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好办,索约周围到处都是,尽管却砍伐就是了。然后再在干涸的河床上挖出深坑,再把树桩深深的钉进坑里。连接木头的角钉工兵们已经带来了,把这些尚未干透的树桩剥去树皮,然后用角钉连接在一起。彼此间以三角形的稳定结构连接,可以保证这座看起来简陋的木质码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可以正常使用。
这里面有个小插曲,当周吉平看到拉恩带着他的手下,实实在在的把索约周边的几丛树林砍光以后。周吉平立刻下达了一条命令:草原上的树“砍一种二”,否则一棵树要以一头牛来抵。尽管周吉平的这条政策有些土著感觉不太明白,但却受到了莱丝等从外面世界来的人们的一致赞同。
汉德尼和卡哈玛对周吉平的态度,比上次还要毕恭毕敬。据他们说,等雨季来临以后,只要索约河的水一涨起来,马昆达将军手下的货船就会逆流将货物送来,届时草原上的驮队也就可以休息一个雨季了。而且在恰当的时候,马昆达将军也会乘船而来,造访索约。
渐渐的,雨季就快要到来了。
在雨季来临之前,索约将今年的第三批钻石换成了货币。这样,即使到了雨季,南方部落联盟也可以通过转账的方式向黄皮虎,或者马昆达将军支付货款。这时,索约和恩格罗依靠水路可以照样进货。而在此之前,索约已经从布须曼人那里预先透支了一大批货物。这样,即使雨季里索恩公路不能在继续使用,但对以索约为中心的草原各部的影响,也降到了最低。
随着对外贸易的进行,索约完全变了个样子。大量的货物涌入索约,而部民们则可以通过为部落劳动和立功,来换取这些伊玛拉草原上曾经极为紧俏的货物。走在索约的大街上,穿着迷彩T恤的土著比比皆是,偶尔看到几个穿着拖鞋的人,那不用问肯定是自由军的军人,或者是拉恩手下的工匠们。
现在,疏通了北方通道的周吉平更显得闲逸了。不过由于那两头麻烦的小狮子的意外出现,周吉平除了忙于军事训练外,就是和在对狮子的野化训练中度过。连带着,对两头小狮子格外关心的莱丝,也有了更多的时间与周吉平共同渡过。
随着和莱丝关系的进一步深入,周吉平和莱丝之间的情谊继续发生着丝丝缕缕的变化。但是,不论是周吉平还是莱丝,都没有主动捅破这层窗户纸,两人就在这种不尴不尬、不远不近的气氛中默默的等待着,而又不知道在等着什么。
不过这一切被部落的居民们看在眼里,人们的心里都多少有了点数。在他们看来,既然周吉平这个外来人可以当他们的酋长,让一个白种女人当酋长的妻子也没什么大不了。所以隐隐的,莱丝已经被当做酋长夫人对待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尽管吉瓦约长老和伊琳都对这件事有所耳闻,但却又都默契的对此不闻不问。似乎这件事真的与他们完全无关似的。
至于准备野化和放生那两头小狮子的事情,让周吉平意外的是竟然没有任何人提出反对意见。其实部民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一是觉得这两头小狮子消耗掉的肉类,对现在的索约并不算什么,二是更多的人认为,只有大酋长牵着这样的两个家伙出现,部落之王的形象才够瞧。还有就是,既然这件事是未来的酋长夫人要求的,那就是酋长家的私事,谁会在这个时候找大酋长的麻烦。
雨季终于来了,索约几乎一下子停滞了下来。
雨季的开始意味着草原迁徒动物的回归,部落居民们要开始准备赶季的工作了;也意味着索约耕地中的作物进入了旺盛的生长期,人们几乎只用等到旱季的时候收获就可以了;更意味着自由军的雨季训练将正式开始,索恩公路运输的彻底停止。
当然,雨季也意味着距离北方水上通道的投入使用也已经不远了。等到那个时候,土生土长的索约居民将第一次看到船。并且迎来曾经被他们认为是死敌的军政府的实权将军——马昆达阁下。
今年的赶季不用周吉平操心了。索约有足够的人手去做这件事,更何况还有好几部汽车可以加入进来,想必今年的赶季将会创下历年收获之最。这么多的肉,谁会在意那两头小狮子?几乎所有的索约都在这么想。
雨季的第一场雨和往年一样,又是连续几天的粘腻。除了准备赶季的一少部分人外,连绵不绝的雨让很多事情都没法进行下去了。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索约人都会选择呆在家里,享受这平静的生活。对这一点,周吉平也不例外。
生活散散,日子缓缓。这就是现在周吉平的状态。最起码,驯狮子的事情现在就不能干了,周吉平可没傻到在这样的天气里和狮子滚一身泥的程度。
现在,索约的雨季有了一个别称,叫“驴季”。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那是因为在这个雨季里,只有转动齿轮给的驴才是最忙的。别看索约现在有了燃油,但考虑到那东西喝油喝得实在太多,大多数时间里周吉平还是借驴子付出的辛苦照亮索约的夜晚。
终于,第一场雨停了,天空难得的晴了起来。几路赶季大军分成不同方向,出发了。即使他们不能全都满载而归,但只要其中的一半人有收获,那肯定就是巨大的丰收。
看着几路人马消失在已经开始泛青的草原上,周吉平深深的吸了一口雨后湿润的空气,他有些呆腻了……
没人注意到,索约东面的天空上,一只秃鹫正在向下俯冲。
战争之王 … 正文 第一百三七章 秃鹫示警
当秃鹫俯冲到一定高度时,虽然还没有人能及时发现它,但索约上空正在翱翔着的两头侦察用秃鹫,却已经及时的发现了飞来的“战友”。三头秃鹫在天空中纠缠着,打着旋儿,怪异的飞行姿态很快引起了地面上人们的注意。很快,周吉平也发现了这异常的一幕。
祖贝,快去问问怎么回事?那头秃鹫是哪来的?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来报信的?周吉平转头对陪在自己身后的祖贝说,祖贝应了一声,快步朝自由军营地里跟去。那里有一支特殊的秃鹫部队,全是由懂得驯鹰的卡多撒人组成的,古累老人是他们的头儿。
祖贝刚跑出去,天空中正在纠缠的三只秃鹫中,有一只忽然丢开了另两个伙伴儿,一天向地面上扎落下去。显然,它是看到了地面上驯鹰人发出的记号,降了下去。这也说明,这确实是一只从他处飞来的经过训练的秃鹫。它肯定是来传讯的,而且一定是有特殊的事情。
现在卡多撒的驯鹰人已经分配了下去,每个草原部族的定居点一般都有一个架着秃鹫的卡多撒人。这样一旦遇到什么事情,尤其是什么急事,各定居点和索约的沟通就快速了不少。
不过,为了防止误报、错报军情,周吉平规定:各部落只是在固定的时间,派秃鹫飞回索约即可。等看到秃鹫如期飞来,爪子上又捆着刻有特定符号的木棍,索约这边就知道各部落安全无事。然后,就会把秃鹫放回去。而像在雨季这个秃鹫不容易起飞的时间里,雨停后两天,才是秃鹫起飞的日子,显然这只秃鹫来的时间有些异常。
看到这种情况,周吉平也有些呆不住了,祖贝跑出去不远,周吉平随后也赶了过来。
没走多远,迎面从自由军营地方向赶过来几个人,为首的正是辈份最大的卡多撒人——古累老人。而刚派出去的祖贝正跟在这几个人身边,显然他也是在路上遇上了古累他们,然后聚在一起赶了过来。
仅仅一年的功夫,古累老人就已经老得不像样了。一年前周吉平遇到他的时候,古累老人还是可以自己行走的。如今,他却需要人搀扶着才行了。
看着古累被身边的几个晚辈架着几乎脚不沾地的样子,周吉平知道一定是有大事了,不然古累不会这么着急。
果然,气喘吁吁的古累来到周吉平面前,连招呼也顾不上打,直接把一根兽皮管交给了他。兽皮管上捆扎着三根鲜艳的鸟毛——特急的标志!看到这个标志,周吉平的心猛的往下一沉,急忙接过然后打开。
皮管里裹着两张纸,确切的说是画着画的两张纸。以前在给黄皮虎的回信时,周吉平说‘索约无纸’其实是不对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索约缺纸,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