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永历大帝 > 第218部分

第218部分(1 / 2)

>    除了忠贞营之外,十三军中还有少量的明军以及大西军的游勇,成分虽然复杂是在这十三坪里坚持抗清了这么年,相互之间也消去了隔阂。

忠义的匾额之李来亨坐在上首,其他各头领分别坐在两侧当杨起隆走进来的时候,两边的头领有的半阖着眼无动于衷的一脸敌意,气呼呼的生着闷气,对于这个新始朝通缉的钦犯,大家并没有给他多少好脸色。

李来亨干笑一声,起来招杨起隆:“杨兄弟,请坐下说话。”

杨起隆眼眸经意的瞥了与会的众人一眼,知道十三家军对待自己的态度并不统一,故意装作一副没事人的摸样找了个位置坐下,随后朝着李来亨拱了拱手:“李将军,在下的会众已经齐聚汉口、汉阳二镇,只等将军意决了。”

驻留汉口之时,杨起隆以密令各香堂人手悄悄潜入江北的汉口、汉阳两镇,又买通了汉口几个绿营的千总。

李来亨将目光落在其首领身上:“诸位兄弟怎么看?咱们与杨朋友合作,打出茅麓山突袭汉口、汉阳二镇,与城中杨朋友的香众里外呼应,一举拿下湖北。”

左侧终于有一名头领站了出来:“将军。廷封你做临国公。对你寄予厚望。你不思图报。为什么要收留朝廷钦犯?兄弟们死心塌地跟着你干。是因为你举得是反清复明地旗号。如今你做出这样地事。我王光兴是决不答应地。

最早是浔阳守。清兵所败。退往施州卫。被明楚藩世子朱容藩收留。有兵马二万人。最后与北上而来地忠贞营会合。在茅麓山加入十三家军。是十三家军中地重要头目。王光兴地话说中了许多头领地心事。都不由得点头同意。这些大多是大顺军地旧将。并不一定对大明死心塌地。但是当今地局势是南明北满。在新始帝地带领下大明已光复了一半地天下。且兵力强盛。明军虽说在长江以

是茅麓山与他们隔江相望。再过一两年便可会师。好。却突然冒出来了个杨起隆。自然是没人愿意跟着他们干地。

“王光兴。你既是大明地旧将可知道我地身份吗?”杨起隆冷笑一声:“永历不过是桂王支系。仓促之下被人拥戴为帝。如何算地上先祖地嫡亲血脉?我才是崇祯先帝地嫡亲血脉。货真价实地皇子。你既是明将。更应该听我号令。”

王光兴冷眼相对:“在下只知道大明已有新始帝。倒是不知什么时候冒出个什么朱三太子出来。你说你是朱三太子。可有什么凭证?就算你当真是崇祯先帝地血脉。如今最多也不过是一个藩王而已。新始帝才是正朔。这一点天下人已有公允。你再如何强辩也无济于事。”

朱三太子被说的双颊羞红,这一点才是说中了他的心事,毕竟朱三太子的名头如何响亮,可是毕竟新始那个家伙早已被人拥戴为帝了,他冷笑一声:“既然如此,你投靠挖掘凤阳皇陵的李将军,真以为永历那个小儿会收容你吗?届时狡兔死、走狗烹,你是否还想着在南边混个好前程?实话实说吧,在下来这里也是为了诸位的生计,永历小儿在南边声势浩大,咱们这么多人难道还要偏居一隅吗?在下有会众十万,李将军与诸位头领有兵二十万,如此声势,何不拿下湖北,兴王师,讨满寇,自个儿打下一片锦竹天下,何必要寄人篱下呢?”

这一番话说出来倒是让所有的头领心动起来,在座的大部分是大顺军的旧将,反清是为了天下的公义,可是复明却与他们没有多大的责任,十三军军民三十余万,亦耕亦兵拿得起武器的差不多也有二十万众,若是再加上这个姓杨的人手做内应,打下长江以北的湖北自然不是问题的,只要有了根基,再驱兵北上,便可以沿着白河入陕,陕西可是大顺军的老家,有了这些地盘,也不必屈居人下。

一个更重要的是陕西提督王辅臣的问题,王辅臣早年也是大顺军的将领,早年追随姐夫刘某参加大顺军,嗜赌,一掷千金,后投王姓将领做了干儿子改姓王。在座的一些首领之中,也有一些与王辅臣打过交道,现今的局势已经十分明朗,满清覆亡只是时间问题,说降王辅臣并非没有可能,轻而易举拿下了湖北、陕西,再继续东征,说不定还真能打下半壁的天下来。

“哼,花言巧语。”王光兴是明的旧将,因此是坚定的复明派,恶狠狠的盯着杨起隆吐了口吐沫。

“好啦,王兄弟杨兄弟就不要争啦。”一直没有说话的李来亨一锤定音:“既然如此,不若这样吧,王兄弟带着本部继续坐守茅麓山,我与其他兄弟会同杨兄弟在汉口、汉阳二镇内的香众一道将这两座城池拿下,届时再做计较。”

李来亨纯属是和稀泥的,不过这泥倒是和的有些水平,山中的兄弟相处了这么久,自然是不忍反目为仇的,干脆分兵两路,愿出去的打出去,不愿意同流合污的就留在这里,也算是为十三军守住根基,就算攻城不利,李来亨照样可以退回来。

杨起隆原本是起了杀的,这时见李来亨一锤定音,也就不去理会王光兴:“既是如此,这次出山必须议定个章程出来,李将军,事关机密,可否请一些不出山的兄弟暂且回避。”

李来亨为难的看了众头领一眼,杨起挑明了就是不信任一些留守的头领,摆明了要人难看,可是偏偏现在李来亨觉得与杨起隆的合作成功性更大一些,正在为难之际,王光兴已气呼呼的站了起来:“李将军,在下敬你是条好汉子,只是这姓杨的还是与他少勾搭些的好,既然李将军信不过兄弟,在下出去便是。”说完头也不回,不顾身边的头领劝说,兀自出了祠堂。

紧接又一个头领跟着走了出去,许多人脸上都是一副为难,既觉得这个杨起隆确实是个夸夸其谈之辈,不能深信,可是心里又抱着一丝打下湖北回老家的期待,只能干坐在这里。

……………………………………………………………………………………………………………………………………

从今往后主要的剧情还是在反清方面,注意力转到国内来,至于李来亨,放心吧,好歹也是反清的汉子,形势会逆转的。(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第四百七十九章:汉口

一些事必须要解释一下。

李来亨不怕杨起隆这个正牌子的崇祯血脉以后报复!到怕永历这个桂王遗脉以后报复!真叫扯!!!!!!!!!!

……………………

关于这一点,其实不再涉及报复的问题了,对于李来亨来说,永历实在太庞大了,庞大的他的人马全部加入之后用不了两年就会被消化掉,如果主角要报复他的话,恐怕捏捏手指就够了。

而对于这个杨起隆,不管对方是真假太子,双方的都处于合作的关系,甚至李来亨还可以把这个杨起隆一口吃掉,与杨起隆合作,李来亨将来的选择面就大多了,他可以拥立杨起隆做皇帝,如果一拍两散的话同样可以带着部众自己搞出个大顺帝来。

人害怕报复,并不是单纯的,应该说,人害怕的是强者的报复,永历可以报复他,但是朱三太子,嘿嘿,恐怕就算是想也没有这个实力吧。

…………………………………………………………………………………………………………………………………………………………………………

兴山县位于湖西部、长江西陵峡北侧、大巴山余脉与巫山余脉交汇处,共有大小山头3580,夔东十三军能够在这里生存绝非偶然,这里山峦叠嶂,沟壑纵横,极难剿灭,再加上大明的光复,使得清军的主力不得不掉头防守明军,因此,对于这一伙‘乱匪’军采取的策略是合围。

全县各山路的出口都驻了一个千总营,汉口、汉阳两镇又驻扎了一标兵马,各营堵住了进山的出口们攻不进去,也不让山中的十三家军出来,一旦有哪个营遭遇攻击即汛警,紧接着周边的各营纷纷前来救援,汉口、汉阳两镇的兵马也能在一日内赶到样一来,便达到了困兽的目的,只是清军绝对想象不到,这三十余万遗民进入大山之后非但没有饿死而在山中开垦拓荒,十年来活得不说滋润,但自给自足还是有的。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