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趾糯蠊径禄峋偃芯恐螅故侨衔锨嗣袼淙恢档猛楹椭С郑邮值目赡苁且桓雠馇陌ぃ且桓鎏淌值纳接螅匀晃茨芡ü! ?br />
8。 逼出个成大集团(2)
情状有点像一个养不活儿女的老人,为给儿女找一条活路,忍痛将儿女便宜典卖,一心谋划着想让嫡亲的灭资煤矿好赖也傍一个国家级的龙头老大,以后也有个依靠和过日子的指望,所以根本就不敢多要一分钱,只是仨瓜俩枣象征性地要了个6000万,可是人家竟然还不肯要,这不是明摆着恶心人吗?穷人真不是好当的,这个中滋味,着实让人难以消受。
那天从北京回来,我们的和治国书记自觉无颜见桃峰父老,本来就秃顶,这一回急得连头上硕果仅存的最后几根毛发也掉光了。最难过的是连三元县长,作为一县之长,又是企业改制领导组的组长,是总负责人,任务没有完成,自觉无法面对灭资煤矿几千名嗷嗷待哺的职工和家属。和治国是2001年4月由桃峰县的县长升任书记的,连三元也是同年从孝城县副书记岗位调赴桃峰任县长的。一个书记,一个县长,都是上任伊始,头一仗就开局不顺利,情绪难免会有一些小小的低落,但大家更多的还是在绞尽脑汁地思考怎么办?
我们和书记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就在省会滨河西路一个名叫风尚的咖啡厅,他和连三元县长、还有吕梁市的一位副市长、具体分管副县长四个人,凑在一起,几个通体疲惫满腹心事面带愁容的国家公职人员,郁闷地坐在那里,一边喝着那种味道苦涩的原产于遥远的异国他乡的饮品,一边讨论着更加苦涩也更加现实的植根于本县本土的问题。
“穷日子不好过,”我们和书记痛心疾首,“再也不能这么下去了。穷,总是被动,老想着如何甩掉包袱,转嫁那些还不起的债务,总想着灭资煤矿是我们的一个国营企业,就是转让也要找个国营企业来转让,好是好,可是千求万求的,到头来人家却不肯要。”
“为什么这么被动?是因为我们思想还不够解放,现在我们该怎么办?总不能折腾了半天就这么算了吧?难道就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现在已经是市场经济,难道我们不可以公开转让吗?说不定向全社会公开转让的价格还会高出6000万,何不试一试呢!”
思来想去,似乎也只想出了这么个招数,没想到竟然是英雄所见略同,用山西省的土话说是,“都尿到一个夜壶里去了”,连统一思想也免了,几个人都表示赞成和肯定。
都说:“既然已经走投无路,又何妨背水一战,这也是逼上梁山嘛!”
回到桃峰县后,县委、政府又集思广益,多方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最后在四套班子会议上,决定将灭资煤矿在社会上进行公开转让。自打有了桃峰县,这还是破题儿头一遭,当时县内外共有6家企业参与公开竞标,定下的最低标底是6000万。经过一番角逐,桃峰县民营企业家柳成大以8000万元的最高竞价中标。柳成大中标之后很快就接手改制和重组灭资煤矿,当年就投资上千万元,将长期停留在图纸上的90万吨模块结构洗煤厂建成投产。
改制之后,截至2006年年底,灭资煤矿的资产已经上升到21。65亿元,负债下降到16。26亿元,所有者权益提高为5。39亿元,原煤产量150亿吨,资产和产量都成倍成倍增加。
短短几年,成大集团以灭资煤矿为龙头,已经整合扩展成为拥有19座煤矿、两座洗煤厂、一座焦化厂、一座电厂的成大煤电集团公司,集约和整合的资源和资金保证了调产,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新上项目相继开工,正在成为对县域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力的大型民营企业。固定资产已达28亿元,职工上万人,实现利税近3个亿。
我们和书记意味深长地告诉我:“如果那个国字号大公司以6000万的转让价接受了灭资煤矿,这一切就不会发生了,灭资煤矿还会是一个国营企业。经过一段困难时期,随着煤炭行情一年比一年看好,灭资煤矿不仅可以维持自己良性的发展也肯定能还清那些外欠的债务。不过有一点是绝对做不到的,那就是,它绝对不可能扩展并取得像成大能源集团公司现在已经拥有的这种成功格局和骄人业绩,不是说离了柳成大不行,是体制决定的!”
8。 逼出个成大集团(3)
然而,谣言从来就不会放过那些弄潮儿和抢先一步做事的人。
9。 植玫瑰还是种蒺藜(1)
无疑这是检验共和国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最好试金石抑或范例。
不妨在此将秀水镇事件与2005年6月发生在河北定州的惊天血案做一个比对。
据《 中国经济时报 》王克勤、乔国栋《 河北“定州村民被袭事件”调查 》报道称:
记者在一个村民冒死拍下的录像片断里,看到如下场景:随着急促的喊杀声,可见许多头戴彩色安全帽、身穿迷彩服的大汉,在昏暗的晨光中手持钩镰枪、棍棒、铁锹等,冲向居住在窝棚区的村民,向许多手无寸铁的男女村民疯狂袭击。其间不时还传出类似爆炸的巨响,以及响亮的连发枪声,有村民应声倒地。一方面是大批男女村民在惨叫声中惊慌四处逃跑,另一方面是许多迷彩服大汉手持“武器”从后追赶。也有一些村民手持铁叉尝试反抗,其中有村民被打到在地,有数名迷彩服大汉以棍棒狂殴受伤倒地的村民,同时可以清晰地看到火光及白色烟雾冒出。这不是电影里的镜头,而是在此次袭击中胳膊被打断的一位村民冒死拍下的。这是2005年6月11日,端午节的凌晨发生在河北省定州市绳油村的一幕。
此次血案致死6名村民,据绳油村村民统计,袭击造成约100人不同程度受伤,其中有51名村民在不同的医院里接受救治。事发现场位于绳油村南500米处的一块约400亩的土地上,因这块土地被当地火电厂征用,计划要做堆放与处理煤灰的场地,因此称为灰场。村民告诉记者,灰场的最南边就是当天的打斗主现场,也就是窝棚区。记者看到这个窝棚区约有足球场那么大,周围被一条宽1米、深80厘米左右的土沟包围了起来,村民称这条沟叫“防战沟”。窝棚区里散布着上百个低矮的窝棚,窝棚里有床与被褥等生活用具,像古代战场上的兵营。据村民介绍,他们认为电厂征地存在大量问题,因此村民们便日夜驻守在这里,守护土地、阻止施工。“平时有一两百人驻守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