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之后,吏部功考科的主事便注意上了他,此人在顺天府也干的不错,虽是个文吏,却为判官们倚重,一切刑律,都要他在场,什么人犯什么罪,触犯了第几条第几章,他都能说的一一清楚,就是被告之人也是心服口服。”
朱骏笑吟吟的道:“此人还真是有趣,才艺颇多倒并非是虚言。”
内侍连忙点头:“那主事官还说了,此次晋升科考,若无意外,定是那王承志高居榜首,入阁为参赞,再有时日,以皇上的识人之明,跻身为大学士也只是早晚的事。”
朱骏晒然失笑,这主事官倒是有些眼光,此人确实是个大才,三甲之列肯定是有的,不过高居榜首嘛,朱骏原本倒有这个想法,现在却改变了主意,此人持才傲物,若是换在平常,朱骏可能还会继续放任他做个小吏以消磨他的傲气,可是如今内阁确实需要人才,此人能够将大明律倒背如流,又能写出士农工商平等的策论出来,跻身入阁参赞政务也可为杨嗣德找个好帮手,但朱骏却还是要打压打压,任何人过于一帆风顺,反而不是个好事,容易骄纵,因此,高居榜首是不可能的,给他个第三名吧。
朱骏打定了主意。将功考档发回内侍手里。让他送回吏部去。这才怏怏地乘撵去冬暖阁午睡了。
翌日。晋升科考地三甲觐见听宣。朱骏不爱热闹。只让杨嗣德在旁作陪。第一名地叫刘养心。已是个老态龙钟地老头子了。第二名叫欧阳穆。亦是个半百之人。只是双眸精光。倒显得是个干将。第三名正是
了。正是中年。浑然一副桀骜之气。脸上似乎还有不)7然他是开过放榜后地前二甲名单地。自以为自己地策论做地最好。其他二人地文章虽然花团锦簇。内容却过于迂腐。虽有奇思妙想。还是缺少了国富论地基础。因此觉得朝廷对他并不公正。
行过大礼之后。便有内侍过来宣旨。敕命他们为内阁参赞。协助大学士参赞军政事宜。后面又是一大堆勉励地话。听得刘养心和欧阳穆二人血脉喷张。一下子年轻了十几岁。朝为田舍郎。暮登。虽然他们之前并非是农人。是六部里地官吏。可是一飞冲天。直接进入了帝国地中枢。只要干地好。便可转正为大学士。这句话实在没有形容错。
王承志也是一脸地激动。只不过比起刘养心和欧阳穆来却淡了不少。
“臣等谢恩!”几个人一齐拜倒叩头。礼毕之后起身掸袍子。一脸地斯文。
“杨卿,这三人将来便是你的助手了,一些事都可以交由他们去做,让他们多熟练熟练,今后就不必再委屈了自己。”朱骏笑呵呵的侧过头对案侧的杨嗣德道。
杨嗣德捋着黑白掺杂的长须点头,眼睛望着三人,也觉得很是满意。
朱骏道:“内阁乃是朝廷中枢,所有政令都由内阁签发,这参赞的品衔就暂定为七品,尔等三人定要努力办差,协助大学士处理公务,明白了吗?”
三人一起躬身,一起回臣等明白。朱骏最后将目光落在了王承志身上,问他:“王爱卿,你策论里所言的国无士不立,无弄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提倡四民平等,朕亦觉得神以为然,只是这平等之说实在过于虚妄,天下之大,哪有平等之事,若朕让你主政,你当如何?”
王承志听到皇上叫他,立时打起了精神,心里满腹的学识,正是等待这一天卖与帝王家的,于是连忙道:“天下不等是天下的事,万民参差不齐,良莠不均,自然会有高下之别,朝廷所要做的,只需一视同仁便可,不必过分苛求平等。”
朱骏哑然一笑,不可置否的道:“朕听说你一年调过三科两部,爱卿不会做过一年的内阁参赞又挂冠而去吧?若是这样,朕算是白白开举科考,求贤纳士了。”
朱骏这一句原本是玩笑话,王承志却认真起来:“良禽择佳木而栖良才择贤主而事。陛下乃是贤主,还怕不能广纳贤才吗?微臣先在工部,对钱粮督造之事已了若指掌,因此借调顺天府去熟悉律法,这正是臣的求学之道,内阁乃是天下中枢,掌管六部九卿,所学者诸多,微臣愚钝,只望以平身之寿能窥万一也,皇上不必担心。”
朱骏点了点头,只觉得王承志这人每一次应对都十分得体,话语中也没有那种傲气,只是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却是那种桀骜,他原本是想教训教训他的,让他收敛收敛,好好办事,谁知几句奏对让他找不到任何理会,只能晒笑着作罢,对三人道:“就这样吧,从明日开始,准时到内阁点卯办差,不可贻误。”
三人谢了恩,告辞出宫。冬暖阁里只剩下了朱骏和杨嗣德,杨嗣德似乎看出了朱骏的心思:“皇上看中那王承志?”
朱骏点头:“此人倒是个有才的,而且聪敏过人,若加以调教,早晚还是个左膀右臂,只可惜眉宇之间狂傲太重,显得有些目中无人了。”
杨嗣德心领神会,拱手道:“他将来是内阁参赞,微臣暂署内阁事务,自会替皇上劝解一番,年轻人持才傲物总是难免的,就如周…杨嗣德原本想举周慕白的例子,话说到一半,便不好再说了,省得落下一个腹诽的名头。
“你说的是周慕白?”朱骏爽朗一笑,当年的周慕白岂不也是狂傲的很,只不过做了几年的内阁学士,日渐稳重了,特别是领内阁衔署理开发区之后,似乎心有城府了不少,见人也客客气气,满脸堆笑,不知道的人还当是哪里来的奸商呢。
杨嗣德也跟着笑,两年前他和周慕白还争的死去活来,如今一人呆在内阁署理政务,反而觉得寂寞了很多,恨不得周慕白从开发区抽出身来搭把手,从前的恩怨早已淡漠了许多。
“好吧,朕就将王承志托付于杨卿了。”朱骏收敛笑容,认真的望了杨嗣德一眼。(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第一第二百三十八章:琉球
旨一下,东洋南洋数百艘战舰,四万新老水兵除必要道要害的舰只之外,迅速向海都海港靠拢,海都的军用码头战舰如梭,水兵如雨,引得不少海都人驻足观看,啧啧称奇。
到岸之后,刘二、刘国轩先后觐见,朱骏与他们一一说了水师的意图,二人都大是兴奋,大明水师自创建以来,先是依托南洋与荷兰争雄,如今荷兰人败退,整个南洋乃是东洋的水面再也没有了敌手,虽然水师仍在不断的扩编,可是坐享神兵却找不到可以一战的对手,实在闷气,反观大明的陆军不断北伐,凯歌连连,开疆扩土,更是让刘二和刘国轩抬不起头来,如今皇上打算在海上开辟一条新战线,俱是兴奋不已。
新始五年二月十三,万事俱备的朱骏选好了良辰吉日,在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