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生病期间,父亲为治愈母亲的病,曾带着母亲四处寻医,一走就是几个月,常留悠思和悠扬姐弟俩独自在家。那时的悠思虽小,却必须每日照顾自己和弟弟,不仅要做饭,还要洗衣服。有一回张姨来看她们姐弟,恰巧碰见姐弟俩吃着晚饭。张姨直夸悠思能干,可当她尝过悠思烧的青菜,顿时掉下了眼泪,青菜哪里可以入口,清油根本就没有熟。于是她不仅手把手教会悠思做菜、洗衣,更是三天两头接他们姐弟到家里去。
悠思姐弟与李小乐兄妹关系十分融洽。李小乐对悠思呵护备至,容不得她受一点点委屈。他对悠思的极度关爱常惹得自己亲妹妹心生嫉妒,抱怨悠思比她更像是他的妹妹。每逢此时,张姨便会劝道:小乐与悠思从小相伴,从未分开,不是兄妹又是什么?并说:当初悠思爸妈让悠思早早入学,一是因为那时悠扬体弱多病,需特别在意。二就是考虑到有小乐同班,可以有伴,悠思也能得小乐照顾。小乐对悠思爱护全属应该,不必嫉妒。
因此,对悠思来说,李小乐既是同学、玩伴,又是一位可以保护自己的哥哥。父母弟弟搬离阳城的日子里,更是幸亏有了李小乐,让她并不感觉孤单寂寞。
看见李小乐一大早立在自家门前,悠思觉得奇怪,便问:“怎么这时候过来?”
“你不是说今天第一天上班吗?我来是想问你,需不需要我陪你一起去。”
“嗨,当我是小孩呀,让人知道不笑死才怪。”
“好了,看来陈家有女初长成喽。走吧,送你到车站。”
俩人出了门,悠思问:
“单位落实了没有?”
“快了,这两天就会有消息。”
“真的?是哪个单位?”
“统计局下属的信息中心。”
读大学那会儿,李小乐曾雄心勃勃,一心想着将来开公司创业。这个想法源于他的同班同学方嘉伟。方嘉伟的父亲是阳城一位很有名的企业家,方嘉伟还没毕业就已担任家族企业的老板,对他触动很大。他曾多次对悠思说,他将来也一定要当老板,但不是靠父母,而是靠自己。说白手起家创一番大事业那才叫本事。临近毕业,张姨很快泼他冷水,说你要像方嘉伟那样,我们家有这个底吗?启动资金在哪里?靠自己白手起家,什么时候才能把家建成?极力劝说李小乐看清现实,听从安排,安安稳稳过日子。好说歹说,总算让李小乐放弃了计划。
知道李小乐已经落实了单位,悠思自是替他高兴,便说:“恭喜你!”
“有什么好恭喜的,我又不是很喜欢。我爸妈非要我进事业单位,我答应他们也只是想让他们安心。咳,这都什么年代了,他们还死脑筋。”
“你爸妈那不是为你好吗?现在有多少人能够进事业单位?要不是因为你爸是个领导,靠你能有指望进去吗?”
“这倒是实话。虽然我很优秀,但是靠我自己确实还不行。”
“所以嘛,要乖乖听爸妈的话,等上了班,拿了工资,再好好孝敬他们,到时候再去考个公务员,让他们更安心。”
俩人来到车站候车,李小乐问:“真的不用我陪吗?”
“真的不用,谢谢你!”
李小乐顺手摸了摸悠思的头,说:“那你记得哟,在单位上要好好与人相处,和领导搞好关系,努力工作。”
悠思不禁笑道:“知道了,大哥!”
很小的时候李小乐就喜欢摸悠思的头,那时的悠思曾多次抗议,频频向张姨告状,可李小乐死活不改。时间一长,悠思也就习惯了。长大以后,回味以往,渐渐感觉到了其中的情意。
第二章 遇见(1)
立人学院地处市郊,时下正值暑期,学生还未开学,开往立人学院的公交车上乘客寥寥无几。悠思望着窗外,思绪万千。一想到将要开始新的人生,既兴奋,亦紧张。通往学校的马路宽阔笔直,马路两旁是一棵棵枝繁叶茂的香樟树,飘洒着一路淡淡的樟香,芬芳怡人。香樟树下宽宽的隔离带上,交相种着紫薇与杜鹃,修剪得十分平整,煞是好看。悠思很喜欢这座城市,觉得它很美。大学期间,同学们常会针对阳城的城建市容发起一些议论,每当有人说起阳城的不是,悠思就会说:“你们别吵,阳城有什么不好,旁有江,里有河,远有山,近有陵,城市内外大小湖泊数也数不清,还有最最时尚的一江两岸格局,杭州也不过如此呀。”想到这,悠思情不自禁地笑了笑。
收回思绪,随意地向车厢内望去,却发现前面侧坐座位上的一位男子正盯着自己看。悠思轻轻瞥了他一眼:大眼睛,高鼻梁,白皮肤,顶多二十四、五岁,长得还不赖。悠思对自己的长相并不十分自信,认为自己不够妩媚,不够美艳,也不够时尚,最多只能算是五官端正而已。不过令她欣慰的是,她有一幅好身材,虽然个头不高,身材比例却很好。读大学时,有一回她穿了件无袖紧身羊毛衫跟室友在校园里散步,碰到教马列的那位中年男教师,悠思很主动地与他打招呼,男教师盯着她看了半天,迸出两句:“曼妙!曼妙!”吓得她差点从此与紧身衣服决裂。悠思因为在车上坐着,并不觉得自己身上有哪个部位能够吸引别人眼球的。
“莫非是看上我胸前的美人了?”这么一想,便忍不住从心底笑了出来。
快到站时,悠思起身站到了车门处。那男子也起身来到车门处,站在了她的身边。悠思感觉到他的个子很高,好奇地扭头抬眼想探究一下他的高度,不料那男子也正好侧过脸,微低着头打量着自己,俩人的目光竟触到了一起。
好一双清亮的眸子。悠思心里微微一震,连忙将视线转向了车门。下车后,悠思往学院里走,看见那男子也在往学院里走。她一边思忖着他是不是这所学院的老师,一边又不自觉地打量起他的背影。发现,这男子不但相貌长得好,身材也是一流。
很快悠思就知道,他叫刘慕海,是立人学院董事长的儿子,学院刚提拔起来的副院长。
刘慕海的父亲,立人学院的董事长兼院长刘镇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早年靠办培训学校起家,发迹前曾是一所重点中学的数学老师。当年他离开中学独自创业的时候,除了他的妻子以外,所有的亲朋好友都劝他放弃,认为知识分子与商人差距太大,根本不可能交融统一。可刘镇伟偏不信这个邪,不相信自己聪慧的数学头脑算不赢摆地摊起家的商人。他认定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才是市场上最紧缺的商品,办教育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实际上就是适应市场的需要生产市面上最紧俏的产品,看准了其中隐藏着的巨大商机。他开始尝试着开设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以及高考文化补习班,结果大获成功。之后刘镇伟又抓住机遇适时进军饮食、宾馆乃至房地产等行业,赚得身家无数。如今,由刘镇伟一手创立的伟泰集团已是阳城最具实力的一家集团公司。单是旗下的立人学院,便是一所拥有上亿资产,几万在校生的综合性大学,在全国民办高校中已颇具名气。
第二章 遇见(2)
刘镇伟育有两子,刘慕海是长子。刘镇伟对刘慕海从小便寄予了厚望。期望高,难免就生出担忧来,曾经还想过万一哪一天自己有个不测,这偌大的家业,他管不管得来。儿子虽然打小就很聪明,却是爱书胜过爱钱。刘镇宇认为儿子的书卷气较浓,而且太过心高气傲,不太适合残酷的商场。因此在刘慕海考取大学的那一年,毅然地将他送去了美国。让儿子在异国接受他乡更为开放、更为先进的教育,将来更好地继承刘氏基业。刘慕海拿到硕士学位后于两年前回到阳城。按照他的个人意愿,也因为刘镇伟对教育的特殊偏爱,刘镇伟在自己众多的实体中,选择了学校作为儿子的事业起点。
刘镇伟给刘慕海安排的职位是立人学院的院长助理,也就是他本人的助理。院长助理这个职务可大可小,就看人们怎么去理解。一般情况下,它通常只是秘书的代名词,可立人学院的广大师生都知道,刘慕海这个院长助理却是院长的代名词。刘镇伟资产众多,不可能把心思全放在学院,刘慕海实际上就是他的代言人。几位副院长虽然职位比他高,有时也只能听他的。
刘慕海于他的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快他的聪明睿智便显露了出来。他思维新颖,办事果断。刘镇伟对他颇为赞赏,两年不到,就把他提升为了学院的副院长,他也因此而成为阳城市所有高校中最年轻的副院长。
按理,刘慕海这位新提拔的副院长排名应在其他几位副院长之后,但由于他的特殊身份——伟泰集团的董事及学院的董事,又有前面的院长助理做铺垫,刘镇伟不在时,学院的领导工作便顺理成章由他来主持。他的办学理念是:以就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职业技能型复合人才为目标,狠抓教学。上任后他先后与多家大型企业签订了订单式办学协议及联合办学协议,以就业来推动招生和教学。结果在他的领导下,学院越办越好,刘镇伟对他的表现越来越满意。
悠思工作的部门是学院的就业办,专门负责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正好是刘慕海下力气狠抓的部门。因此,悠思及部门同事的工作很多,经常要组织一些招聘活动什么的。刘慕海偶尔会去就业办走动一下,以示对下级的关心,顺便指导指导工作。
领导下基层,教职员工们往往蜂拥而上,热情异常。悠思每次看见刘慕海,却总喜欢静静地待在一旁,从不主动,似乎有点怕他。连悠思自己都没办法解释这到底是为什么。她怕他的眼神,总感觉刘慕海的眼睛里有一抹透亮的光芒,仿佛能直探人的心底,令她不敢直视。她想可能是初次遇见他时,他盯着她看的那双眼睛留给她的印象太深刻了。悠思常常为此而懊恼。
刘慕海不仅拥有俊朗的五官,一米八五的个子,还拥有傲人的家世背景和自身的留洋经历。他因此备受女人们的青睐,常常成为学院女职工及女学生议论的焦点。他有一位相交多年的女朋友,叫戚若琳,是他在美国留学时的校友,与他同时回国,在阳城的另一所大学任英语教师。戚若琳经常会去学院找刘慕海,但凡学院有些什么公开活动,定能觅见她的身影。立人学院很多人都认识她。戚若琳漂亮、优雅,有学识,常给人一种知性、冷艳的美感,悠思第一次看见她,就直感叹她与刘慕海是如此地般配。
悠思工作时间长了,渐渐发现刘慕海的绯闻很多。不是传闻某某女学生爱慕他,就是传闻某某女同事与他关系暧昧。同一办公室的同事们常说,他的女朋友就是听到了风声,才会一个劲地往立人学院跑。悠思对有关刘慕海的传闻不置可否,认为像刘慕海这样的人,有几位爱慕者是理所当然的,不必觉得奇怪。她对刘慕海与自己根深蒂固的领导与职员的稳定关系从未产生过怀疑,亦从未奢望过她与刘慕海之间会发生什么。因为她太清楚刘慕海与自己,就犹如云泥般——有着天壤之别,永远不可能会有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