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沐天波还是忍不住叫了一声。抬撵地太监不由得愣了愣。朱骏地目光也落了过来。
“皇上。微臣有本要奏。”沐天波一下子跪在大理石石砖上。
朱骏连忙让人放下撵。身后地百官见行撵突然止步。都不由得向这边望来。朱骏连忙在搀扶下下了乘辇。一把将沐天波扶起。平日里地沐天波因为是三朝老臣。德高望重。因此一切虚礼都免了地。如今朱骏见他如此庄重伏拜。想来定是重大地事:“沐爱卿先起来说话。天还没塌下来呢。”
“皇上。内阁今早接到急报。印度土王袭击东印度辖下新四川省。总督、三司以下官员一百三十四人被围。此外。近三万流民亦被围在新成都城内。总督汪进望请求朝廷增援。请皇上速做决断。”
朱骏面色一窒,方听到消息的百官也纷纷议论起来,大明定都南京之后,一直是征战四方,压服八荒,就算是满人,也不敢轻易对大明起攻击,而远在东印度的一群土人居然动了战争,而且还围困了数万的官民,这绝对是一起极大的事件。
朱骏神色渐渐的正常下,如今各大军区的总督都在南京,各地都是群龙无,若是防守自然是没有问题,但是出兵救援这种事岂是说救就救的?朱骏望了一眼四侧,随即淡然道:“朕知道了,起驾吧。”
……………………………………………………………………………………………………………………………………………………
宫城缓缓打,在无数人的目光洗礼下,当先执着彩旗的精锐骑兵率先出来,拥着八匹白马的堂皇马车缓缓出了门洞,过了护城河,驶入广场。
“万岁……”铺天盖地的声音浪高过一浪,无数的人头攒动,用各种姿势欢迎皇帝的到来,阅兵仪式的开始。
马车的很慢,驾车的四个车夫小心翼翼的看管着八匹白马,徐徐的向御道方向赶去,万岁声在他们的耳边久久不绝,让他们也感觉到了一丝荣光。
而御集结的八个方阵立即有人大喊:“皇上出来了,打起精神。”
“HO……”犹如标杆一般挺立的士大吼着回答。
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挥汗如雨的反复操练,为的就是今天,为的就是这一刻。
随着御道旁围观的百姓也开始扯开嗓子高呼万岁时,皇帝的行驾总算出现在御道,车架徐徐过来,八个方阵立即安静下来,所有的眼睛正视前方,等待着。
马车越来越近,气氛达到了,八千名各军挑选的精卒握着火铳的手已捏出了汗水。
第一个方阵乃是王秋率领的金陵近卫军,这支近卫军是大明最精锐的部队之一,专司负责南京城的卫戍,因此他们的军旗上是一条腾空而起的三爪金龙。当车架行过方阵,王秋已拔出了长剑,横向天际:“皇帝陛下万岁。”
“万岁。”一千名近卫军士兵跟着高吼,军靴狠狠在大理石街道上一顿,啪的一声,将街头巷尾的万岁声都压了下去。
第二个方阵是沐剑鸣率领的苏州军团,军旗以白虎为标志,待车驾过了近卫军方阵,沐剑鸣已英姿勃的拔出长剑,同样是向天一指:“皇帝陛下万岁。”
“万岁。”一千名苏州军团士兵整齐划一的高声回应。
“皇帝陛下万岁。”第三个方阵的长官乃是成都军团的李霄,军旗以象为标志,随着呛的一声佩剑拔出,剑锋指向天际,一千名成都军团士兵立即回应:“万岁。”
“皇帝陛下万岁。”
“万岁。”
“皇帝陛下万岁。”
“万岁。”
“皇帝陛下万岁。”
………
朱骏肃然的坐在宽大的车帐内,耳边一阵阵整齐划一的高呼声响起,直到过了最后一个印度军团方阵时,车驾才缓缓停了下来,车厢的顶棚极高,就算是站着,也不是触动到车顶,朱骏缓缓的阔步而出,徐徐的站在车前,手按着腰间古朴的镶玉长剑,眼眸左右一望,四周的万岁声骤然停了下来。
…………………………………………………………………………
第一第四百六十三章:万岁
就在今日,朕接到了东印度的急报。”朱骏使尽最开始还显得有些嘈杂的御道渐渐安静下来,朱骏没想到效果如此好,不由得心里感慨了一番,随即肃容大声喊:“九日之前,一支印度蛮人跨过了大明的疆域,包围了大明的城市,三万我大明臣民至今被困。”
“诸位可曾记得?当年狄夷入关,铁骑过处千里血流,江北沦陷,江南仍歌舞升平,国难当头,秦淮河岸莺歌燕舞?当年那些千金买笑的名流商贾如今在何处?当年笑谈风月的文人士子们如今又在何处?”
朱骏没有给出答案,答案在所有人的心里,满人继续南下,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江南奢靡膏腴之地千里无人,血流万里不止。
“朕之臣民,既是朕之子弟,大明百姓,不管是江南亦或是江北之人,不管是贫是富,是贵或贱,尽是尔等兄弟姐妹,唇齿相依,共存共荣。”
“吾等今日在此耀武扬威,却不料相隔万里之外兄弟姐妹遭此劫难,朕养兵十年,可堪用否?”朱骏在这里抿了抿嘴,负手望着近万名将士寻求答案。
“可用。”山呼海啸的声音回应着,近万校阅士兵挺着胸脯高吼,就连维持治安的其他士兵也跟着回答,离的远的百姓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是这里一片安静,他们也停止了喧闹,突然传来一阵暴雨般的大喝,许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