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季的《年轻的日子》,陆严河仍然无法参与整季的录制。
不只是他,李治百和萧云也是。
这个节目面临着常驻的嘉宾们越来越红、档期越来越难协调的问题。
李真真也不得不面临一个选择,要不要换一批人?
这样下去,这个节目迟早要走向结束。
但是,李真真跟每一个常驻的明星们聊天,能够感受到,大家是非常愿意继续做这个节目的。
大家面临的难题是档期,是难以协调的时间。
李真真就想再继续坚持下去。
她也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下了这一季的开篇文案:
——他们越来越红了,拍戏,开演唱会,准备发行专辑。
——他们的故事还能继续通过这个节目讲下去吗?
——是换人,重组卡司,拍摄一个新的《年轻的日子》的故事,还是让这个节目以不完整的形式继续拍摄下去?
——我们与每一个人进行了深度的交流,他们每一个人表达的艰难,是事业上升期与档期难协调之间,无法消弭的矛盾。
——但是,还想继续做这档节目吗?
——他们都说,想。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档节目。
——六年前,这档节目从一群年轻的新人出发,六年来,他们一个接一个地红了。
——他们越来越光鲜亮丽,但在舞台背后,他们也仍然真实。
——既然是记录,完整是一种记录,不完整也是。
——有的时候,我们要接受不完整的形态,那是每一颗星星在努力让自己更靠近太阳,更加发光。
——它们的轨迹在发生变化,但它们始终在星空里。
——这一季,将是探班季,山海之间,老友重逢,不见不散。
李真真定下这个主题,邀请了每一个人录制了一段VCR,结合这个文案,做了一个宣传预告。
陆严河在VCR里面说:“我们都不希望这档节目结束,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确确实实,我们面临着档期难凑、时间不够的难题,大家在各自的领域,都在发光发热,我们都处在也许是人生中、事业中最忙碌的一段时间,所以,节目组能够策划出这样一种形式,努力将节目做下去,我特别感谢,也特别感动。”
谁也不知道这一季节目会做成什么样。
因为它不是常规的拍摄法。
但是,节目的粉丝却说:“就是看着他们一群人坐在饭桌上说说话、聊聊天,我就很满足了。”
还有粉丝说:“这档节目,是我惟一可以看到他们几个接近真实生活状态的样子,它真的做到了第一季时所说的记录,当然,记录的已经不是他们的同居生活,而是他们的友情,我希望他们的友情能够天长地久。”
但是,一档节目,是绝对不能够以“吃老本”为主要内容的。
节目如果不能够源源不断地吸引新的观众,观众池就只会越来越小。
大家来找陆严河的这一次录制,李治百和萧云因为在拍《那些年》,缺席,柳智音也因为在开演唱会,要第二天才能赶过来。
第一天来的就是颜良、秦智白、宋林欣、彭之行和苏晓。
一共六个人。
因为是探班季,这一季,李真真也没有做任何飞行嘉宾的设置——实际上是因为节目这一季的经费不太够,招商到现在并不是很顺利,各个客户都不知道这种新模式下的节目,热度是否还能一如既往。
白天,陆严河在拍戏,李真真就给他们其他五个人设置了户外游戏,以他们的游戏成绩积累积分,用积分换晚饭。
积分越高,晚饭越好。
积分越低,晚饭越差。
这一期的主题就叫“请陆严河吃一顿好的/差的”。
等到陆严河晚上收工以后,已经是七点半。
他匆匆赶到节目组租下的饭店时,已经是八点十分。
大家都已经在等他了。
他的编导匆匆给他戴麦。
陆严河笑着说:“不好意思,久等了。”
“唉哟,好久不见!”彭之行上来就给了陆严河一个熊抱。
陆严河笑着跟他们每个人打招呼。
“你们看上去都很累啊,今天白天是有户外游戏的环节吗?”
深谙节目制作流程的他笑着问道。
“你说得没错。”大家点头。
彭之行说:“导演组太过分了,今天晚上的这顿晚饭,由我们白天的游戏成绩来决定,成绩好,晚饭就吃得好,成绩不好,晚饭就吃得差。”
陆严河马上反应过来,问:“导演组不会拿我当由头吧?比如请陆严河吃一顿什么样的饭来刺激你们?”
“你猜对了。”宋林欣点头,“结果就把我们像驴一样,累死累活地拼成绩。”
陆严河:“感谢大家!”
他笑着双手合十,鞠躬。
“哎哟喂,这么大一个礼。”彭之行赶紧把陆严河拉过去坐下了。
虽然是晚饭,但是也还是要做游戏。
“都已经很饿了,要不别做游戏了。”陆严河摸着自己的肚子说,“他们也很饿。”
其他人马上点头。
李真真说:“那这一块的素材怎么办?节目需要内容啊。”
陆严河说:“没事,等吃完饭以后,我给你们重新设计一个游戏,保证你们绝对有素材,嗯,你们录后面的环节,我也授权给你们,可以玩这个游戏。”
陆严河在《年轻的日子》里面是带来过不少好玩的小游戏的。
听到他这么一说,李真真马上说:“可以,那你说好了,等会儿要给我们设计一个新的游戏。”
宋林欣问:“你这是又要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经典游戏了?”
陆严河:“不经典,但是好玩。”
“啧。”宋林欣笑着说,“你赶紧去注册一个版权啊,在这个节目播出之前,你看看你之前在节目里做的小游戏,现在都被各个综艺节目给抄得满天飞了。”
“让他们抄吧。”陆严河耸耸肩膀,“鼻祖在这里坐着,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于是,他们这顿饭就吃得很轻松了。
大家一个圆桌围坐着。
“听说你现在这个电影很难拍啊。”彭之行总是自动地就肩负起了主持人的职责,开启话题,对陆严河说,“一个月前,我采访苗月——苗月就是严河正在拍摄的《定风一号》的编剧,也是《暮春》的编剧,严河的大学同学。她说,你在《定风一号》这部电影里的表演难度,远远超过《暮春》。”
陆严河沉吟片刻,说:“这么说其实也没错,但是《暮春》也不好拍就是了,《暮春》当时一样拍得我要死要活的,一样感觉脱层皮。”
“那看来《定风一号》是史诗级难度啊。”彭之行笑着说。
“对我来说,因为没有演过这样的片子,这样的角色,所以,确实是史诗级难度。”陆严河直言不讳,“不过还好,在这个剧组里,虽然在一场戏开始拍摄之前,永远不知道会演成什么样子,但最后都拍下来了。”
他们是真的饿了,一边说话,一边聊天,结果,满满一桌菜,竟然全都干完了,完全光盘。
李真真都震惊不已。
要知道,他们六个人,可是有十二个菜。
全干光?!
但是,他们干饭的氛围也确实很好就是了。
他们这群人,认识的时间太久了,中间又各自经历了很多的事情,发生了很多的故事,只要坐在一起,聊起来,几乎聊的都是观众会感兴趣的话题。
娱乐圈,名人,没有曝光于台前的那些私事…
包括定档于国庆档上映的《热带雨季》。
这是李真真专门请彭之行主动提起的话题。
这一期播出的时候,差不多也是《热带雨季》进入宣传期、即将上映的时候了。
李真真一般都会在每一季节目里,为大家的作品做一下宣传。
还不是那种硬宣传。
彭之行就问:“《热带雨季》这个文艺片定档在国庆节档期上映,确实还是挺少见的,为什么会这样选择?”
陆严河笑着说:“这是宣发公司决定的,不过,我觉得他们这么做也挺有意义的,确实,大家首选肯定还是想要去看一些感官上更有刺激性的电影嘛,《热带雨季》也不是冲着国庆档的票房的前三名去的,这是一个很大的档期,容得下更多的电影,也许一百个去看电影的观众里,只有一个想要安安静静地看一个讲故事的片子,但在国庆档这样大的观众流量下,也是很可观的。”
彭之行问:“你对《热带雨季》的票房有什么样的期望?”
“当然是越高越好啦。”陆严河说,“不过没关系啦,电影没有回本压力,无论是制片方,还是它在中国的发行方,都早就已经回本了。”
“是吗?”彭之行很震惊,“为什么?呃,我确实知道一些,但具体是怎么做到的?很多观众可能也都不知道。”
“其实电影并不仅仅是简单地靠院线票房盈利的,尤其是文艺片,很多人都以为文艺片就大概率是亏本的,其实不是这么回事。”陆严河说,“就以《热带雨季》为例,它虽然还没有上映,据我所知,它已经卖出了国内的网络播放权、电视台播放权,还有包括额外付费点播,包括还有一个商务合作。”
彭之行问:“是大部分文艺片都可以做到这样吗?”
陆严河摇头:“也不是,这个就要看发行方的发行渠道,包括这个电影本身受市场关注的程度。正常情况下,一个普通的文艺片可能只有院线票房收入,国内视频网站和电视台的版权收入,再加上一笔海外发行收入。”
“那按照我的理解,其实还是要有像你这样的大明星主演,其实文艺片才能获得比较大的关注。”
“其实也不是。”陆严河摇头,“在我们国内有点过度依赖院线票房,过度依赖明星,实际上是因为我们国内电影市场得很晚,到目前也就二三十年,所以,很多的收益渠道,并没有一个足够的时间去,去做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你像DVD,虽然现在流媒体崛起,在我们的理解中,其实这已经没有什么人买的,但在欧美,它从家庭娱乐收入,慢慢地转型,开始变成了一个面向影迷群体的、昂贵的收藏品,就像现在的黑胶唱片,虽然销售数量小了,但产业转型之后,销售价格却成了收藏品的价格,它们仍然找到了新的方式,继续延续碟片这一形式,对电影方来说,当然也仍然还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但是在国内,本身DVD这种市场就没有真正大面积地打开过,有一段时间它蓬勃,是盗版,所以,要说产业转型,说实话,它一开始就没有完整地建立起来过,更不用说转型了。”
大家听着这些,点了点头。
“实际上,中国的市场非常大。”陆严河最后说,“这个行业现在很多人只能去一遍遍地复制一个成功盈利的模式,却无法开发新的盈利模式,导致电影的盈利渠道,非常受限。”
“那灵河现在做了什么?灵河的电影,除了你刚才所说的那些,有别的盈利模式吗?”彭之行问。
这是他真的很好奇的。
陆严河笑着对镜头说:“这些太专业了,节目的观众也未必想听,你们尽量剪掉吧。”
说完这个,陆严河才介绍。
“我们做了很多的尝试。比如,商务合作,像《情书》,我们就跟咖啡、零售等十几个品牌进行了商务联名合作。像《胭脂扣》,其实大规模放映结束以后,我们一直在各个地方做特别观影活动,一场下来虽然只有几万元的票房收入,但是我们一年能够做大约一百多场。
“不仅我们组织,我们灵河的版权运营部门,其实也在不断地给一些活动授权电影播放,当然,这是主动去谈的,以前大家是没有这个意识的。
“像有的城市做中元节活动,我们会主动去谈,在这个活动里做《胭脂扣》放映。
“你知道,类似这样的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是非常多的,关键是有没有人有心去沟通这样的合作,去拓宽电影的运营范围。”
“也是因为这些电影本身就很经典。”彭之行说。
陆严河点头:“其实经不经典的另说,现在的电影公司,谁家手里没有一些经典片子的版权,但问题是整个行业都在追逐头部,都只盯着那些卖了几十亿票房的电影,大家都想着一口气吃一块大的。我说的这些,大家未必不知道,但在他们眼里,这都是蝇头小利,不值得做。”
“其实我听下来之后,我觉得你说的这些,确实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彭之行说。
陆严河点头。
“但这才是常态,不是吗?”陆严河说,“你看,《武林外传》在江芝打造了一个七侠镇,专门请编剧写新的剧本,招募演员做实景演出,从筹备到正式开放,好几年的时间,人家没有赚快钱,也不是只打算利用这个剧的热度,赚一两年的热钱,所以,他们慢慢就做出了口碑,很多去过的人都在夸江芝的诚意。”
陆严河笑了笑,“其实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点,你知道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灵河做的电影,都是这么小成本的电影?好像灵河的电影,也不是不能卖出大票房来,比如《情书》,你知道,有很多人想让我做《情书2》。”
“我理解你为什么不想做《情书2》,但我确实也很疑惑,灵河为什么不做大片?”彭之行说。
“因为没有这个实力。”陆严河直言,“我不希望灵河成为一个被别人影响的公司,所以,这家公司没有任何融资,也不接受股权交易。那实际上,这就是一家很小的公司,只是阴差阳错地做了几个成绩很不错的作品出来,它的本质还是一家小公司,做大片,成了当然是好的,要是没成呢?亏了呢?一部片子几个亿亏进去,那这个公司就直接可以关门了。”
其他人若有所思。
“我不想一口气吃成一个胖子,我也认为,多大本事端多大碗,一步一步慢慢来,积少成多,最关键的是,只有每一步都扎扎实实地走了,你才不会因为走得太快而摔跤。
“这也是我认为灵河为什么要尽可能地拓展它版权运营范围、收入来源的原因,哪怕很多时候,它就是一点蝇头小利,没关系,多一条路,多一点有备无患。”
陆严河的话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这已经超越了一个艺人需要了解的范畴,可是,这又让他们都有所启发。
每一个艺人,其实都是一个小公司。
他们就是这家小公司最核心的商品。
陆严河所说的这些行业问题,又何尝不是他们作为一个明星艺人在包装运营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