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带着些许好奇地问道:
“怎么说?”
然而,对方却并没有给出任何气象学或是地质学层面的解释,而是直接话锋一转:
“美国人很可能是想借着这一次的事情向我们施压,迫使我国在下一阶段气候协定谈判当中做出让步。”
不得不说,因为自身利益和耕地相关,常浩南确实没有从其它角度考虑问题。
现在突然被丁仲理这么一说,也觉得有点道理——
就算不是主要目的,也可以作为顺带。
“但京都议定书不是早就已经签过了?”
常浩南对于各国在排放问题上的争议大概有个概念,但显然不可能和丁仲理这样的专业人士相比。
“京都议定书在本质上更接近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里面的规定大多没有强制性,而且内容也比较粗糙。”
后者解释道:
“尤其是,在1997年签订的时候,我们因为被划分为中国家,所以并没有被要求做出减少排放的承诺…”
“但我国这些年的速度很快,已经让一部分发达国家感受到了威胁,所以他们一方面正在加大力度渲染气候变化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也在国际上宣扬我们已经进入所谓‘准发达国家’的行列,应当和他们一起承担减排责任…”
饶是常浩南早就有心理准备,但听到这里时,还是没忍住脱口而出:
“简直鬼扯!”
这条时间线上的华夏速度确实比上一世更快,但在刚刚过去的2003年,人均gdp也不过16万人民币,折合大约2000美元出头的水平。
作为对比,即便是一般被认为是发达国家下限的隔壁韩国,人均gdp也有将近15万美元。
把这个时间点的华夏划分为“准发达”,完全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一点脸都不要的程度。
当然,激动归激动。
常浩南还不至于因为这点小事失去理智。
稍微平缓了一下情绪之后,他转而问道:
“但京都议定书毕竟是7年前就签过的老文件,就算再怎么找补,内容也不可能有所变化了…”
见到常浩南如此反应,丁仲理暗中松了口气,接着点了点头:
“实际上,拿京都议定书里的内容说事,应该只是转移我方注意力的手段而已。”
“我个人推测,他们真正的目的是在今年末启动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中施加压力,从而推动在下一次气候协定中限制我国…甚至是一步到位地限制所有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说完这些之后,或许是担心常浩南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他只是稍微停顿了下便继续道:
“不瞒你说,我的老本行是搞地质研究,很清楚过往几百上千万年当中地球所经历的各种灾难性极端气候…所以,我不反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在可见的未来内,人类现代文明都只能建立在化石能源的基础上,说得更直白些,排放权就是权,所以减排的前提是必须保证公平。”
“我们一个12亿人口的国家,哪怕获得的排放总额和美国一样,也相当于只有他们四分之一的人均排放权,这还不算发达国家在过去150年里已经肆无忌惮排放过的那些存量…”
丁仲理转过身,眼神直视着比自己高了小半个头的常浩南:
“常院士…如果他们的阴谋得逞,那就相当于锁死了我们的上限呐…”
“所以吗,丁所长的意思是,想让我在这件事情上表态你?”
常浩南直球提问道。
被一语道破目的的丁仲理稍微愣了一下,但随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book/258856/105774084.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请关闭浏览器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book/258856/105774084.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请关闭浏览器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