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1 / 2)

>第三次见面相聚小酌,郑孝本平时不喝酒,那天高兴,主动要酒,喝得酣畅淋漓。

免不了旧事重提,他说:“去年根本不想提起这个事情,一说这个事就气短得不能,现在说这心里头还是憋得厉害。那根本不是人呆的地方,男人女人混杂一处20多天,没吃没喝没铺没盖,男人拉开裤子就尿,女人蹲下就拉,屁股白花花的露着也不害臊。人人都中了邪一样,得了魔症一样,什么也不管了不顾了,一心一意就谋着要那100万,为了要这100万人们个个连死都顾不上了。唉,这金钱真是万恶,真的能害死人,真是个大祸害!”

“11号那天骡子他抱住我哭了好几回,”郑孝本说,“骡子思想上也有复杂斗争,他当时已经成了工地上的大英雄,他也想当这个大英雄,想当大英雄就得让我死,可是我已经做了两天他的思想工作,说得他心软,我们俩又以兄弟相称,他妈和他媳妇也和我认下亲,他想我死,又不忍心真的杀我。出去一会听众人唆使上一气就说郑孝本这人该杀,他得死。走进来见了我又不忍心,抱住我哭上一气,说郑孝本不该杀,我不会让你死。出去又改主意,说郑孝本他还得死,这大英雄他还得当。就那么来来回回也不知反复了多少回,凶险哩!”

“唉,人之将死,其言也哀!”郑孝本叹气,“平日里遇上事首先想到的是孩娃,比方说有什么好吃的,先想着是给孩娃留下,可是人在将死之时,首先想到的是父母,我父母都是85岁,让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人世间最悲惨的事,我死不瞑目。还有孩娃的事,我在遗书上全写下了。还有我欠下的一些外债,人死了欠人家的钱不能不还,我告爱人别忘了给人家还钱。也是歪打正着,那个遗书让人捎走时,那个我认识的司机他把我的遗书让人们都传阅了一遍,看过的人都说:想不到这年头还有这么穷的官?没有贪污受贿还欠下一屁股债。这种好官咱们老百姓不能杀,还有人跑来问我说,你这官咋当的这么穷?等你出去,我们给你找人捐款还债。还有些女人心软,哭得稀里哗啦的,有相当多群众站出来为我说话,说这是个好官,这个人咱们老百姓无论如何也杀不得!杀了他要葬良心,天爷爷都会怒!”

“骡子把给我的军大衣割得稀烂,为的是能多沾上些汽油,”郑孝本恨道,“狗日的愣货一个,倒了七八瓶汽油,呛得人满眼是泪,喘不上气。他也害怕,抱住我哭。他想当大英雄,可骨头里也是个惜命的怕死的,我要真死了,就是个烈士,他还能活吗?工地上的人也不知要死多少。我写完遗书和绝命诗,想着就豁出去了,死就死得好看些。骡子狗日的把我捆在电线杆上,在我脚周围堆上蒿草和汽油,一手是刀子,一手是打火机。还有几个不阴不阳的外村人。其中有一个瘦后生两只手里各拿个打火机。这时候只要有个警察出现,我肯定完了,骡子和那个后生都会点燃汽油。所以我说县里按兵不动是对的,要是一动我就死了。”

“100万魔症住那么多人,”郑孝本无限感慨,“有人喊出的口号就是要活捉宁开荣副县长,赶走和治国。谣传多哩,说朱基到桃峰县宾馆把和治国和宁开荣副县长捉起来了。还有说,中央来人了,再坚持20天就能得到100万。我心知肚明知道是在胡说八道,要来也得是温家宝总理,朱基人家早就回家安度晚年去了。为这100万盼我死的人多得多哩,以为只要我一死,事情闹大,县里肯定就得答应给100万,不然会吃不了兜上走。我死了上头肯定会追究,和治国就得受处分,至少也得调上走,搞不好还得丢官,就这目的。”

“这一辈子我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邢军放,一个是和书记。”郑孝本说,“邢军放冒死来看我,和书记是一心一意救我,不让武警硬来。没有他们俩我郑孝本今天就不会有命和你们在一起坐着喝酒。那天好多人来救我,让骡子放我,一拨一拨,都让骡子拿石头砸上走了。和书记讲完话骡子妈和他媳妇也赶来了,骡子妈又哭又骂,上去要解开我,骡子不吭声可是那个瘦后生拦住不让解,骡子媳妇就怒得骂了几句脏话,把那后生给骂住了。骡子媳妇身份不一样,骡子是大英雄,媳妇就是压寨夫人,那后生也不敢惹她,让她给骂开了。”

4。 拾遗补缺郑孝本(2)

“不是别人,是婆媳俩把我给松了绑,”有汗水亮晶晶的从郑孝本的脸上沁出,“解开我就呼啦围上一群人不让我走。我跪下给众人磕了个头,磕完头就骂开了,骂得挺难听的,把些人给骂得没了主意。乘着他们没主意我就往外走,骡子他们跟上来和我一起出去了。”

清末时郑孝本的祖上因军功曾被皇上赏过半副銮驾,出过个皇封一品诰命夫人,还出过个四品顶戴花翎的官儿,爷爷是满清最后一届科考时考上的秀才,算是个世家。只是还没有等到新中国成立,偌大一个家族便日渐败落潦倒。到了郑孝本这一辈,已经穷得连学也上不起,郑孝本只读过五年书,便中途辍学去放羊,只是他放羊时也带着一本书看。看到后来便当了乡村语文教师。说得高兴了,郑孝本便把他自己写的几首古诗吟出来给我听,名为《 山中草 》,“山中一小草,无名人不晓,虽仅一点绿,春光少不了。”还有一首《 槽头马 》,“常食边草不由蹄,可叹世间伯乐稀;何时得遂平生志,一日飞驰九万里。”更有《 笼中鸟 》一首,“空有钻天艺,望笼自叹息,何日出樊篱,高飞九天际。”皆明白如话,有行简风致,个中情愫以及不得志的慨叹更是圆头的专利,是方头一干人等所不懂也不屑为之的。

透过拾遗补缺,可见出生死之熬煎,对情感丰富者尤烈!

5。 事实就是这样的(1)

没有成大集团就不会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而追根溯源都拜矿权改制所赐!

三下桃峰县时,主要看了新农村建设。陪同我的桃峰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林小明说,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之前,我们桃峰县就已经开始了新农村建设。史家湾乡史家湾是最早开始新农村建设的,这个是成大集团搞起来的,说白了是柳成大自己最先搞起来的。他们建的标准比较高,新房子是180平方米的小二楼,450元/平方米,每人还给3万元的安家费,农民等于是白住。每人每年还给4袋白面,每户1吨煤,老年人逢年过节还能有补助,层次比较高。

我在前边已经写到,成大集团设计的新农村简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农村,试想,在一片沟颠连起伏的群山之中,在一片围绕着枣树和蒿草的野地里,荒蛮时,忽然闪现出一片欧式风格的别墅也似的建筑群,那种两相对照的鲜明,让人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那样打眼的色彩,那么大的面积,便连我这个城里人也觉得眼红,暗忖要是自己也在这里拥有一幢小楼,住在里边写东西,该是何等安静,远离红尘喧嚣,何等悠闲自得,何等自然而然。

我想,这是柳成大跳出的新探戈,出自一个仁字,落在一个真字,得于一个信字。也就难怪2006年12月26日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授予柳成大光彩事业奖章以表彰他的事迹。

王家岭村也是“村矿互动”建设新农村的典型,新农村的水泥路两边路灯林立,一排排整齐划一的二层小楼。王家岭村有村办煤矿两座,去年人均纯收入4895元。2005年为彻底解决煤矿开采对居住环境的破坏,村办煤矿出资1800万元,统一建设民房100套,水暖电路配套,基本实现了新农村建设“四化”“四改”“四通”的要求,现在已经全部建成。

史家湾村和贺家社村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地处交通要道的这两个村,另外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从省里请来专家,镇村统一规划,村民自愿出资,修建了一条条别具特色的商贸街,借以拉动当地商贸业的发展。我了解到这里的村民还出租房屋给外地打工者,户户是房东,几乎家家都有不菲的收入。村民陈华平还在商贸街投资修建了225平方米的小二楼,楼上住人楼下开了一家小型超市,经营烟酒、日杂等生活用品,一天能卖1000多元。贺家社村新建的商贸街,每年光是收出租店铺的租赁费就达到180万元。现在村里有60%的劳力都在当地企业务工,全村876口人,去年人均收入达到了6423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下嵋芝村庄位于柳石公路,下嵋芝村的新农村建设发起人叫王刘锁,他的浩博煤焦公司承担了这个任务。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有人在该公司上班。每月工资最多能拿到1000多元,人们渴望一种新的生活,而这正是王刘锁的梦想。2004年王刘锁辞去村支书的职务,全力投入公司的业务发展,新农村建设项目也开始付诸实施。一位负责人告诉我说,新农村建设需要2000万元,仅福利建设就投入1000万元,150万元建了一座小学,村里子弟全部免费上学。2006年投入300万元用于全村绿化,临街64栋二层小楼,一层为铺面,二层住人。

说话间有村人端个大碗,边吃边从屋里走出来,我上前问村人吃的什么?

村民呲着牙花子,憨笑却不说话,一口菜一口饭地吃着,端着碗走开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