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永历大帝 > 第213部分

第213部分(2 / 2)

瞿慈原本还有些担心。毕竟她是个女人。总是觉得军营中地武人过于粗心。这时见父亲陪同。微微颌首点头道:“父亲想地周到。既如此。焱儿就拜托给父亲和王将军了。”

凤撵被放了下来瞿慈亲自抱着朱慈焱下地,朱慈焱也是个不安分的,立即挣开了母亲的手,一步一摇往王秋方向去,男孩子总是爱打打杀杀的今朱慈焱见到几十个魁梧戎装的军汉,自然是倾慕不已一双小眼珠滴溜溜的围着王秋腰间的长剑和短铳看个不停,只是畏惧母亲和舅公在旁敢放肆。

“末将定不负皇上和娘娘重托,请娘娘安心在天色不早,末将这就与赵大人带皇子去了。”

王秋脸上的猩红疤痕很是吓人,说起话来嘴角的疤痕抽*动,让瞿慈和边上的宫人不敢去看,瞿慈微微颌首:“既是如此,有劳将军,焱儿年纪尚幼,不懂事的,王将军好好照看一些。”瞿慈在这里顿了一顿,随后贝齿轻启,似乎下定了某样决心:“若是焱儿有不对的地方,将军能海涵的自然尽量海涵,若是屡教不改,也务必稍事惩戒,皇上的意思在圣旨中想必将军已经明白了,本宫就不必细说。”

“末将明白。”王秋郑重的点了点头,大有立军令状的意味,瞿慈这才恋恋不舍的看了‘没心没肺’的朱慈焱一眼,随后上了乘辇,打道回宫。

“弟兄们,扶太子爷上车。”王秋见凤驾走远了,这才挥挥手,几个人一拥而上,将朱慈焱抱起,七手八脚的将他扶上马车。一边的赵知礼看的满不是滋味,他原本是希望太子坐轿的,可人家已先斩后奏了,只好又回到轿子里去,向车夫挥挥手,示意起轿。

此时才刚刚卯时二刻,天还早的很,街道上并没有旁人,几十个军汉骑着马,拥着一辆马车,走的极快,而身后的一辆轿子显然就落下了不少,好在前面的马车走走停停,隔三差五的要等上一回,让身后的赵知礼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明日清早还得换辆马车过来。

马车里是用软垫铺就的,脚下还垫了一层厚厚的毛毯,车厢极大,为了照应周全,王秋也坐在马车里支应着,深怕这个小太子一下子不好在车厢里磕着碰着,朱慈焱站在软垫上,一会儿让王秋掀开车帘看看车外的街景,一会儿又反过身去要王秋拿他的短铳给他看,王秋倒并不介意,短铳早已下了火药,因此不怕走火,朱慈焱把玩了一会这个‘重家伙’便失去了兴趣,小手指了指王秋腰间悬挂的长剑:“喏,王将军,我要那个。”

王秋立即换上一副苦笑,剑这玩意可不能给这个小家伙乱动,出了事他可负担不起,立即移开话题道:“太子殿下,这玩意并不好玩,还是玩短铳吧。”

朱慈焱小嘴已经嘟了起来,皱起了鼻子:“我要剑。”

王秋已经开始挠头了,连忙道:“好,好,待回到营里末将给你打制一把最好的剑,喏把剑太重,你年纪尚小,拿不起的。”

朱慈焱这才破涕为

掉眼波中的水雾,又道:“我要骑马。”

“骑马?”王秋脑袋一下子大了起来,这么大的人去学骑马,这要是摔着了不说皇上要办他,皇后那一关他也过不去啊,还有那个赵知礼,恐怕生吞活剥了他都有可能二话不说,连连摇头:“不成的,不成的,我的太子爷啊,现在早就不时兴骑马了,打仗时还骑马的死的最快,更何况你年纪还小若这样,我待你会操如何?啧啧,好啦,好啦,太子殿下英明神武,自然是知道末将的良苦用心的。”王秋不敢再说话了,虽然朱慈焱的嘴巴已经嘟的老高,也是装作没有看见。

很快,近卫军营便到了干人落马的落马,下轿的下轿,王秋把朱慈焱抱下来,营内早已列好了队伍,个个挺直了胸膛等待校阅,当王秋将太子抱到营门口时,许多人都不由得失望了一些,弟兄们折腾了一夜原本是想让太子殿下看看近卫军的军威的,不成想太子竟是个穿开裆裤的孩子,小孩子知道些什么,许多人的气势不由得矮了几分。

王秋也觉得一晚上算是白折腾了吼一声:“各营千户各自带人晨跑去吧。”

大家一哄而散,回营房背上行军包带上火铙,列队去校场长跑去了。

王秋也不敢怠皇上的意思是带太子来操练的,虽然太子年幼但是该做什么还得做什么,他将太子放下:“太子殿下,从现在开始,每日这个时辰,我与王副将,刘副将三人轮流督导你操练,这是皇上的意思,王某是奉命而行,若有得罪处,你可莫要见怪。”说完朝着两个副将使了使眼色:“你们先去督导各营操练吧,第一天由我来教导太子。”

两个副将拱手行了个礼,而去。

王秋嘿嘿着:“跟末将跑步去吧,走,去那边的草地。”

朱慈焱开始觉得新鲜,看到王秋往那边慢跑,也有样学样,摇摇晃晃的跟着。

场边就是一块草坪,这里经过王秋仔细修缮过,又叫人连夜多扑了一层稻杆,清除了所有的沙粒石子,就算是摔倒,也是不怕伤着的。

朱慈焱在宫里憋的太,看见什么都新鲜,看到边上的校场上如蚁般的士兵慢跑,也跟着跑起来,几次摔倒,吓得后面的赵知礼疯跑过来扶,朱慈焱却摇头晃脑的不以为意,反而觉得很是刺激。

从此之后,朱慈焱想不到的,在他成年之前,不管是刮风亦或雨雪,他的每一个清早都在这里度过。…………………………………………………………………………………………………………………………………………………………

一艘大船徐徐的在新城都港靠岸,码头上文武官员俱来迎接,新城都城已经解围,东印度的局势也已稳定下来,虽然海都军团仍然厉兵秣马,逊克王的大军仍在边境组织防御,但是更多的是双方的使者来回斡旋,一些城内的汉人也开始放下了心,回到了城外的土地上。

大船搭上了舢板架在码头,码头上的文武官员立即涌了上去,最先下来的自然是奉旨劳军的杨嗣德,此时穿着干净的官服,笑吟吟的与码头上的文武官员拱手招呼,随即小心翼翼下了舢板,再后便是钦差的仪仗随员,这一次杨嗣德的到访事关东印度的政策问题,因此让许多人多了一层期待,是战是和,战能得到多少好处,和能勒索多少利益,这些都需要朝廷来衡量,还有遭受损失的汉人也将获得若干的补偿,这些事自然就落到了杨嗣德身上。

在城门口,早有一些不远百里驱车赶来的汉人地主们在这里探听消息,城内也开始了戒严,官员们拥簇着杨嗣德入了城,径直进入总督衙门,总督汪进望和张有德二人陪在杨嗣德身侧,在修簇一新的总督衙门大堂里分别坐下,两个人是最急着探听钦差大学士口风的,汪进望最希望知道朝廷对本地汉人的补偿问题,前些天许多庄稼被蛮人践踏的汉人地主前来拜访,都是为了这个,而张有德则是希望知道朝廷的意思是战是和,也好做个准备。

大家端着茶盏慢吞吞的喝了口茶进望这才将话题引到自己关心的地方去:“杨大人,前些日子从南京传来的邸报说户部已经拟定了补偿流民的政策,不知是否确有其事?若是确有,想必杨大人已经有了章程。”

杨嗣德吹了吹茶沫,笑吟吟的抬头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