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一枚袁大头 > 第153部分

第153部分(2 / 2)

“哦…这样啊…”司寇允毕竟几十年没出过远门了,这些他考虑不到也可以理解,扭头冲我道:“拿张地图来。”

等殷骞将地图送到手,老爷子几乎快要趴到那张纸上面了,看了好一会,方才抬起身子,指着东北沈阳市稍靠左上一点的位置道:“这里!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西南八十里……小双龙镇。”

我们听了都面面相觑,双龙镇知道,全国不少地方都叫这个名字,但位于内蒙境内的还是头一次听说。而且没想到司寇老爷子就这么随便一划拉竟跑那么远,本以为从西安北上就能搞定的事情,这可好,直接冲东三省那边去了。

这一下,就等于我们所有的前期准备都白做了,黄博雅订的车辆都在呼和浩特,老爷子一指指出去一千多公里,我们总不能开着车一路冲过去,等到了人也都累脱相了。

殷骞扒着地图找了半天,也没能瞧见“小双龙镇”几个字,忍不住问道:“老爷子,为什么要去那儿啊?你知道他们会在那儿停么?”

司寇允坐下来,边闭眼按摩边说道:“按照他们那一分支的古萨满教义,每九年,呼斯楞和其部落都会在农历的立秋后来到草原最东头的乌兰绍荣山附近。一方面是祭拜,因为历任呼斯楞都葬在这里。除此之外,附近还有一个叫做娃勒诺尔的湖泊,据说是圣母子湖的母亲湖,届时两湖相汇,呼斯楞自有一番动作。而这里也是他们部落最接近人口稠密区的一段日子。记得自上次遇见马三炮到今天,刚好过去了六十三年,掐指算来,他们恐怕也已经快到了。”

第五十五节

听老爷子说完,我也站起来看了看地图,才发现该处位置刚好位于东三省和内蒙的交界向西不远,很有可能就是马三炮在火车大结案后刚逃出日本人的封锁线,所以才遇到了司寇允他们。而且六十三年的时间点也几乎吻合,正是火车大劫案后的第二年。

“也就是说…”黄博雅看着屋中挂着的日历道:“今天离立秋刚好还有一个礼拜的时间,要说后天走…五天是足够了。这样也行,我们集团刚好在锡林郭勒盟有分公司,我立刻找人着手去重新布置车辆和补给!如果实在不行,就让他们从呼和浩特先给开过去!两天的时间足够了!那咱们就定在后天一早出发,目的地……锡林浩特!”见司寇允点头同意,黄博雅带着严克一阵风似的就推门去重新布置了,端得是雷厉风行。

吩咐秋天关门打烊,我将司寇允从椅子上扶起来道:“老爷子,您可得注意身体。不过您这几天给自己施什么法了?怎么就跟换了一个人似的?”

“哈哈!”司寇允颇为爽朗地笑道:“要是没点这个本事,那我一百多岁可就白活了!放心好了,我现在的身体条件绝不比你们任何一个人差!”说完,老爷子就在秋天的带领下上楼休息去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我们去请司寇允吃早饭,却只听老爷子在屋内吩咐不用管他,他今天白天都不出来。也不清楚一个人在屋里神神秘秘地做什么。殷骞几次想偷看,都被我拦下了,这种事情在圈子里是大忌,就算再好奇也不能去探知别人不想让你知道的事情。

傍晚过后,黄博雅带着严克又风尘仆仆地赶来,并通报一切已经安排妥当,两辆满载给养的吉普车被连夜从呼和浩特开到了锡林郭勒,因为那里没有我们所需要的车辆可以出租。这样的话也省事儿,至少那些零零碎碎的东西不用再派专人去准备了。

至于我们,则乘明天上午的飞机从西安直飞锡林浩特,吉普车就在机场随时待命。

其实我一直想知道司寇允为什么这次宁可违背自己的誓言也要下山,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可老爷子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始终在减少与我们的接触,让我空有一肚子问题却又问不出。

终于,第三天早上,司寇老先生在闭关一天两夜后终于推门下楼,喝了两碗粥和一些咸菜后,跟着我们一起上了黄博雅派来的专车。

黄大小姐在得知老爷子其实并非全盲,而是因为常年闭眼造成的视力退化后,很贴心地为其准备了一幅颇为高级的墨镜,能最大限度在阳光的直射下保护眼睛不受伤害。

惊叹于黄博雅统筹安排得当,午后不久,我们的飞机就降落在了锡林浩特机场。还在跑道上时,我就看到了远处两辆整装待发的敞篷吉普车和几位黄鼎集团的员工。

下了飞机,与当地员工对接后,我们三人一组,我、严克大哥、司寇老爷子同乘一辆在前面带路,黄博雅、殷骞、秋天紧跟其后,沿303国道一路朝四百多公里外的扎鲁特旗疾驰而去。

正值入秋时分,出了市区,草原的景色美不胜收,但我却无心观赏,见后面坐着的老爷子倒是兴趣盎然,没有丝毫要休息的样子,于是总算逮着个机会问道:“老爷子,您这次跟我们来的目的是什么?不只是救秋天找宝藏那么简单吧?”

严克警觉地看了我一眼,可能他也没想到连我都不知道后面这位百岁老人此行的具体目的。

“呵呵。”老爷子这会儿心情大好,笑了笑逗我道:“你觉得呢?”

我朝他咧了咧嘴,没说什么。逗闷子插科打诨不是我的强项,只能选择闭嘴静听。

司寇允又推了推脸上硕大的墨镜,接道:“从那儿说起好呢?嗯…就从马三炮做的关东列车大劫案说起吧…”

一九三三年,当时绰号“多面弥勒”的马三炮纠结手下三百多号弟兄,杀了几十名日军,打劫了一辆由长春开往旅顺的客运列车。

之前马三炮不知道的是,这列车上竟然装载了超过四千件的清廷宝物,是日本关东军打算从旅顺偷偷运往日本国内的。

当时由于他们人手和运输条件有限,马三炮指挥手下抢走了其中近三千件和大量黄金,一路由沈阳附近朝兴安盟方向急撤。

第五十六节

这里经司寇允老爷子分析,正是马三炮的精明之处,他们当时所处的位置不可谓不好,如果一路向西南方向走的话,速度快三天即可通过锦州到达关内,从而跳出日本人的势力范围。

但是这三天路可不那么好走,关锦一线有中日数十万大军枕戈待旦,别说是如何带着如此多的宝物过锦州了,之前的这一段路上日本人路路设卡、村村有哨,还有无处不在的开拓团,也许用不了一天,他们这三百来人就会成为瓮中之鳖。

于是马三炮顶住了这一诱人但致命的想法,率领手下反其道而行,一路北上,经通辽向兴安盟方向靠近,想要利用大兴安岭的高山密林先行潜伏,待躲过日本人的围追堵截后,趁其松懈找机会直下内蒙,从草原中心地带往河套地区逃窜,最后过黄河进入关内。

事实证明,马三炮非但成功逃脱,而且已经妥善安置好了他所抢出的宝物。这点从司寇允遇到他时那一车的石头就能知道,真正的宝藏在那之前恐怕就已被他转移或是藏匿妥当。

同时,根据我们在青铜峡的遭遇也不难看出,马三炮的宝藏绝对被他分批次进行了安置,这也从目前已经出现不止一块的齿寒铁袁大头上得到了佐证。

司寇允老爷子分析,马三炮的宝藏应该是被他分成了三到五批,除了最大最值钱的那一部分他亲自隐藏保管外,其余的均交由心腹手下安置在别处,以待日后急需时可就近拿取。青铜峡就是其中之一。

而青铜峡我们所遇到的崔大叔的师傅,那位神秘的老斩穴人,应该正是马三炮的心腹之一。甚至司寇老爷子大胆假设,此人很有可能同时也是马三炮的军师!

听到这里,我忍不住问道:“您怎么就能肯定那人是马三炮的军师?”

“首先,这个人会斩穴,也就是说他精通风水学,甚至还有一些异术。”司寇允慢条斯理地说道:“这种人在那个年代,特别是土匪圈子里,是相当吃香的。我年轻时就曾经被好多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