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朱骏原本还是蒙在鼓里。他自吕宋回来之后便开始着手准备第二次启航前去吕宋大赚一票。朱骏倒不是让自己赚。而是要让马仁地资产翻个几倍。原因无它。现在吕宋所有地海商都在盯着马仁。想瞧一瞧这家伙举家搬迁到缅南从而得到护船队免费保护地效果如何呢。朱骏就是要立一个标杆。让所有海商都知道:只有跟着护船队混才有前途。否则就卷铺盖滚蛋别再这行混了。
这一天。正是九月末。缅人地祈天节。虽然这里汉人居多。但是街面上仍然洋溢了些节日地气氛。只是天气酷热地很。朱骏穿着凉衫独自在宅子地后园乘凉。便听得一阵急促地脚步声从前堂传来。待人影到了月洞。才发现来人正是小桂子。
“皇上。不好啦。内阁学士连同六部、六科、五寺、翰林院、督查院大臣一并觐见。现在正在朝堂等候。”
朱骏原还想叱他几句大惊小怪。听得所有地官员一并要求觐见不由地吃了一惊。若没有大事绝不会闹出这样地大场面出来地。他急急地起身由小桂子引着向朝堂走去。
这朝堂其实就是宅子地前堂。此时三个大学士再加上十几个部院地主事在此等候。朝堂地地方虽然开阔。但也容不得上百人。其他不够级别地官员也只能在堂外等候消息。
待朱骏出来。一阵山呼万岁之后。大理寺卿已站出班道:“皇上。翰林院侍讲学士刘不凡昨夜自杀身亡。刑部给事中杨名堂也于昨夜子时欲图上吊自尽。好在被家人及时发现。现在正在家中静养。”
大理寺卿奏报完毕,礼部给事中已愤怒的站出来道:“请皇上治翰林院修撰王达、侍读张谦二人污蔑同僚致死之罪。”
朱骏倒是奇了,先前那两个家伙好好的官不做,偏偏学前世的非主流玩自杀做什么?而且这事和另外两个官员有什么关系。
沐天波作为内阁首辅,见朱骏一脸的迷茫,忙上前递了一份邸报到朱骏的案前道:“皇上先看看。”
朱骏翻开邸报,只看到最上的标题写着《程朱圣人言》五个大字,不由得来了兴趣,细细看了看,才发现这和前世的报纸有些相似,只是将一张大纸分为五、六块,每块上都写着某个人的文章,而这张邸报的主版上则是一篇斗大的骈文,偏偏朱骏虽然识字,但是仍然是个睁眼瞎,看不懂。
朱骏尴尬的轻咳一声,扬起脸见诸臣们都望着自己,当然不好意思当面说出不懂文章中的意思,于是招招手,对阶下侍立的周慕白道:“周爱卿,朕有事相询,你随朕到后堂去。”
周慕白一脸的木然,心里却是美滋滋的,皇上但凡有事都要拉上自己这说明什么?说明圣眷正隆,于是在诸大臣嫉妒的眼神中小跑着跟着朱骏往后堂去。
“周爱卿,这其中的缘由你来和朕说一说。”朱骏将邸报丢到一边。
周慕白扯了扯嗓子:“皇上,其实这事说起来得从皇上巡幸吕宋时说起,那时学堂中突然流行起了邸报……”
“那翰林院侍讲刘不凡与刑部给事中杨名堂乃是东林学派的铁杆人物,也是《东林正道》的发起人之一,半个月前东林正道正好刊印了一份由刘不凡与杨名堂共同撰写的文章,其中对程朱理学颇有微词。微臣方才说过,王达与张谦二人正是程朱理学的大儒,看到了这邸报自然是气不过,于是第二日便在《程朱圣人言》的邸报那里反驳了刘不凡与杨名堂,于是这四人借着两份邸报足足辩论了近半个月,谁也没有服气。”
周慕白说到这里,拣起朱骏抛在一旁的《程朱圣人言》的邸报道:“就在昨日,那王达与张谦二人又在这份邸报上写了一篇文章,皇上您看看,这篇文章当真是毒不可言啊,不但讽刺东林学误人子弟,连同刘不凡与杨名堂也骂了进去,什么不敬、不孝、不仁、不义、不堪为人等等”
“哎!原本骂了也就骂了,那杨名堂与刘不凡大不了再骂回去便罢。谁知这二人见着邸报各自大哭了一场,谁也劝不住,当夜就寻死匿活了。”
第一第五十六:邸报司
在明代,作为一个读过书并且进入翰林院的老爷们的羞耻心还是相当强的,因此才有了一篇小小的文章就轻松的干掉一个翰林侍读学士,并且搭上了一个自杀未遂的刑部给事中。
朱骏一时踌躇不定,这种事说大也大,说小也能闹得朝堂上腥风血雨,如何处置倒是难了,那两个程朱理学的官员按律来说并无大过,只不过是嘴贱而已。但若从情理上分析却是足足搭上了人命,那侍读学士和刑部给事中是东林党学派的大儒,支持他们的官员定然不少,若是武断处置还不知会闹出什么事端来。
“周爱卿,你来说说此事该如何处置?”
周慕白倒是对所谓的学派之争不感兴趣,他小心翼翼的用眼角的余波瞥了朱骏的脸色,道:“微臣窃以为此事既是学术之争,倒没有大张旗鼓处置的必要,只要稍事惩戒即可。只是这邸报却不能留,说到底,邸报的兴起与这事也多少有些干系,好好的学堂里翰林们不花心思为陛下培育人才,致使学子们不去悉心向学,反而钻营些空谈谬论,长此下去误人误己不说,还辜负了陛下的恩德。所以微臣以为,辱人之罪事小,邸报的处理却是皇上的重中之重。”
对于前半部分朱骏倒也赞同,两个程朱学派的官员骂了骂人而已,虽然情节严重但最不致死。而关于封禁邸报的事却让朱骏为难起来。
邸报这玩意和前世的报纸一样,对社会的进步有一定的作用,可是朱骏却对这玩意却是又爱又怕,爱它能够打开思潮,又怕最终这玩意到了后来反而害了自己,作为封建帝王讲究的是让人民越愚钝越好,这样才能够维系自己的统治,使自己的江山稳固。
是疏还是堵呢?朱骏当真是为难起来,作为前世的穿越人士,他希望汉人能够尽快进入工业化时代,使得资本主义的萌芽尽快绽放,在百年之后屹立于强国之林,而报纸无疑是个开端。但是作为帝王,他同样有所顾虑,法国的革命可是来来去去玩了上百年,路易也被拉上了断头台,这些革命的开端无疑有报纸推波助澜的作用,朱骏再蠢,也绝不至于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正当朱骏神情恍惚之际,一旁察言观色的周慕白道:“皇上莫非是怕封禁邸报引起群臣与学堂的不满吗?”
朱骏点了点头道:“用邸报来探讨学术倒没什么?只是人言可畏,若是有奸人借邸报来蒙蔽百姓,动摇我大明国体问题可就大了。”
周慕白行礼道:“吾皇深谋远虑、高瞻远瞩,微臣不能及也。”他趁机拍了个马屁,顿了顿又道:“若皇上有此顾虑,上策自然是封禁邸报,就算有官员或学生稍有不满也闹腾不了多少时候,喧闹过后也就散了。”
这算什么上策,朱骏摇了摇头,道:“既然有了上策,爱卿便和朕说一说下策吧。”
“皇上不若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