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屠认为隐门的前辈能活多久?秦皇活了将近两千年,但我隐门最长命的师长也不过499年,没有人能够活的五百年的,就是499年,那最后一年始终无法迈过。但我隐门数千年以来,能够活到499岁的有几人?”
王长青伸出右手的三根手指,“三人,玄宗百家从三晋春秋到今已有4300年的历史,漫长的4300年间,隐门只有三个人活到499岁,而其余的都是350岁而终。现今天下最长命的当数天王骆宾,已是235岁”。
太玄帝国建成立于510年,骆宾王生于600年,其32岁时已是成势巅峰先天,恰好遇到“明空女帝”登基,生不逢时的骆宾王,遭到历史上最彪悍女皇帝的“禁武令”,屡次被打成狗,与他一起被打成狗的,还有同为“初玄五霸”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陈子昂。
游戏以600、700、800为三个时期,600代的就是初玄、700代的就是盛玄,即是李白、孟浩然、杜甫等等,800代就是中玄,即是白居易、元稹等等。苗人风等玩家进入的时期则是“晚玄”,NPC方面则是李商隐、杜牧、温庭筠等等,与苗人风等玩家属于同一时代。
话题转回来,王长青之所以说出隐门高手岁数,则是跟探密秦郡有极大的关系,隐门悲催的出现了断代,具体断了几代,王长青没有说。但正是因为出现了断代,造成隐门很多事情不得不暂时终止,等到新的一代成长起来后,由于时间的关系,沧海桑田,使得以前的线索无法再连接起来。
这就是为什么隐门不得不重新布局,然后中间又出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造成隐门很多的布局出现错漏;十字雨花宗原本就是隐门进行“长生不死丹”探索的棋子,但十字雨花宗内部出现了矛盾,迫使隐门不得不驱逐十字雨花宗。
“了解长生不死丹的十字雨花宗高手,在其宗内斗争中失败,掌握十字雨花宗的则是对长生不死丹完全不知情的;因此,隐门下达给十字雨花宗的任务,让掌权者不明其义,从而做出阳奉阴违之事,这才是十字雨花宗被驱除的真正原因。”
“那么,你找我是想做什么?”
“虽然不知苗座入秦川做什么,但苗座的运气总是让人感到神奇,故而,若是苗座找到长生不死丹的线索,隐门希望苗座能够共享。当然,隐门绝对会出让苗座感到满意的补偿”。
苗人风大笑,并同意了王长青的提议,他的怪首儿子们是个祸端,若是他真能找到长生不死丹的线索,凭隐门对其的重视度,或许可以以此为条件,提出让隐门赦免十三怪首儿子的承诺。
不管怎么说,隐门确实是当今天下最强大的组织,苗人风相信若非自己有很多的用处,隐门早就把自己灭成灰啦!所以,趁着还有用的时候,赶紧增强自己的实力,同时也要获得更多的好处。
第917章 九脑开洞
秦郡是太玄帝国争议十三郡之一,与“塔木里沙漠”接壤,沙漠吹来的沙尘被无数的山川所覆盖,故有“秦川万里遮沙尘,森岭如墓葬武魂”。而后一句“森岭如墓葬武魂”就算是老秦人也是不知原因,但苗人风却是知道,隐门与秦皇当年就是在秦川发生大战的。
葬武魂,葬的就是让隐门断代的无数高手之魂。
隐门早不说晚不说,偏偏在这个时候跑出来跟苗人风说“长生不死丹、赢政、焚书坑儒”等等事情,苗人风在还没有进入秦郡前,就知道自己的身世若是跟秦赢政没有关系,那就算他输。
苗人风的情报都有些过时,因此在顺流而下时,从王长青那里无偿得到关于秦郡的情报。
秦郡不算玩家的话,人口约在千万左右,郡府“咸阳城”位于“上邦江”边上,上邦港正是苗人风停泊的地方;秦郡辖下有二十七个县城,村落万余,境内没有一家独大的江湖势力,国宗在此郡都有分部存在,但并不介入秦郡江湖纠纷,仅是作为情报窗口。
“上方县”位于秦郡北部,县附西面附近有个“上方谷”,消失的第十圣就是在此谷出生的;相比其他的武圣,消失第十圣的出生地非常的寒酸,而且出生在荒山野谷的话,在当时都是属于“野人”。
人族是一个成分极为复杂的种族,人族三皇是最早反抗武兽统治的,因此,凡是属于三皇后裔的皆为“玄人”,而当时仍然有大量的“人”分散在初界四面八方。
对于不愿意反抗的“人”,三皇将其列为“敌”,故而有“敌人族”的出现;而愿意反抗却并非“三皇纯正后裔”的“人”,三皇将其列为“友”,故而有“友人族”的出现。
因此,人族早期的阵营划分是极为简单的,就是“我(玄)、友、敌”三种,随着人族不断击溃武兽,敌人就越来越少,最终,只剩下玄人与友人。
人最早是没有姓氏的,人只是武兽的食物与仆役,哪里有资格拥有姓氏。
三皇在临死前留下了“燧、羲、神”三个姓氏,不管是玄人还是友人,都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姓氏,然后组建氏族,让人族团结并壮大。因此,燧、羲、神三姓是最古老的姓氏,也是当时最庞大的姓氏,所有的人当时都是三个姓氏的后人。
随后,燧金(白帝)、神农/神木(青帝)、羲水(黑帝)、燧火(炎帝)、羲土(黄帝)即是三皇的直系后裔,五帝在征战途中收拢了大量了无氏姓之人,五帝娶了其中一些人族女子,并诞生后代,然后五帝让自己的后代继承了自己的氏姓,即“白、木、水、炎、黄”。
所有臣服于五帝后代的人族,也就获得了五帝姓氏。
由此,人族就形成了两个分支,一是三皇氏姓人,一是五帝氏姓人,然后人族不断的征战,收拢的人也越来越多,就出现了第三个分支——赐氏姓人,紧接着又出第四个分支——封氏姓人,然后,第五个分支——野人。
其实这里也是照抄了武兽族的氏姓制度,武兽族有四方兽皇与六荒兽帝,人族也弄出了皇族与帝族,赐氏姓则是王族,封氏姓人就是“臣族”,野人就是被统治与剥削的庶族。
三皇氏姓与五帝氏姓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衰落,最终成为人族统治者的,都是赐氏人与封氏人,否则,人族也不会出现那么氏的姓,到了春秋时期,玄宗百家建立,整理了氏姓名册,就有了“百家姓”的书籍流传下来。
划分阶级显然是祖宗们流传来的基因在作祟,人族非常喜欢分门别类,在百家姓还没有出现前,人族内部又划分出“氏人、族人、少族人、外族人、同人”。
氏人就是指“三皇氏、五帝氏、赐氏、封氏”,也称为“本族”。
族人就是石人、桷人这些修炼不同气而产生异化的人族。
少族人就是少数民族。
外族人则是指番人(指野人与氏人的后代),化外人(族人与本族人诞生的后代)、野人(无氏姓者)、色人(非黄白黑三种肤色者)。
同人就是指化为人形的武兽,其实就是修炼了“道体”的武兽,象苗人风接触过的“共工落僵”,就是修炼了“妖体”的武兽;而在人族征战历史上,这些修炼道体的武兽是极为特殊的存在,他们跟人族并肩作战,一起与武兽族撕杀的。
因此,三皇五帝也把这些视为“人”,也让这些“人”拥有了三皇氏与五帝氏,所以,在后期重新划分时,就有了“同人”一族。
十圣尚未出生前自然是“五帝时代”,五帝时代的人族仍然是以“部族”形式生存的,由于与武兽族仍然处于战争状态,人族并没有固定的居所,而是随着战线的推移而不断的迁徒,可以说是打到哪里就住在哪里的。
当然,打下来的地盘也是要管理的,所以,每次移动都会留下一部分,然后再在战争途中收拢尚未开化的人族,将其补充进来,保持队伍的强大。只要愿意为人族解放事业而战,都会获得“五帝”的赐姓或是封姓,至于赐姓还是封姓,就得看战功大不大。
那么,如何区别赐姓与封姓呢?其实也简单,就是在姓的前面加上五帝的话就是封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