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这货不是马超 > 第249部分

第249部分(2 / 2)

六天之后,七月二十日,我率领着五国联军浩浩荡荡向龟兹国杀去。

这支联合部队的构成大致如下:

大汉军:以身为西域大都护的我为主帅,一万两千骑兵;

焉耆军:以焉耆王班雄为主帅,一千骑兵,两千步卒;

危须军:以危须王赫庇佑为主帅,八百骑兵;

山国军:以山国王摩基为主帅,五百骑兵;

尉黎军:以尉黎王贝桑思为主帅,五百骑兵,一千步卒。

合计一万七千八百人,其中骑兵一万四千八百,步卒三千。

由于情况紧急,所以我特意令地处东面的危须、山国两国只出动所有骑兵——而其余两国的三千步卒……则是专门的运粮部队。

当然,五国联军以我马首是瞻,自不用讲。

但没想到的是……第一天下来,我的行军计划便遇到了巨大的阻碍。

焉耆、危须、山国、尉黎四国二千八百轻骑兵,严重拖延了大部队的行军进程。

这让我极其困惑:按理说,西域这群人,都是游牧民族出身,为什么骑马走了三五十里地就个个叫苦不迭?

我想起了卢植当初的血腥手段,开始考虑是否要严肃一下军纪。

但经过与下属们的商议,最终还是否决了这个想法。

我亲自与几位国王面谈之后,他们纷纷表示……一日两百的速度他们实在跟不上,就算一百五十里也不行。

我当机立断,将他们全部划拨去了辎重部队,与之做伴的,还有刘政等文弱之士。

于是,第一天的行军,在向西推进了一百二十里之后,便这样草草地结束了。

第二天,抛弃了累赘后的大部队提速到了两百里。

第三天,行进了一百里之后,我命令部队停在了乌垒城东二十里之外。

一万两千骑兵部队,在乌垒城外扎营休整。

我要让弟兄们养足精神,明日一早,便将这区区乌垒城踏成粉碎!

七月二十四日的清晨,我打着哈欠起床。

似乎做了个好梦,但究竟梦到了什么我竟然一点也想不起来。

揭开军帐的门帘,庞淯一脸凝重地站在帐外,而四位营长则一个不少地列成了两排。

“出事了?”我的睡意立刻一丝不剩。

庞淯点了点头:“乌垒城守军……弃城而逃了!”

25我在西域玩水攻

站在大门洞开的乌垒城前,望着空空荡荡冷冷清清的街道,我忍不住发出一声苦笑。

“跑得倒快!”秦阵不屑地嗤笑道。

“乌垒只是一座小城,守军没有死守于此,反而退回国都,未尝不是明智之举。”褚燕叹道。

我深表赞同。

对于我们这一万出头的部队来讲,分散的敌人自然比聚拢起来的敌人更容易对付。

“大都护,”太史慈驱马从远处赶来,“从军营的规格来看,此处守军不超过三千人。”

“三千人……”我缓缓点头,“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已经算得上一支不容小视的部队了。”

从同一方向赶来的拓拔野补充道:“战马大约有五六百左右。”

“这倒是可惜了……”我咂了咂嘴巴,十分遗憾地说道。

又三天之后,大军逼近延城三十里之外。

沿途没有遇到任何抵抗,这让我心中总放心不下——因为我自己就是一名埋伏战的名家。

我专门将怀有丰富侦查经验的祖烈和孙文两位旅级干部派出,指挥着数百名轻骑漫山遍野地打探敌军的蛛丝马迹。

可惜,最后的结局仍是徒劳无获。

我不得不怀疑龟兹国王的军事才能。

在延城外,我们几乎没有看到一个成规模的村庄,三三两两的牧民看到一望无际的大军后根本不会给我们接触的机会,我也不指望从他们口中打听出这个国家的弱点。

祖烈和孙文再一次充当了斥候的角色,奉命前去打探周围地形。

我则带领大军在延城东侧二十余里之外的小盆地中驻扎了下来。

经过斥候们整整一天的侦查,我得到了延城的第一手资料。

与这个时代大部分城市一样,延城也是依河而建,虽然河流都称不上气势磅礴,不过却是一纵一横两道小河在延城东侧交叉而过。

至于城池的规模,纵横都不超过四里——这可以理解,以我大汉人口之稠密,帝都洛阳城的长宽也不过八九里左右,区区一个西域小国的王都,又能有多宏伟?

“防卫非常森严。”祖烈形成了最后的判断。

孙文却略显不屑地反驳道:“对于我军来讲,这种小破城根本不在话下!”

我摆了摆手,认真地询问道:“城池坚固程度如何?”

“基层以大石堆垒而成,唔,”祖烈回忆了一下,接着道,“高度约有五六尺高,上面大概都是用熟土砌成的吧。”

所谓熟土砌成,其实是一种在中原地区普遍使用的砌墙方法,将黄土蒸过后再集中堆起,同时压紧空隙,从而使墙体紧密牢固。

“城墙有多高?”拓拔野出声问道。

“大约两丈出头。”祖烈并不太确定,“我也只是估测。”

“不算太高。”拓拔野转头看我。

我点了点头:“也不算太低。”接近五米的高度,就算是我,也不可能随随便便就能跳上。

“下令攻城吧!”秦阵开始磨刀。

我瞪了他一眼:“强攻损失太大,绝不可为!”

他顿时有些失望:“总是考虑损失,何时能放手一搏?!”

“现在还没到那个时候!”我不再理他,“各位对攻城有何良策,尽管说来。”

“水攻!”有个生涩的声音从人群中冒了出来。

我皱着眉头去找寻声源地:“你?”

说话人不是任何一名营长、旅长,却是那名自称要为我出谋划策的梁聪。

他挺腰站起,微微拱了拱手,说道:“延城附近有双河交汇,如今又是水势澎湃之时,引水攻城或可事半功倍!”

“哦?”我挑了挑眉毛,却觉得他的话有些道理,“你们以为呢?”

“不知河道距离延城多远?”太史慈问道。

“近的一条不过五里地,远的一条也不超过八里。”孙文回答得十分肯定。

太史慈缓缓点头:“不妨一试。”

我却皱起了眉头:“改挖河道……这得花费多少时日啊?”

“主公英明!”秦阵一听我的抱怨,立刻来了精神,“还不如直接攻杀过去,一战而胜!”

“不行!”一想到强行攻城会造成我军大量死伤,我又否决了他的建议,“反正现在天气温暖,那就挖河去吧!以飞鸿为监军,每天两个营轮换着去挖,其余三营护卫。嗯,一个月的时间……能不能初具规模?”

褚燕微一思索,应道:“属下尽力而为!”

于是,八月份的大半个月里,我虎豹飞军一万两千名飞军,化身成为钢铁苦力,在西域的大地上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地表土层的破坏工程。

说起来,这十几天来,老天实在作美,不曾降下一滴雨水,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我军的施工进度。

而且随着后续而来的四国联军的加入,工程的进度愈发加快。

八月十九日,项目总工程师褚燕兴冲冲地向我汇报:“主公,再有一日,便可完工!”

对此我并不感到吃惊,因为我也隔三差五去工地上亲力亲为。

当然,身为领导,我的工作时间要大幅度缩水——另一方面,我的工作效率却几倍于普通士兵。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句,如果我不去建功立业,单凭这身蛮力,我就算去工地上扛大石,也能够在一年内娶三个媳妇!

水渠的具体情况我并不太清楚,这都归褚燕来管。

我只知道他们从两条河道的交汇处开挖,一直挖到了距离延城墙角半里之处——守军的弓箭很难射到。

实地考察了一番之后,我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