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浪更急,碧波万里之上,朱三太子的座船犹如利箭一般劈风逐浪,驶入北部湾的海域。
…………………………………………………………………………………………………………………………………………
珠江口岸乃是朱骏计划中工业化的最重要位置之一,为此,朝廷总共在这里划下了四片开发区域,分别是番禺、香山、顺德、新安四府,总面积足有海都开发区地三倍,单基建的费用就超过了八百万两白银,劳师动众了整整一年,才将基建设施完全修建,此后的一年便是疯狂地吸引投资,广东的汉人与南洋联系紧密,清兵入关之后逃入南洋的广东人极多,如今这些人衣锦还乡,带回来的不止是亲情,更是无数的资金,一年地功夫,四个开发区便不断的建设厂房,大量招募工人,如今已形成了完整地生产体系。
朱骏在赵高的陪同下在番禺开发区做了短暂地驻留,番禺腹地便是大海,有专门的大型港**通海路,北部便是广东省的三司衙门驻地广州府,左右分别是顺德、新安开发区,地理条件极为优越,因此吸引地投资也是四大开发区之首,如今已有近三十万人入开发区做工,六百四十家大小作坊、工厂源源不断的生产着各种货物经由番禺港和连接广东、顺德、新安地驰道将货物送往各地。
开发区地官员都是由工部择选地。主官更是周慕白亲自选定。因此番禺开发区地主官自然是与周慕白地脾气相近地。如数家珍地在朱骏面前摆弄各种数据。开发区每月炼钢多少。生产多少布匹等等。朱骏也很乐意听。倒是让赵高一脸地郁闷。堂堂布政使还只能站在身边陪驾。让个六品主官出尽了风头。
这时。一个北镇抚司地番子进来禀告:“皇上。弘智大师找到了。正在衙外。”
朱骏激动地搓了搓手。连忙从御案上站了起来:“快请…”话刚说完。朱骏又后悔了。摆手道:“还是朕亲自去迎接吧。”
说完起身向衙外走去。衙堂内地文武官员都是一脸地惑。弘智大师是谁?他们连听都没有听说过。但是皇上如此看重。谁也不敢再这里待了。纷纷跟着皇上出衙迎候。
朱骏缓步到了衙门。抬眸看到一个老僧穿着破旧地僧衣站在门外。身子倒还是硬朗。老僧地眼神似乎也落在朱骏身上。上下打量。唏嘘不已。
“微臣方以智叩见皇上。”老僧目中噙泪。已不自觉地跪了下来。
朱骏加快了步子一把将方以智扶起:“方爱卿快快不必客气,快起来说话。”
跟在朱骏后面的官员一下子明白了,原来这人就是当年名闻天下的方以智,他们想不到的时,这个老人如今已经剃发成了和尚。
方以智深望了朱骏一眼,手掌合起行了各佛礼:“一别经年,皇上已不是从前的那个的皇上了。”
朱骏闻言脸色变了变,随即才想到方以智是另有所指,方以智是安庆府桐城县凤仪里人,是桐城地区这一时期主要的世族子弟。曾祖父方学渐,精通医学、理学,并且能学习诸子百家,融会贯通,自成体系,除记录赴东林讲学的《东游记》外,著有《易蠡》、《性善绎》、《桐夷》、《迩训》、《桐川语》等。祖父方大镇在万历年间,曾任大理寺左少卿,著有《易意》、《诗意》、《礼说》、《永思录》、《幽忠录》等数百卷。因方学
学于泰州学派的耿定理,《明儒学案》把他列入《。外祖父吴应宾,精通释儒,著有《学易全集》、《学庸释论》、《宗一圣论》、《三一斋稿》等。父亲方孔,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崇祯朝官至湖广巡抚,通医学、地理、军事,并且较早地接触西学,主张研习经世致用的知识,著有《周易时论》、《全边略记》、《尚书世论》等有《全边略记》等著作。
《周易时论》被《四库提要》列入存目。
方以智自幼秉承家学,从小由母亲和姑姑一起抚养长大。
成年后,方以智载书泛游江淮吴越间,遍访藏书大家,博览群书,四处交游,结识学友。在他的学友中有西洋传教士毕方济与汤若望,并阅西洋之书,从他们那里,方以智学习了解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他认为:“今天下脊脊多事,海内之人不可不识,四方之势不可不识,山川谣俗,纷乱变故,亦不可不详也。”他曾作诗曰:“繁霜如雪孤南征,莫道能无故国情。斥抱揄方始大笑,牵牛负总虚名。凌云久动江湖气,杖剑时成风雨声。海内只今信寥落,龙眠山下有狂生。”表达了自己非凡地政治抱负。为谏议皇帝选贤用能,革除弊端,实行某些改革,曾写了《拟求贤诏》、《拟上求治疏》、《拟上求读书见人疏》等,决心以襄扶明朝中兴为己任。他曾在《书鹿十一传后》中表示要“东海之泽、洗天下之垢”。曾与陈贞慧、吴应箕、侯方域等主盟复社,裁量人物,讽议朝局,人称“四公子”,以文章誉望动天下。
方以智的父亲方孔任湖广巡抚时被杨嗣昌弹劾下狱,方以智怀血疏讼冤,方孔这才得。一时传为佳话。
崇祯十三年,三十岁的方以智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有人向崇祯皇帝推荐方以智,崇祯召对德政殿,方以智“语中机要,上抚几称善”。后在京任工部观政、翰林院检讨、皇子定王和永王的讲官。
四年之后,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方以智在崇祯灵前痛哭,被农民军俘获,农民军对他严刑拷打,但他始终不肯投降。不久,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方以智侥幸乘乱南逃,大难不死。当方以智在北京誓死不降农民军之事传入江南时,友人皆把他比拟为文天祥。
方以智辗转奔向南京投奔南明弘光政权,仇敌阮大把持南明弘光朝政,不断受到排挤、迫害,于是不得不改名吴石公,流寓岭南、两广一带以卖药为生。不久,南明隆武帝以原官庶吉士相召,方以智不应,取名“三萍”,浪迹于珠江山水间。
随后桂王朱由榔称帝于肇庆,在父亲的朋友瞿式耗的引荐下,方以智参与了拥立永历政权的活动,任左中允,少詹事,翰林院侍讲学士,方以智很快便发觉桂王政权朝不保夕,名不符实,内则门户纷争,奸人当道,外则与广州绍武政权同室操戈,兵戎相见。永历更是胆小如鼠,稍稍闻风鹤即奔走靡常,这一切使方以智心灰意冷,后被人诬劾免职,不得不遁迹于少数民族聚居地湘、桂、粤西一带,过着“曲胘茅屋鸡同宿,举火荒村鬼作邻”的生活。
当清兵大举南下时,他曾联络东南抗清力量抵抗。清兵攻陷广西平乐,方以智被捕,清军在方以智的左边放了一件清军地官服,右边放了一把明晃晃的刀,让方以智选择。方以智毫不犹豫,立即奔到右边,表示宁死不降。满清将领相当欣赏他的气节,于是将他释放。获释后披:u为僧,改名弘智,字无可。
明末五大科学巨匠中,方以智、李时珍、徐光启、徐霞客、宋应星曾被后人并列,其中方以智曾所著的《物理小识》尤为杰出,可算是明末的科学巨著,朱骏也正是因为接触过《物理小识》才记住了方以智,大明光复江南之后,朱骏便派出锦衣卫四处寻访,便是想借助这个堪与牛顿媲美地科学巨匠请来担任一项相当重要的职务。
朱骏知道,方以智之所以说出‘一别经年,皇上已不是从前地那个的皇上’这句话并不是另有所指,早在十年前方以智便是永历皇帝地拥护登基者之一,之后才黯然拂去,如今的朱骏站在方以智面前,自然会说出皇上已不是从前的那个皇上地话来,只是这个皇上只是从前那个贪生怕死的永历,如今在方以智面前是个脱胎换骨、历经图强地中兴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