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味 > > 学习改变命运 > 第19部分

第19部分(2 / 2)

在管斌全的《学习成功……中学生成就梦想的15堂必修课》中讲了一个教授如何激起一个叫林刚的学生的学习热情的故事。他先让林刚明确了自己奋斗的目标……考上北京大学,然后,让林刚拿起笔写下自己如果我真的能考上北京大学,可以获得哪些美好的前景,于是林刚构思了很久,写道:

①让所有认识我的人对我刮目相看。

②为自己争气,为爸妈脸上争光。

③成为65中历史上第一个考取北京大学的学生。

④找到一份挣大钱的工作。

⑤领略燕园的秀美风光。

⑥游故宫,逛天安门,爬长城。

⑦接受最好的高等教育。

⑧对那些看不起我的人说:“我是最棒的!”

⑨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

⑩获得足够的自信,我有信心去实现其他的目标。

相信不仅是林刚本人,很多人在看了这十点之后,也会觉得学习成功是一件多么令人向往的事情。枯燥的目标一旦转化成为生动的想象,自然会给人一种热情澎湃的感觉。当我在高三冲刺的时候,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屋里度过一天又一天单调而重复的时光,最大的动力,就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畅想,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以后的美妙生活……那里一定有很大很大的图书馆,可以任我翻阅自己喜欢的书籍,到了北京,我可以去看天安门、故宫、长城,考上大学的消息一定会让我的父母欣喜万分,亲戚朋友们也会说出很多夸奖我的话来,我可以度过一个无忧无虑的暑假……很多,很乱,但是很生动很具体,有的时候自己想着想着,就会莫名其妙的笑出声来,这样,我的心情就会顿时欢愉起来,觉得眼前的奋斗是一件多么令人振奋的事情。当我重新捧起书本,拿起笔的时候,我的内心充满了要认真学习,不要浪费现在的一分一秒的冲动。直到高考结束,分数出来,我如愿以偿的收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到现在,所有的梦想都变成了现实。当我在图书馆数百万的图书中穿行,和同学们一块四处游玩,每次回家走亲戚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高中的那些梦想。

现在,我又有了新的奋斗目标,我总是喜欢把目标想得很好很美,尽管有的时候前进路上的挫折远远比我想象的要多,但是,正是这种热爱幻想的习惯,让我在面对失败、寂寞、单调的时候,总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总是能鼓起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热情,一直至今。

人总是生活在现实中,但人也总是生活在自己的思想中。你勇敢的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个已经获得成功的人士,实际上你就已经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获得了成功的信心,并获得了不断成功的渴望。尽情的想象,才能尽情的奋斗;尽情的奋斗,才能不断把梦想变成现实,并在一个更高的基础上做更新更美的梦想,从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五)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热情的来源。有了兴趣,学习起来就会更有动力,更加轻松。

兴趣可以通过多读一些课外书来培养。00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章文颖在《兴趣给你学习的冲动》中这样写道:“要学会培养对各门科目的兴趣。有了这些兴趣,你学习起来就有无穷的动力。常有学生对我抱怨自己对某科没有兴趣。我想说的是,其实兴趣是可以自己培养的。比如语文,可以在课外抛开老师交给的条条框框,自己去阅读一些经典名著,如《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三国演义》等。如果你没有时间去啃这些大部头,那么平时也可以阅读一些比较轻松和短篇的文字,比如文摘杂志或散文集,在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我每月必买的杂志是《读者》,看过两遍以上的散文集是《文化苦旅》。阅读这些文字,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对语文的兴趣。”当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课外书”的范围应该扩展,包括各种影音读物。我的好朋友,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董熠晶同学就说自己对地理的兴趣,很大程度是来自看美国的科普节目Discovery,通过它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有多么奇妙,也就对地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我读高一的时候,我们班上有个男生每次都考班上第一名,尤其是物理学的特别好,我就看见他买了好多当时特别畅销的《第一推动丛书》,包括什么《时间简史》、《可怕的对称》等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成就感中获得兴趣。这个道理也很简单,人总是爱好虚荣的,很容易从每一次细小的成功中获得满足感,而有了这种满足感,他就更有动力去追求更大的成功。反之,如果他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总是遇到挫折,慢慢的就会对此丧失兴趣。所以,要提高兴趣,可以先从获得成就感入手。可以先找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来做,做着做着,发现自己都会做,就会产生成就感,于是慢慢的就对这门科目产生兴趣了。相反,本来你对某门科目,比如物理,很有兴趣,但是你总是喜欢找一些竞赛题来做,耗费了一个下午,发现一道题都不会做,自己也就丧失了兴趣,看见物理题就头痛。

这同时也涉及到一个心理暗示和自我激励的问题。每做对一道题,你都对自己说:“嗯,不错,我水平越来越高了。”这样一来就越来越有信心。我在考试的时候,每做对一道比较有难度的题目,我就会暗示自己:“这么有难度的题目,都被我做出来了,我真是太聪明了,别人肯定都做不出来,我又比别人多拿了多少分。”然后很得意地往下做。

第51节:培养兴趣有很多种方法

培养兴趣还有很多种方法,不一一列举。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兴趣只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利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有不少人问我:“对某门科目没有兴趣怎么办?”我的回答就是:“没有兴趣要想办法培养兴趣,实在培养不出来就强迫自己没有兴趣地去努力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区别。兴趣是学习热情的一个重要的来源,不过,没有兴趣却有热情,也有可能学好,只是和有兴趣的人相比,学习可能意味着更多的痛苦。没有兴趣而能够把中学的学科学好的例子太多了。我认识一个北大女生,是个对文学、历史、政治毫无兴趣的人……实际上很多女生都对政治没有兴趣,但照样能学好……为了实现自己考上北京大学的目标,她仍然要求自己认真踏实的学好每一课,结果成了当年全省文科状元。

没有兴趣而必须把某件事情做好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

“铁血首相”俾斯麦非常讨厌法律,家里逼着他去上法律学院,他一直都学不好,老想着毕业以后回家继承家产也做一个庄园主。但当他父亲破产之后,他意识到自己必须找一份公职,才能生活下去。当时要找公职必须通过法律考试,于是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突击法律,终于通过了考试,从而走上了政治道路……在以后的道路中,他仍然不喜欢法律,而喜欢强权和战争。

邱吉尔小时候数学不及格,用他的话来说:“我爸爸从前数学就不及格,看来我也不是学数学的料。”但是后来阴差阳错,竟然被任命为财政大臣,这个职务对数学要求很高,财政收支数额庞大而且项目繁多,于是他找了好几个专家来给他“补课”,经过一个月的学习,终于向国会提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财政预算。

总之,尽管兴趣非常重要,但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总是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果一件事情必须去做,那么就不能以没有兴趣作为偷懒的理由。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要在艰苦的学习中坚持下来,就不能让自己生活得过于安逸,在追逐时髦中丧失了对学习的枯燥和艰苦的忍受能力,丧失了学习的热情。

小时候,我妈经常跟我念叨一个故事来教育我,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过确实对我启发挺大。我家对门有家太平洋电脑,经理是个女的。我妈说她们小时候是一个村的,她上了初中以后,觉得学习实在是太累的,实在受不了,于是跑回家说她再也不想学了。家里就说,不想学也行,就回来干活吧,天天让她上山砍柴。砍了几天之后,她终于发现世界上原来还有比学习更痛苦的事情。于是又回来上学,从此以后发奋图强,终于考上了大学,现在做了这家电脑公司的总经理。

……忧患意识,或者说压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热情的来源。没有压力,就很难有动力,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就应该主动选择过一种有压力的生活。

《教父》中维托·考利昂的儿子迈克尔·考利昂曾经被一个警察重重的一拳把脸都打得变形了。后来他父亲因为被仇家雇佣杀手枪杀,虽然没有死掉,但是失去了指挥家族的能力,他就担当起了为父亲报仇和振兴家族的重任。不少人劝他去治疗一下脸上的伤,但他拒绝了,因为他觉得只有保持每天受脸部疼痛的折磨,才能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能松懈。最后,他终于杀死了他父亲的敌人,重新夺回了考利昂家族在纽约的老大地位。

这个故事当然是虚构的,其实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真实而且更加有名的故事,那就是“卧薪尝胆”。越王勾践为了相曾经吞并越国的吴王夫差报仇,身为一国之君,却让自己每天都睡在“薪”也就是木材铺成的床上,每天尝一下苦胆的味道,以保持自己要复仇的热情。最后他终于成功了,吞并了吴国、杀掉了吴王夫差,成为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其实他的对手吴王夫差也曾经是一?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