆儿道:“你抽空往内侍省一趟,告诉李总管一声,往后宫门上盘查的紧一点,若有携着大笔银票入宫的,直接遣回去,否则银子戳到面前,咱们饬斥一通,这些命妇们表面不说,回去也要记咱的仇,平白惹人的事情,还是叫李总管干的好。”

春豆儿连连点头,笑道:“所以人们常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李总管就是那宫门上的小鬼,专门扮恶人的,是不是?”

陆敏笑道:“恰是这个话儿。否则若无小鬼作恶人,谁能察觉到我这阎王爷的好呢?”

俩人正你一句我一句斗着嘴儿,太液池畔,恰是当年窦师良赠过耳坠的地方,那人就站在当初那棵大槐树下,仍是那身正红色的官服,一品文官的仙鹤补子叫阳光照的闪闪发亮,负手站在那里,正望着她。

陆敏叫了声先生,笑问道:“可是来看太皇太后的?”

年前皇帝以叛国罪斩了南阳驸马,又褫夺了南阳公主的封号,命她在长春观出家,关在曾经关过陆轻歌的那间屋子里,大年十五的夜里,南阳公主也病没了。

随着南阳公主死,太皇太后长病不起,窦师良是她唯一的亲人,所以时时会入宫探望。

☆、皇后

窦师良点了点头; 道:“她大约挺不过今年去。”他身边再无亲人,早见惯生死离别,说这话的时候; 口气也是淡淡的。

他又道:“听说你怀孕了?”

孕期不过三月,为避讳故; 其实是不能说的。但皇帝大约有点喜不自禁,如今已倡的满世界都知道了。

窦师良又道:“在宫里怀孕,一定小心谨慎,不该吃的不要吃,不该走的路也不要多走。”

他自幼在宫中行走; 又是一双冷眼,比皇帝更知后宫里的险恶,所以才要这样提醒。

陆敏不停点头,见这人时时盯着,如师如长; 两只眼里满满的不放心。忆及当初自己背负陆轻歌回家时,满世界也无人能理解她,唯有他会说一句,那是逃不开的原罪来安慰她。

事实便是如此,恩与怨是分开的。陆轻歌欠了全天下人的债; 上辈子也欠了陆府诸人一条命,但从生至死,一直待她好的不能再好,无论对错; 也无论陆轻歌那份爱里搀杂着什么样的功利,她做了她该做的。

窦师良见陆敏一直不肯说话,又道:“经过这一年多,我也看出来了。皇上原本性戾,但因为你的潜移默化,也在学着想要以仁治国。

我曾以为,陆轻歌将是你难以洗去的污点,所以执意不肯让你入宫。但如今看来,皇上会一点点洗去那个污点,你将会是与她截然不同的皇后。止这一点,我窦师良不如皇帝,也就没什么可说的呢。往后,各自珍重吧!”

就这样,陆敏当初六神无主时所造的情债,便随春风而散。

在长安殿外分别过,目送窦师良走远,暗猜他应当是要往麟德殿方向去的,但不知怎么的,他脚一拐,往紫宸殿方向去了。

她暗暗觉得,窦师良只怕又迷路了,遂连忙使了个小宫婢前去引路。站在朱色的高墙下细看,果然不一会儿,窦师良叫那小宫婢领着,往麟德殿的方向去了。

*

回到长安殿时,皇帝坐在临窗的黄花梨卷草藤心纹罗汉床上,明黄色夹长服,摘冠挂帽,舒舒坦坦的坐着。李禄在旁伏侍,他忙里偷闲在批折子,见陆敏来了,李禄才命人把茶点端了上来。

陆敏没胃口吃点心,端了开胃的酸梅汤过来慢慢喝着,取皇帝的折子来翻,翻着翻着,便见其中一份上又有陆昭仪,她遂细细读了起来。

这是一份一个远在嘉峪关的张统兵呈上来的请罪折子。张统兵擅打胜仗,但也治兵极严。一天夜里,他处罚了几个夜里在城门上站岗开小差,喝酒找军妓作乐的士兵,大约打的太狠了,打死了两个,还剩下一个。

那剩下的一个伤好之后,偷偷跑进祁连山,竟三更半夜带着马匪缒城而入,一通烧杀抢掠后离去。

张统兵身为一城之守,当然要为此事负全部责任。皇帝当然先将他一通大骂,接着又念了点昔日的好,将昨日才讲给吏部尚书冯柯的那个故事,又给张统兵讲了一遍。总之,因为陆昭仪的一句话,一内一外,一文一武两位大臣逃过了死劫。

而且,这只是个开头。从此往后,皇帝偏爱在奏折里穿插一点后宫日常,陆昭仪在他的批语里,大多沉迷于养花养草,料理后宫诸件小事,但她总有些妙言妙语,能叫皇帝受益匪浅。

于是自此之后,很多本该严惩用重典的,因为偶然陆昭仪的一句话,皇帝便只改做小惩。本该施以小惩的,因为偶然陆昭仪的一句话,皇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饬斥几句也就完了。

后宫前廷,本该是渭泾分明的两个地方。皇帝也不该把自己日常在后宫与嫔妃之间的相处透露给大臣们听。但赵穆用笔很巧妙,从不曾透露陆敏的丁点私事,却于字里行间,带出她宽容,博爱的宅心仁厚来。

在他的批语里,她讲的全是后宫琐事,皇帝以微见著,将那一句话带到朝政上思考,便有了仁法仁政。

君王爱写,大臣们嘴上不说,心里当然也爱看。于是一时之间,陆昭仪在满朝上下,简直成了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皇帝唯她一个妃子,既怀了孕,按理来说御史台就该上折子,请求皇帝采聘良女,充实后宫的。群臣生怕有良女进去要分陆昭仪的宠爱,皆悄悄装聋作哑不提此事。

御史台有个不开眼的御史,夜里灌了两壶黄汤,瞧自家姑娘生的漂亮,欲来个毛遂自荐,遂怀揣了一份请求皇帝采聘良女的折子,也不知那儿走漏了风声,清清早刚走到御街上,便叫气红眼的诸大臣们给扒光衣服,扔进了护城河里去了。

非但如此,若有臣工们听闻谁家有个姿色稍艳,才情颇高的小娇娥藏于闺中,大家也得赶忙忙儿遣着自家夫人去替她拉媒搭纤,说桩好亲事。为的,就是怕那小娇娥的名声传到宫里去,惹皇帝动了心采聘入宫,要分陆昭仪的宠爱。

谁知道皇帝再宠一个,?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