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一枚袁大头 > 第55部分

第55部分(1 / 2)

> 回答我的只是一声低吼,随即,石门再次回到了门槛内,严丝合缝。

第五十六节 国法家规

“哎呀别怕!~”殷骞反而走过来安慰我道:“你瞧那里,还有好几十号人呢,到时候跟着他们,一准儿就能出去了!”

我回身望去,只见祭台上的人似乎都在朝我们这里看,显然是刚才的喊声惊动了他们。现在我俩对这里的情况还不了解,所以尽量低调些好,于是赶忙收了声。

石门关上后,露出了背面,殷骞见我平静下来,退后一步,却看到了石门背面的东西,赶忙将我拽了过去:“哎?你看这里!”

往后退了好几步,才看到整扇石门后用红色的颜料写满了字,一个个弯弯曲曲,但我却半点也看不懂,显然不是符文。

倒是殷骞瞧了片刻,磕磕巴巴地念道:“阳间有律法,鬼市有行规,不懂莫问,不染莫看,不纳莫许,不喜莫言。但求有缘物,不问出何处。什么什么什么市,最后四个字看不出来。”

饶是如此,我已经很惊奇了,问他道:“这上面的字…你都认识?”

“你是文盲么?”殷骞轻蔑地瞥着我道:“这是篆书啊!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

“得得得!”我赶忙打断他道:“知道你国学功底深厚,再给我念一遍!”

殷骞没办法,只得再念了一遍,完后怕我不懂,还解释道:“意思倒不难理解,就是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里的规矩就是呢,不知道的不准问,不想要的不准看,不打算买的不许开价,不喜欢的别乱说话…”

我的思绪全被这家伙打乱了,忍不住呛他道:“好了吧?!我知道你这几年净跟着你们家老爷子学本事,但也用不着这么显摆吧?”

“哎?你这话怎么说的?”殷骞见我朝那祭台走去,赶忙跟上道:“我这不也是帮助你学习上进么?我这些知识,不是吹,大学历史系的教授都不一定知道,那可都是野史里最…”

我懒得再理他,转身径直来到这白石台阶下。细看之后,才发现上面雕龙画凤,造型别致精细,有些扶手侧面雕刻的菩萨虽只有拇指大小,但个个都栩栩如生,甚至连表情和眼神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显然负责雕刻这些的匠人,有着非常高的工艺水准。用手摸去,石料光滑温润,如果我猜的不错,这整个祭台,应该都是由用料上乘的汉白玉搭建而成,只不过暂时还不知道年代罢了。

“我的天!”殷骞上手摸了又摸,再次感叹道:“这玩意,我哪怕敲下来一小片带回去,咱们就发了啊!你看这人物,这佛造像,标准的唐代风格啊!难得的是保存得还如此完好!就跟刚做好的一样!”

“你是说…这东西是唐代建的?”我也有些吃惊,毕竟这方面殷骞是专家。

“现在还不好说!”殷骞这里瞅瞅,那里瞧瞧,嘴上倒也不停:“仅仅从工艺造型上来判断,并不准确。况且如此浩大的一个地下工程,在唐代的近三百年历史中并没有出现过任何相关信息。除非…”说到这里,殷骞突然站了起来,表情凝重。

“除非什么?”我见他半天不吭声,忍不住问道。

“除非这是当时的皇帝下令秘密修建的!”殷骞又憋了好一会,才接着道:“所以,咱们就不能在正史里面找了,注定不会有。如果是野史的话,又有点不太靠谱儿。毕竟成批量开采汉白玉最早出现在唐朝中后期,那时候要找来这么多质地上乘的天然石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成的事情。”

“靠!你到底想说什么?”我听这家伙绕圈说了大半天,到底还是没个确切的结论,有点儿着急。

“你别急…别急…”殷骞说着,又在这汉白玉石台的底部找了起来。

我抬头瞅了瞅,好在那些来此交易的人都在第二层,比我们高出来五六米,他们也不发出什么声音,和我俩彼此之间倒是能互不干扰。

其实我很想先上去看看,毕竟这东西什么时候建的,值多少钱,我并不关注,但总觉得把殷骞一个人扔在这儿有些不妥,何况近在眼前,早点晚点都一样。于是也就由得他蹲在那儿瞎琢磨。

我正盘算着该怎么出去,殷骞却突然在墙角那里喊了一声“我靠!”,然后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怎么了?”我当他被什么东西袭击了,赶忙跑过去,却发现殷骞愣愣地瞧着他身前地面上的一块砖,嘴中一直不停地道:“这是真的…这是真的…”

看到没有什么情况,我方才放下心来,弯下腰去瞅了瞅那块砖,只见上面刻了一行字,虽然是繁体,但这回倒挺好认,写的是:“长安二年制”。

第五十七节 不禅寺

“怎么回事儿?别神叨了!”我见殷骞还坐着发愣,照着他脸轻轻拍了两下,道:“你别一惊一乍的好不好?有事儿说事儿!什么真的假的?”

殷骞被我打醒,浑身一哆嗦,双手撑地站起来嚷道:“这…这里,这里就是不禅寺!传说中的不禅寺!野史都鲜有记载的不禅寺!武则天果然修建了不禅寺!呜…”

这家伙一声高过一声,被我连忙捂住了嘴巴。

“你不会小声一点儿!?”我瞅了瞅周围,低声冲他喝道。虽然至今看来都没什么异常,上面的人也懒得理我们,但毕竟初来乍到,老在这儿发神经总是不行的。

“唔…唔…”殷骞缓过劲儿来,一把打开我的胳膊,瞪大了牛眼拽着我,我这才发现他浑身上下竟然都是颤抖的。

“不禅寺!这里是不禅寺!!!”殷骞虽然还是无法抑制住自己内心的激动,但至少知道压低声音了。

“行!行!我知道了,我知道这是不禅寺!”我双手按在他肩膀上,努力让殷骞平静一点,然后问道:“不禅寺怎么了?”

殷骞的神智看来已经有些清醒了,一边大喘气稳定自己的情绪,一边对我说道:“你…你别打岔!听我说。”

我知道,他不把想说的说出来,可能会憋出毛病,于是主动后退一步,抱起膀子等着这家伙长篇大论。

“好吧!”殷骞抬起双手,在胸前虚着比划一下,又揉了揉太阳穴,总算把思绪整理齐,说道:“不禅寺,仅仅存在于一本叫做《隋唐闲闻》的野史杂谈中。武则天登基时已经六十九岁,她在位十五年,最常听的一句话就是劝其退位禅让。

对于这件事,武则天则分三招对待:第一种,惹得起的,敢这么说,该杀杀该关关;第二种,对于那种根深叶茂的,惹不起的,能拖就拖;最后一招,就是她相信人真的可以长生不老,于是广招天下能人异士,为其炼丹祈福,大修神坛圣殿,妄图益寿延年,将皇位牢牢地抓在手中。

所以,武则天虽仅在位十五年,却先后改了十数次年号,主要原因就是武则天听信那些占卜观星之人的进言,哪个年号能助其皇位永固,就立刻改换。

但这些还远远不够,首先,那么多异教人士,整天在皇宫中呆着自然不行,而且会落人口实,得有地方安排他们;其次,武则天认为她之所以能当上女皇,是上天的安排,所以她需要一个地方,能够让自己直接和天地沟通。而沟通的目的,则是寻求长生不老的办法。

当时被建造用来通天的建筑很多,代表作就是传说中的通天浮屠塔。和天搭上边了,但如何与大地沟通,倒一时没了主意。

其实在武则天正式掌权前,就有一道人进言,说他用特殊工具探得长安城下有一天然洞窟,如要与地神沟通,则此洞窟乃最佳渠道,只要在其内修建神坛,尊以万佛,供奉大地之神,自可获得庇佑。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