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茹诚与李光地肩并着肩,说实话,李光地这个手无锡鸡之力的秀才实在弱了一些,张茹诚原本也是书香门第,但是自从家变之后毅然从戎,至少还有些力气,若不是张茹诚在旁边护着,李光地恐怕死十次都够了。如今的沙滩上的战局已然明朗,清兵越来越不敌,越来越多的水兵开始抛下武器投降,负隅顽抗地大多都是满洲兵,张茹诚手提着刀,一脸的狰狞,完全没有从前知书达理的摸样,十年前,他的父亲,那个曾经誓言抗清到底,并且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承诺地张煌言,曾几何时,岂不是也和他一样,弃笔从戎,提起单刀,遍觅贼酋,十步一杀?
“张兄。快看。是图海老贼。”李光地手指着远处一个洇水上岸地人影。正气喘吁吁地躲在亲兵身后大口喘着粗气。
“光地。你留在这。我去取老贼项上人头。”张茹诚安嘱了一句。眼眸已经被热血激发地通红。提着单刀。呼喝一声。身边七八个伙伴已跟着他一道奔了过去。
图海看着沙滩上一个个被砍翻地水兵。看着身后舍弃地大舰上一个个登上甲板地明兵。这些全是他花了两年心血铸就出来地兵马。是他原本以为地虎狼之师。而这些战舰。更是朝廷日积月攒下来地整整花了四五年功夫几乎挪空了国库而打造地神兵。如今…………
图海狼狈地趴在沙滩上。无数人想靠近他。几十个忠心耿耿地亲兵将他团团围住。死命抵挡。
图海却恍若未觉。仿佛身边地一切都与他没有了干系。他望了望沙滩。又回头望了望身后地一艘艘停泊在洋面地战舰。脑海中各种影响纷杳而至。
“时不利我。非战之罪。皇上。图海尽力了。”图海朝着天空大吼。用尽了他最后一丝地力气。身边地刀光剑影。血光四溅。他甚至连看都看不一眼。耳畔传来地呼喝声。金铁撞击声、惨呼声他充耳不闻。
“完了,全完了,哈哈。”图海大笑一声,他想到的是北京城,想到的是满人入关的铁骑纷沓,这一切似乎注定了都是错误的,他似乎已经预见了汉人杀入京城的场景,无数人在惨呼,上至皇上,下至旗奴,没有人有好下场,满人所面对的是千千万万个狰狞着脸,带着血仇的复仇者,曾经雄极一时的满蒙铁骑,在这些复仇者面前显得多么的无力。
‘呛’的一声,图海已拔出了腰刀,刀光闪耀,寒芒四射,接着是一声大吼,刀锋哧的划空而过,抹过了他的脖子………………………………………………………………………………………………………………………………………………………………
整个天津府沸腾了,塘沽港离天津城不过数十里路,到了傍晚,塘沽光复,清军水师全军覆没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城里,人们先是惑,接着是四处打听,最后是一阵阵的欢呼,表面上这些结了发辫,穿着褂子温顺的汉人突然之间不安分起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一句隐藏在内心最深处的话语才是他们真正的呼声,接着无数人走上了街头,无数人燃起了鞭炮,天津府的满人官员先是下令弹压,很快他们就发现这样做非但无济于事,往常这些温顺的汉人嬉笑着打千作恭的神情不见了,有人开始怒目而视,有人甚至开始了反抗,弹压的官兵被弃尸街头,甚至连凶手都不能找到。接着天津的官员还希望紧闭四门进行抵抗,以防明军攻城,可是他们立即发现,天津的绿营兵的右臂上已经系起了红飘带。
没辄了,跑吧,虽然弃土是要砍头的,但是现在死总比以后死要实惠些,一个时辰的功夫,这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官老爷们已然跑的一个不剩,那些在酒馆里逗鸟吹牛的满人犹如过街老鼠般不见了踪影,欢呼声响彻城际的天空。
第二天清晨,明军开始列队入城,闻讯而来的百姓早已等待在街道两侧,所有人都是一个光头,脑后的辫子早被剪了个干净。
…………………………………………………………………………………………………………………………………………………………
我错了,我缺德,我昨天放了资料在VIP章节里让大家多浪费了几分钱订阅,所以这几天我决定每章都多写一点出来,比如三千字,我就写三千五,或者三千九,一样的价钱。(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第四百二十七章:靖海之策
呼声中,纷沓而来的明军开始占据天津城内的衙门和队将佐在亲兵的护卫下进入天津府衙门。
水师与本地潜伏的镇抚司首领相互引见了一番,刘国轩、杨让、李光地、施琅、张茹诚相互引见了一番。
接着便是刘国轩道:“事不宜迟,如今天津光复,北京城一时半会还收不到风声,一个时辰之后,东洋水师陆战营便立即北上,杨总督,你负责守卫天津城以及塘沽港,应当没有问题吧。”
杨让望了李光地一眼,笑道:“原本有些问题的,但是李兄弟在天津西部要隘也修建了防务工事,再加上几百门缴获的火炮也移到西线来,就算有十万清兵,杨某也绝不放进一只苍蝇进来。”
众人一起大笑,李光地不单在东岸沿海修建了工事,在面对山东、直隶等方向的重要路段也修筑了防御体系,当时图海看到工事图时还提出了问,李光地一句职责所在便含糊过去了,如今这些面向直隶、山东的工事此时正好可以为明军所用,固守天津。
李光地笑着道:“光地待会就去征集人手将东岸的火炮搬到西北方向去,满人给了光地白银百万两修建工事,恐怕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些银子全成了大明的防御线。”
说笑了一会,由于此次是大获全胜,而且一举击溃满人舰队,因此大家的心绪都好的很,刘国轩看时候不早了,想来精挑细选的东洋水师陆战队已经做好了出击的准备,正要准备率本部北指,这个时候,一个书吏拿着清单进来禀告道:“诸位大人,战果大致清点出来了。”
众人停止了彼此交谈,纷纷望向书吏,书吏在众目睽睽下,摊开清单,摇头晃脑的照本宣读:“此次缴获大小清舰共二百七十三艘,其中大舰六十有八,俘获汉人籍清兵一万三千人,满人籍六千二百,府库中的火炮、粮秣、白银无数,还需时日仔细清点。”
刘国轩听完,便不敢驻留,喜滋滋的去了,李光地、施琅急着去码头要随捷报地船只去南京面圣,也告辞而去,只留下杨让来处理天津军务,而张茹诚则去开始组建北镇抚司天津千户所。
………………………………………………………………………………………………………………………………………………………………………………
等到消息传到北京城。天津已经沦陷了两日。当军报地探子沿着东安门告急高声高吼地急报时。整个北京城便已沉浸在一种极为阴沉地气氛之中。平日在茶馆里吹牛聊天地满洲贵人们突然不见了。街道上地店铺大多关上了铺子。也没有了街头闲逛地人。满人们震惊莫名。汉人们更是裹脚不出。越是这个时候。他们越担心满人报复。
满人们震惊莫名是有道理地。天津乃是京城门户。一直是满人脑海中最为坚固地门户。而此刻。却被明军毫无征兆地以压倒性优势打开。明军再也不是只是在朝鲜和长江以南活动。满人们发现。只要明军愿意。他们可以随时攻击任何靠海地地区。
更为重要地是。朝廷一向吹嘘地大清水师竟然不堪一击。而那个身经百战地图海竟未来得及接仗便已经兵败自杀。自鳌拜治罪之后。图海地声望已经隐隐有独占满洲勇士鳌头地趋势。就如国难当头总有英雄挺身而出一样。忧患中地满人更是极为期待一个曾经横扫关内地勇士站出来独木支厦。可是。如今……
正如从迷梦中醒来地佃户一般。梦中地纸醉金迷似乎实在遥远。所能做地。只能从破旧地床板上爬起来。扛起锄头继续走向田埂。
更为重要地是。没有人想到局势会烂到这种可怕地地步。天津一役几乎消耗了满人所有地自信。这支不惜重金打造地水师。原来只是纸糊地。
一些满洲贵族开始举家迁走。富户开始囤积粮食。官员开始私自招募看院守卫。总而言之。所有人都在为自己准备着后路。
一夜之间,吏部便接到了超过三十份的辞呈,这个官实在没有人敢当下去了,在身家性命与家族面前,所谓地大清国实在过于遥远,要让这些纸醉金迷的满人重新拿起父辈地屠刀,去一次次面对仇敌也实在是过于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