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将眼前的这些样品全部分析了个遍。
随着材料掌握的效果结束,萧易眼前的画面也逐渐被拉长,直到最后,视野中的微观世界便重新恢複到了宏观世界当中。
“嗯…这些数据的分辨率还是不太行。”
微微摇摇头,萧易略微感到有些可惜。
虽然今天的分析倒也不是一无所获,不过仍然受限于分辨率的缘故,所以收获也并不是很多。
也许可以去其他更加高档的实验室,比如上京那边的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心,那边的实验仪器还是足够高档的。
但问题就是,那边比这边还要卷。
使用实验室都是要预约的,更何况他要进行的是大量实验,通过制备大量的高温超导体样品,然后再进行大规模的测量,就更麻烦了。
“终究不是自己的实验室啊。”
想到这里,萧易就更加期待科学岛实验室的建成了。
虽然科学岛实验室不会有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心大,但是实验设备上保证都是一等一的。
“不过…”
萧易忽然回想了一下刚才通过材料掌握在分析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他的心中在此时冒出了一个想法:“或许,我能够根据材料掌握带给我的那些感受,编写出一本实验数据分析方面的教科书出来?”
虽然别人并不能像他一样拥有材料掌握的能力,但是他却能够根据材料掌握带来的作用,总结出一套适合所有人学习的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肯定超越了当前所有实验数据分析方法的范畴,能够大幅度提高相关领域科学家们的科研效率,特别是在材料这一领域上面。
心中产生了这个想法,萧易就有些意动了。
搞出论文或者重要的研究成果什么的,是科研的一方面,写教科书,同样也是科研的一方面。
前者是为科研进行开拓,而后者就是为科研进行奠基。
两者孰轻孰重,并不能进行比较,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后者,也就没有了前者,而没有前者的话,也就没有更加厚重的后者。
算是一种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一本经典的教科书,能够指导更多的人做出更多的成果。
“嗯…那就这么定了,接下来等待科学岛实验室建成的这段时间,就专门用来写这样一本书吧!合成高温超导材料这件事情,等到实验室建成之后再说好了。”
萧易很快做出了决定。
至于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实验分析原理》好了。
他从微观中总结出的宏观方法,怎么说也当得上“原理”二字嘛!
另外,正好写这本书的同时,必然也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同样也能够帮助他进行高温超导材料的设计,至少也能积攒大量的实验。
正当他开始寻思这本教科书该怎么进行架构的时候,实验室的门忽然被敲响。
徐铭他们去开门,然后就见到潘伟等量子信息部的大佬们过来了。
他们几个小卡拉米顿时眼睛都瞪大了起来。
“潘院士!陈院士!还有…”
一般来说,即使他们都在一个学校,但一个学院的学生大多数的时候连自己学院的老师都认不全,就更不用说其他学院的老师了。
但是没办法,他们这位潘伟院士在科大里面太有名气了,所以即使是他们这些材料系的学生,也能够第一眼就认出这位量子信息领域的领军人。
潘伟朝他们笑着点点头,随后就看向了里面的萧易,然后对徐铭他们说道:“我们是来找萧易的\b,麻烦你们帮忙叫一下他。”
“好…好的!”徐铭他们点了点头,最后便赶快跑到了萧易的旁边,向萧易招呼了一声。
萧易转过头一看,见到了潘伟他们后就是一愣。
他自然是见过潘伟他们的,还是当初开会的时候,不过之后就没怎么见过了。
他倒是也从鲍校长那边知道过,当时科学岛实验室搭建过程中的阻力就来自这几位。
就是不知道,他们现在来找自己是干什么的。
\b\b随后他便走了过去,说道:“潘院士,陈院士,几位怎么专门来这里找我了?”
潘院士笑道:“首先是要恭喜萧教授研究出了高温超导机制啊,说不定拿诺贝尔奖也就这几年了。”
萧易笑着摆摆手,说道:“没什么,都是运气,运气。”
潘院士失笑:“这怎么能说是运气呢?这都是实力。”
看着对方的样子,萧易的眉头一挑,看样子,这算是来和他交好的么?
他笑道:“\b潘院士,您还是直说,是来找我干嘛的吧\b,如果是想和我交流一下高温超导机制的话,我是十分欢迎的。”
潘院士一愣,和陈院士等人相视一眼,随后笑着点点头,说道:“确实是这样的,萧教授应该也知道,量子计算机,特别是超导量子计算机,对于超导机制也是需要一定研究的,所以我们确实想邀请萧教授举行这样一场关于XSC理论的讲座,到时候我们量子信息研究部也会组织所有人去交流学习。”
“我们量子信息科学实验室也会组织一下。”旁边的陈院士也笑着点点头。
听到他们这么说,萧易就明白了,他们确实是想来和自己打好关系的。
他虽然对这些科研之外的事情不怎么感兴趣,不过对方想要邀请他进行XSC理论的讲座,他当然也不会拒绝。
原域名已被污染,请记住新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