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本年度最后一场朝会之后,满怀心事的我拉着他前往卫尉寺召开年终总结会议。
会议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无非是赞美了新一届卫尉寺在我的英明领导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比起上一任张温,毫不逊色——他们当然不能通过损太尉来抬高我。
我左耳朵进右耳多出,有些心不在焉。
不过有卫觊和贾诩帮衬,整个会议也还算圆满。
“今年大家都辛苦了,能够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完成各项任务,实属不易,”我睁眼说瞎话,并适当发放补贴,“这样吧,每个人加两个月的俸禄,算是额外的奖励……伯儒,你看是否可以?”
卫觊连连点头:“多谢大人体谅属下辛劳。”
手下三十多名掾吏异口同声:“多谢大人。”
我摆了摆手,示意这无聊的会议可以结束了,而后我率先离开。
身后有人快步跟上,凭我的耳力可以清晰地辨别出,这不是贾诩或者卫觊,一般的中年人可不会有这么轻快的步伐。
“大人请慢行。”他低声唤道。
“德祖?”我立刻认出了此人。
杨修典型的世家子弟模样,身子偏向于文弱,但还算健康:“大人,是否为公事忧虑?”
这句话问得这么客套,我觉得他话中有话:“私事而已。”
“不知属下是否能够为大人解忧?”他十分直接的说道。
我心中一动:杨家也算大族,或许……
“兄弟我想外出求个郡守之职……”不知不觉,我连称谓都变了。
他有些奇怪:“大人身居九卿,手握一军精锐,何必再求郡守?”
“洛阳太闷,不自在。”我随口答道,这也是事实。
“属下愿请家父,为大人表荐。”他竟然一口答应了下来。
第八十八章东汉的过年
“祖德盛情,我实在感激,只是……”我迟疑了一下,“眼下各郡并无空缺呀。”
杨修微微笑道:“大人请放心,家父或许可以想些办法。”
他并不肯说清楚,我也不便细问,只好点头:“如此,则有劳令尊了。”
杨修敛起袖子施施然离去。
贾诩缓缓从厅内走出:“杨家是否有意相助?”
“似乎是这样,”我与他并肩向外走去,“你看如何?”
“杨家虽然也是公卿世家,但人丁不强,势力远不如以前的袁家和荀家——当然,现在袁家已经没落了,而荀家长者唯有荀爽,壮年者在朝堂之上也几乎听不到声音,年轻一辈英才倒是颇多,想来今后不致衰败,”他顿了一顿,“杨氏能守家风,不张富贵,风评也比袁氏、荀氏为好,或可考虑。”
我忽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荀爽难道没有子嗣么?”
贾诩一怔,蹙眉道:“确实没有,只听说很久之前有一名女儿,因不满父亲指派的婚事,自杀了。”
我忍不住愕然:“荀氏名声显赫,对自己的宝贝女儿也会这样刻薄?”难怪老荀看起来似乎总有一些伤感。
“荀氏名儒之家,若真有此事,也不是不可能,至于过程,因为年代久远,不可细察了。”他摇了摇头,“或许是上苍对荀爽的报复吧。”
咦,贾大叔竟然还相信“善恶循环报应不爽”这一说?
-
年末这十天,原本以为可以休息一阵子了,没想到忽然蹦出来这么多事情。
首先是皇帝号召大家都去跟着他祭祀,除了沿袭惯例之外,还要感谢苍天保佑,使得大汉终于得以复兴,然后又挨个去拜祭洛阳周围的祖陵,列祖列宗在天有灵,不肖子孙刘协没有败家——幸亏时间不够,否则恐怕他会赶着大家跑去长安祭拜刘邦、文、景、武帝……
期间杨修也通知了我,他爹会找个时机在朝廷中上表建议,最好是能让我去弘农郡。
我立刻明白了:弘农郡正是杨氏的老家,他们是希望我能在地方上关照自己的家族么?
也罢,弘农郡西靠三辅,东临河南,北傍大河与河东郡相望,南部就是袁术抛弃了的天下第一大郡南阳……真让老子垂涎欲滴呀混蛋!
终于要到最后一天了。
这总该让人喘口气吧?
明明还乌漆嘛黑的,竟然有人跑来把我吵醒,召唤我去祭日!
我翻身起床,怒骂了一声:“日他大娘呀!”
小娥急忙服侍我穿上特别规定的衣冠——一般来说,穿黑色的不会错,有时候裤子的颜色也会有要求,但长袍一拢,基本不会出问题。
我匆匆出门,一路上似乎一个熟悉的人都没有遇到。
当我赶到指定场地时,百官已经集结完毕了,我从追命背上一跃而下,随手在旁边画了个圈,示意它在这里等我,而后也不管它能否听懂,我就撒腿去寻找位置。
“大哥……你又迟到了……”小岱笑嘻嘻地看我。
“马勒隔壁的,谁知道这么一大早就催人来祭日!”我骂骂咧咧着擦汗。
“抱歉……我以为公子应该知道这项最重要的惯例的……没想到还是高估了……”贾诩一脸抱歉的微笑,但为什么我感觉他是幸灾乐祸呢?
主持祭祀的官员正是杨彪,他头戴一顶长冠,黑衣赤领,下身似乎是绛色的裤子。
太仆韩融亲自驾车,载着刘协缓缓驶来,只比我慢了几分钟而已。
刘协下车后从高寿手中牵过了一头小羊,紧跟着他的士孙瑞怀中则抱着一坛祭酒,恭恭敬敬地向祭台走去。
我长出了一口气,而后闭上眼开始欣赏悠悠的礼乐。
当杨彪清了清嗓子准备宣读祭文时,我跟着百官全部趴在地上。
我就当做俯卧撑了,浑身上下一动不动,一口气在胸腹间盘旋流转。
祭祀完毕之后,刘协又将小羊牵了回去。
据说如果遇到日食,会当场宰杀小羊,以求平息老天爷的怒火,看来今天这头小羊的运气还算不错。
不过,今天的天气始终阴云密布,始终没有看到太阳公公的笑脸。
“公子,我决定通知你一件事情。”贾诩郑而重之地对我说道。
我肃然起敬:“先生请讲。”
“你应该知道……明天要举行大朝会吧?”
我点了点头:“每月初一,这是惯例呀。”
“这是每年一次的大朝会,各州郡都会呈上贡物,”贾诩看我仍是一知半解,索性直接说明白,“也就是说……京城百官也要向陛下朝贡。”
“……要朝贡什么东西?”我极力压制住愤怒的情绪:竟然还要向我收取保护费?!
“两千石,需要献一头羔羊。”
我拍了拍胸口:“还好……”撑死也就几百块钱。
“因为公子您封了侯爵……所以还要献上一块玉璧。”贾诩缓缓将话说完。
我暴跳如雷:“欺我太甚!那你们需要献上什么东西?”
他竖起一根手指:“大雁……一只。”
-
初平三年正月初一的清晨,我又是早早地起来,连饭都没顾得上啃上一口,就匆匆赶到北宫德阳殿。
德阳殿是北宫的正殿,其规格在北宫中堪称第一,殿前有德阳门,左右有东阁和西阁,个人感觉,整体看起来比往常上朝的崇德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