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最让高览头疼地还是如何向袁绍禀报这次战况。有袁熙的存在,注定了高览不能对战况有任何的隐瞒。而且这也不符合高览一贯的作风。可是若要直言不讳的告诉袁绍这一次的损失。高览就是用脚趾头也能想象得出袁绍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但是高览还是要将情况禀报上去,这不但是他作为将军的责任。他也需要袁绍再为他提供些骑兵来遏制曹军。
撇开左右为难的高览,袁熙此时也在他自己地军帐中盘算着。曹军地强悍他今日也见识到了,就算他再如何纨绔也能看出自家的士兵完全和曹军士兵不在一个等级上。而且曹军地投石机的存在就足以保证只要是防守,袁军只能期待曹军投石机没有巨石或是完全损毁,否则就只能集中相当数量的兵力,用较大的伤亡来换取可能的胜利。
原本被自己的父亲派到此地的袁熙心中早已经绝了和自家兄弟争夺父亲袁绍的那个位置的念头,可是这次曹军的凶悍让袁熙心中有升起了一丝希望。在他看来,只要自己能够取代高览掌控平原这十万军队,自己就有了和大哥袁谭、三弟袁尚对抗的实力,毕竟自己这些年也攒下了一些班底,关键时刻也不是一点用处没有。但是要想取代高览,袁熙就必须要让高览失去袁绍的信任。
想到这里,袁熙立刻提笔写信,他知道高览会立刻将此地战况上报到朝歌大营,他必须要赶在高览之前做好准备。
高览并不知道袁熙已经开始在算计他手中的军权了,还在那里等着伤亡和损失的统计结果汇总过来,然后再向袁绍禀报。不过就算高览能够提前得知袁熙的算计,他也无能为力,作为属臣,他是不能够拒绝自己的主君的命令的。
张辽的中军帐中,曹洪正拉着张辽在闲聊,他们也在等待战损情况以及此战的功臣陈到。不过曹洪更关心的确是对面的袁军在受到这次打击之后还能有什么样的反应。
“文远,你说高览此时会如何选择?是继续留在原地?还是撤退?”曹洪问道。
“撤退?想都不要想!”张辽直接就否定了曹洪的一个假设。
“如果高览敢撤兵,我就敢让平原立刻变天。就算袁军还能够控制几座城池,那广大的原野就是陈到他们驰骋的牧场。而且我军的投石机可不是只能用来砸小兵,摧毁城墙才是它们的正当行业。”张辽笑的很开心,可是曹洪却怎么看都觉得张辽的笑容里有一种见人倒霉他高兴的感觉。
正是因为张辽用激将之法让高览恼怒下单单派出了骑兵,并且还担心不能抓住曹军而将兵力分散使用,从而才让自家骑兵有了正面硬撼敌骑的机会。张辽又利用自家骑兵精良的装备为敌骑设下了陷阱,使得数千敌骑因为战马的马蹄受损而失去战斗力,导致最终被俘。
如此一大通动作做出来,才有了今日的战果,张辽当然会高兴。虽然他很是欣赏张颌、高览这两员将领,可目前双方敌对的状态也并不影响张辽算计他们的心情。
“子廉,此时还是不要去想高览会做什么,我们要赶快将战况禀报主公,好让主公统筹安排兵力的调配。此外还要抓紧补充兵员,尤其是骑兵,此战也有近两成的损失,若不是青州那里我提前训练了不少预备骑兵,这一战我也会哭的。”
战斗结束了,这一战虽然两军损失的数量和整个战线上的军队数量相比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可是此战的影响却很大。
首先是平原的袁军在失去了骑兵之后就只能据寨而守,无力主动向曹军发动进攻。而曹军骑兵能够熟练的使用原本只有草原异族才能使用的骑射战法也会影响到正在河内对峙的主战场。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曹军骑兵竟然可以在碎石堆中自如的奔驰,这将彻底改变骑兵的作战范围,这条消息一旦传出去,可以想象到,曹操的领地中又将充斥着大量的间谍。
郭嘉、刘晔他们又有得忙了……
第三卷 第290章 许攸的“杀”招!
更新时间:2009…6…13 18:56:18 本章字数:3367
袁军的信息传递有不停接力的战马,曹军则有在黄河上畅通无阻的战船。平原这一战的结果很快就放在了两军统帅的案上。
“主公,高览无能,损兵折将,还请主公予以严惩!”郭图义愤填膺的向袁绍说道。
“主公,高览此战损兵折将,若无说法自不足以服众,请主公三思!”逢纪也打蛇随棍上,附和着郭图的话。
但是这话也只能说说,袁绍麾下战将不少,可是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却不多,否则当初赵云搅乱幽州之时袁绍也不用将颜良派出去统一指挥了。不过郭图、逢纪二人却是知道了袁熙也将战况以书信报于袁绍,而且发动了倾向袁熙的人在暗中活动。郭图、逢纪可是各自倾向于袁谭、袁尚的,为了不让袁熙的企图得逞,他们在袁绍面前要求严惩高览,而此时自会有与高览交好的将领和平素就和他们不对盘的谋士开口反对的。这样一来,反对严惩高览的人就会占据多数,袁熙的企图也就不攻自破了。
不得不说郭图、逢纪算计还是极为正确的,他们的话音刚落就有人出头反对了。
“主公,此战高览未能识破曹军计谋,虽其有罪,然此战后高览以熟悉了曹将张辽的战法,若此时临阵换将,将领还需要熟悉曹军,若此时曹军趁机攻打,反倒是不妙。不若主公下文训斥高览,然后命其戴罪立功罢了。”性情急躁的田丰立刻如郭、逢二人所愿站出来反对了。他也不是不知道这两人的意图,但这两人用的是阳谋,田丰他即使知道了也不得不出头反对,否则就违背了他做人的一贯准则。
沮授看了他的这个好友一眼,无声的叹了一口气,老朋友的脾气生性如此,他无数次的劝说也没有用,否则凭借田丰的资历和能力,此时又如何会不得袁绍地重用呢。只能希望他不要在将来口不择言的得罪了袁绍就好了。
不过沮授并不知道,此时的历史已经因为张辽的缘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曹军的强势,袁绍并没有如历史上那样刚愎自用,田丰也就躲过了历史上地牢狱之灾。而他自己是否能躲过历史上的结局呢?估计这个问题就连张辽都回答不出来,毕竟谁也不知道将来的事情会如何发展。
但是田丰既然率先开口了。沮授也就不能让老朋友孤军奋战,反正谁都知道此时换掉高览绝对是不智之举,所以沮授也不会有什么顾忌。他知道,随后审配等人以及高览的好友张等将领都会开口反对换将的。
“主公,元皓此言甚善!临战换将此乃大忌,还请主公三思!”就在沮授还未开口之时,审配已然抢先出列赞同田丰的意见了。
“主公,正南公此乃老成谋国之言,与其此时临阵换将。不如再给高览将军一个机会,让其感念主公恩德,戴罪立功就是。”沮授也开口了。
“请主公三思!”其他人见到三位重量级谋士均反对换将。也顾不了郭图、逢纪地意见了。反正大家都清楚这两人地真实意图。一起附和着田丰等人地意见。
袁绍此时可是头疼地很。虽然这些年因为年龄增长而在决断方面多有犹豫不决之时。可自家地儿子自己清楚。袁熙那封信只是将详细地战况描述了一遍。而且和高览所报并无差别。信中更没有任何地倾向。但袁绍心里明白。自己这个原本没什么作为地老二也有了别样地心理。想借此机会搏一搏。袁绍宠爱幼子袁尚是众人皆知地事情。他想让幼子继承自己地爵位也是明摆着地事实。但长子袁谭早年在平定黄巾时就涉足袁家军政事务。多年下来早已自成一系。两子相争就已经够让袁绍头疼地了。此时又要加一个进来。袁绍只能更加烦恼。
念及此处。袁绍就已经不愿让袁熙得偿所愿。自己地长子和幼子身边如今都有了依附之人。两系争斗不休。若非他和不少中立地重臣压制。还不知道要弄出什么事情呢。他可不想让原本已经让人心烦地事情再搞得复杂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